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吃苦是福,苦盡甘來,幸福長久

年輕的時候應該主動吃苦,因為吃苦是積福,而且積厚福。人是不受苦不享福,不遭罪不出貴,受多大的苦,享多大的福,遭多大的罪,出多大的貴。唱戲的名角都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年沒有種因,現如今到哪裡去找果呢?

中藥裡的苦藥,都有堅固、收斂、清心火的作用。人的一生,也是苦樂各半的,小時候愛吃甜的,長大以後愛吃苦味的東西,咖啡、啤酒、苦瓜,為什麼口味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其實這是生命的歷程。苦難帶給人的經歷比享受要深刻的多。植物的果實在沒有長成的時候往往是苦的,甜了意味著成熟了,生命也要結束了。可以同甘苦,很難共富貴。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有見識、有智慧的家長都肯讓小孩子去吃苦,磨練他的意志,以期長大後挑重擔、成大器。孔子在《論語•憲問篇》也說:“愛之,能勿勞乎”?真愛你的孩子,就要使他勞,使他知道人生的艱難困苦,否則愛就變成了害。

吃苦是積福,享福是消福,孩子從小就享福,長大了福就薄了,老了福就沒了,那可就慘了。所以,不要怕吃苦,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主動多去做吃苦的事,去修福積福,才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新中國49年至79年,老一代人節衣縮食,吃苦30年積福,才有改革開放30年的能量釋放,如果沒有那時候的積累,哪裡有今天的飛躍?那個時候不砸鍋賣鐵地搞兩彈一星,哪裡有今天的軍事科技實力?

有人把中國60年的發展稱為“煉獄”。什麼是“煉獄”?就是經過火的洗禮,能夠升入天堂。60多年的苦難,是“煉獄”的苦難,是有提升功能的苦難,是有建設性的苦難,是追求成就的苦難,是鳳凰涅槃。

蝴蝶破繭而出時,會把繭殼咬開一個洞,由於洞口很小每隻蝴蝶出殼都很艱難,要掙扎幾個小時才能一點一點地從裡面掙脫出來。如果把洞口剪大一些,蝴蝶可以輕鬆地出來,卻只能在地上爬行,永遠失去了飛行能力。因為從小洞中艱難地鑽出來時,身體中的營養物質會被一點點地擠壓到翅膀上,而從剪開的大洞中“輕鬆”出來時,營養物質很難到達翅膀,所以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一切得來越容易的東西,往往越不受重視;一切得來越艱難的東西,往往越被珍惜。當母親與孩子共同經歷了自然生產的萬般艱難與痛苦之後,他們之間無形的聯繫紐帶,才更加牢固。母親的慈愛,孩子的孝順,才更加發自肺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出頭來的中國人,如今在人類中已經嶄露頭角了。所以,那麼多年的煎熬,不是負面的、消極的,它是中國的大蛻變,社會蛻變、到精神蛻變。

我們每年組織大學生到貧苦山區去支邊支教,很多學生從中受益。支教的環境當然很艱苦,但苦中有樂,看起來是在為他人服務,實際上受益的是自己,是在為自己修福積福。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大腹為福,福大量大

福氣福氣,福多大,氣多大;受不了氣就享不了福。生活中可以見到,那些心小量窄,心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往往福報都不夠,即是先天福報好,十幾年下來福是越來越薄了。

我自己,先天福報本不夠,身體瘦弱單薄,特別是不能包容別人,動不動就發脾氣,只佔便宜不肯吃虧,典型的薄福之相。得過一次腸炎以後再也好不了,腹瀉了30多年,連死的心都有了。後來接觸到傳統文化,開始反省自己,改毛病,去習氣,最大的受益處,是學會了吃虧,不計較。我辦大學生書院,每年要貼進去30多萬,一直堅持了八年。外人不理解,以為我有神經病,但我知道我在幹什麼。就這樣,我的福報慢慢積累起來了,否則我哪裡能講出這麼多道理呢?

儒家要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擴容修福的功夫,得從修正自己開始,再擴充到家庭、組織、社會,範圍越來越大,心胸越來越寬闊,福德也越來越大。如果心小量窄,家裡人都包容不了,怎麼能指望你去包容他人,奉獻社會呢?如果心量小得連自己都容不下,那就很難活在這個世間了。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老子要“人法地”,向大地學習,厚德載物。大地的特點是無論陰陽剛柔,善惡邪正,一概包容。我們認為的垃圾,經大地一轉,就變成植物需要養料,我們要學習大地的這種包容轉化能力,這種直方大的坤德,是做人最需要的能量。

生活中,常常是談得來的人聚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小團體,這是人道組織的常態。但修福不能這樣,得像大地一樣儘可能的包容,把負能量轉變為正能量。老子說:“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要有大地那樣的胸懷,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才是福大量大。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孝者為福,孝是祖先遺德的通道

孝道是最快的修福、積福的方法。誰是活佛呀?你父母,他們才是真正保佑你,加福給你的人,所以古語說:在家敬父母,不必遠燒香。

養老、敬老,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德行,也是一種社會行為,關乎一個民族的尊嚴。國家對養老工作的力度越來越大,養老服務也越來越規範,從讓老年人吃飽穿暖,到配備網絡、保護老人隱私,特別是對已經失去部分生活能力的老年人,除了基本的溫飽,要讓他們有足夠的尊嚴、被重視、體面的生活,這是百姓的福祉,也是全社會的福報。

孝是個管道,它通過你把祖先與後代聯繫起來。祖先積累的福德,要通過“孝”這條管道,一代一代傳下去,所以孝者得福,至孝者得大福。不講孝、不盡孝的人等於自斷祖先遺德的通道,這個損失不僅僅是你個人的事情,你的子孫後代都有可能因為你的不孝而斷了這條血脈傳承的根,所以,中國文化最重視孝道。

作者/劉宏毅老師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名師錄丨吃苦消業,行善積德,這樣做福報會不請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