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孩子逆商,有什麼好處?

鈴聲起


怎樣去提高孩子的逆商,培養回彈力?我總結出以下這些方面:

一、 充實孩子的情感儲備庫。

簡單地說,就是給孩子足夠的愛、信任和尊重。這是孩子在成長中,在遇到困難挫折時,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

我們是否讓孩子感受到了足夠的愛?孩子是否知道,在我們心目中,他有著特殊的地位和意義?反過來,我們是不是他心中的重要的、有魅力的、能在關鍵時刻給他愛和力量的大人?

很多時候,幼兒的哭鬧、青少年的問題行為,都是由於他們的情感儲備庫空虛所致。我們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們愛的油罐空了,我們就去找東西填補,不補滿了,我們就有心理和行為問題,就沒有能力去付出和愛別人。而孩子正在成長,他時刻需要從這個儲備庫裡提取能量。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別忘了,以各種方式不斷地給他充滿這個情感儲備庫。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跟孩子說、抱抱他親親他,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講講過去的溫暖的經歷、跟他嬉鬧、跟他分享、認真傾聽、安排不受打擾的特殊時間、設定特有的家庭儀式和習俗,等等。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有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全面接納,我們就能借各種機會表達出來。

在傳達尊重和信任方面,溝通的方式很重要。我們都認為自己尊重並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孩子感覺到的可能並非如此。比如,孩子從幼兒園或學校回來,家長往往急於瞭解情況,問這問那。孩子說點什麼,家長就會本能地要去指導、糾正,說出來的話就會是這樣的:“怎麼不多吃點呢?出汗了為什麼不換換衣服?學了什麼,都學會沒?”這樣的反饋,在孩子看來,都有評判指責的傾向。一旦他意識到自己的話可能招來大人的評判和說教,他就會閉上嘴,關掉溝通的開關。

所以,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簡單地去評判和說教,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溝通順暢的前提。溝通好了,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我們的指導孩子才會聽。

二、 給孩子講明白培養逆商的道理。

這些道理,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開始講。只要結合具體的事,注意方法,小孩是能聽懂的。

對於幼兒,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錯誤和失敗不是什麼壞事,不可怕,而是學習和進步的機會。要讓孩子知道,任何負面的事情,都有積極意義。幫助孩子學會辨證地去看事情,明白對困難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辦法從中學到東西,有收穫。

比如,我女兒上幼兒園一個多月了,早晨醒來,有時還會說不想去幼兒園。這時,如果我直接跟她說幼兒園如何如何好,應該去,那一定會激起她的反感和辯解。我這樣說:“在家和上幼兒園,各有各的好處,在家好處是……,不好的是……;上幼兒園好處是……,不好的是……”。然後再問她幾個具體的在幼兒園玩的事情,挑點好玩的事說,通常她馬上就高興起來了。

上幼兒園本來就不是什麼壞事,這樣分析,不僅便於她接受,更教給她客觀的辨證的思維方式。後來,一次吃飯時,我說,主食也要多吃點啊。她馬上接話:“飯有飯的好處,菜有菜的好處。”雖然她不一定真的理解,但學到了這個句式,就會幫助她學到這種思維方式。

對於純粹的負面事情,我們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感受,承認這是讓人不愉快的事,這種共情打開了溝通的渠道,為後面的講道理鋪平了道路。講完道理,再給孩子指出令人樂觀的前景:有了這些進步和收穫,我們的能力增強了,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有辦法了,能應付了。這樣總結,在孩子聽起來,這個事就真的壞事變好事了。

對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可以正式去講逆商的道理了。我想,對於6歲左右,要上小學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講什麼是逆商了。要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他在道理上明白了,那麼上小學之後,當他遇到更多更復雜的困難和逆境時,他就有理論依據,不僅能去正視,更能按圖索驥,去找解決辦法。

給孩子講道理,相當於給孩子準備一個資料儲備庫。孩子有不懂的,可以到這裡去查找,看看這些事情,大人是怎麼分析的。有了這些,儘管他不一定都懂,但他心裡有底了,知道大人是知道這些都是怎麼回事的,他在挫折面前就不再恐慌畏縮。

有關逆商的具體理論,我附在了文章的後面,供大家講道理時參考。

三、教給孩子解決問題、決策、尋求幫助等等方法。

當孩子遭遇困難和失敗時,不僅僅是要安慰,更不能教給孩子推卸責任、或者放棄(比如無所謂、滿不在乎的態度),而是要引導孩子找到原因,積極想解決方法。

傳授解決方法,也不只是在失敗犯錯誤時,當孩子做得好、做得成功漂亮時,不要誇獎了事,也要一樣去總結,分析原因,明白為什麼成功,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好的結果。

當然在這個指導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去衝鋒陷陣,要讓孩子打先鋒,家長當軍師,鍛鍊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要的是,這個教給解決問題方法的環節一定不能省略掉,這是給了孩子應對困難的武器和工具。

這一點寫的篇幅最少,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可能這是需要花費最多筆墨的環節。

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怎麼做,才能培養自信呢?

過去很多家長用誇獎來培養自信,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了誇獎的問題。

研究表明,過多的泛泛的誇獎,只能讓孩子更自卑、更脆弱、更害怕挑戰。不實的誇獎不僅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自我形象,而且還會破壞孩子對家長的信任。當孩子自己有了判斷力之後,泛泛的誇獎對他就沒了意義,只能帶來更多的不信任和沮喪。

這些道理我們都明白,但是如果仔細審視我們的言行,我相信,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仍然在經常地、泛泛地誇孩子。為什麼呢?

我分析,通常,空泛的誇獎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我們累了一天,大腦的轉速明顯下降,跟孩子在一起時,思想無法聚焦,要想搞清楚該肯定什麼,怎麼肯定最準確,已經不大容易了。但是我們在情感上希望能做點什麼,好讓孩子高興、感覺好,於是,當動腦子和動體力都有困難時,我們就信口誇一誇,以表達愛意,給孩子點瞬時的快感。

泛泛的誇獎有點像糖果——能讓孩子一時感覺好,但是沒什麼真正價值,甚至還會有副作用。我想,如果能把空泛的誇獎當作糖來看待,我們大概就好控制一些了。

空泛的誇獎越少越好,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鼓勵和適時的中肯的肯定,而寶貴的誇獎要集中放在孩子的努力、付出和進步上。


豆媽育兒路


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逆商是美國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的概念。他提出這個概念是為了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概率。

在我看來逆商也就是情商中受挫力。

逆商的好處

大量資料顯示,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今日,創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作為著力點。積極進行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反應方式,增強意志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保羅提出這一概念,是為了給導師們提個醒,讓大學生們全面發展。一個人的承受力在社會上也要經得考驗。

在我看來,逆商的好處就是讓你在困難面前有有壓倒式的優勢,無論身處何方,你都會應對自如,最終走向成功。


汮溧


1.首先什麼是逆商?

逆商(AQ),AQ來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商。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所謂“逆商”是人們面對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長能力的商數,用來測量每個人面對逆境時的應變和適應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往往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毅力,鍥而不捨地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立體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則常常畏畏縮縮、半途而廢、最終一敗塗地。

逆商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於它在人生事業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國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茨提出了逆商這一概念。他認為逆商包括四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責任歸屬、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控制感指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主觀控制能力。面對逆境,控制感強的人會盡力改變環境,控制感弱的人則只會逆來順受,信天由命。起因和責任歸屬指造成我們陷入困境的原因。

高逆商者往往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並願意承擔一切責任,積極採取有效行動,痛定思痛,在跌倒處儘快爬起來。影響範圍指困境的負面影響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面有多大。高逆商者通常能夠將某方面逆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降至最小程度,他們不會因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響家庭生活。持續時間指我們主觀上認為逆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持續的時間。逆商高者往往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逆商低者則會認為逆境將長時間持續,他們甚至會因此喪失努力改變的希望。

2.如何培養培養孩子的逆商?

1、家長要放手

凡是逆商低的孩子,他們都是被家長嬌慣著長大的。他們失去了獨立做事的機會,既缺乏獨立能力、戰勝挫折能力的鍛鍊機會,也缺乏抗挫折心理、獨立性方面的心理體驗,以至於,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反倒是那些對孩子放手、放心,讓孩子自已大做、去嘗試的家長,給了孩子鍛鍊自己能力、提升心理素質的機會,使這些孩子的身心變得強大。

2、聽得進去負面的話

有的時候,向你拍磚的人並不一定是在給你製造挫折,雖然當時他們令你不爽,甚至難堪、疼痛,但是從成長的角度來看,他們以另類的方式激勵了你,促進了你的進步,是你的“恩師”,你應該感謝,而不是仇視他們。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誰先明白了這個道理,誰就成長得快。 有的人聽不進“忠言”,心太滿,覺得自己大學都考上了,懂得很多,能力也很強,別人應該供著他、抬著他,動不動就教訓他怎麼成?在“滿杯”心念下,稍微刺耳的話就聽不進去,拎起板磚拍人家,卻不曾想到,自已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沒有經過理論與實際的融合,能夠創造的價值還是很有限的。

3、讓怕黑的孩子面對黑暗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害怕的東西,比如怕雷聲、怕黑暗、怕登高等。這些孩子之所以怕這些,並不是他沒有能力,而是主觀心理上的恐懼。消除這些心理恐懼,孩子就能勇敢起來。對於涉世不深的孩子,類似的肓點會很多。只要父母想辦法,使孩子跨越這些盲點,孩子自然就會堅強起來。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就會明白無論什麼樣的困難、挫折,其實都是可以面對和克服的



小李呵護小朋友


逆商來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全稱逆境商數,又叫挫折商或逆境商。

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21世紀,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優秀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逆商的高低。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逆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高逆商可以幫助產生很高的成績、生產力、創造力,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健康、活力和愉快的心情。

有研究顯示,逆商高的人手術後康復快,銷售業績也遠遠超過逆商低的人,在公司中升遷的速度也快得多。


妮可媽媽的育兒經


1

孩子的逆商是什麼意思

逆商AQ來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面對困境的情形隨時遇到,任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能避免。遭遇挫折,逆商高的人挫折感就越低,逆商低的人挫折感就越高。

現代科學理論對兒童的教育越來越完善,如果我們從小就能培養兒童的逆商,那麼對他日後成長的道路是大有幫助的。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製造困難,教會兒童在困境下,不要妥協放棄,要迎刃而上。

孩子的逆商是什麼意思

2

逆商和情商的區別

逆商

中國人有句叫“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成長的道路上,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而一個人在逆境中的表現決定了他的成敗。面對逆境,一些人奮力前進,百折不撓;一些人心懷恐懼,逃之夭夭。這些反映出人的逆商的重要性。逆商全稱是逆境商數,是指一個人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逆商高的人,最後往往能通往理想的彼岸。

情商

平常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類的事實:高智商的人未必取得高成就,而一些智商平平的人卻取得驚人成就。這些反映出人的情商的重要性。情商全稱是情緒商數,是指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認知他人情緒並進行協調的能力。它形成於嬰幼兒時期,成熟與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但是成人以後,情商是可以改變的。

孩子的逆商是什麼意思

3

怎麼培養孩子的逆商

1、教會孩子生存能力

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到彩虹。父母不能對孩子事事包辦,應該放開手讓孩子學會生存和自立。即使跌倒了,也要勇敢爬起,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2、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

忍耐力強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於不能忍耐的孩子,在心理學上,這個叫做延時效應。孩子遭遇困境,家長不要立刻伸手幫助,讓他先忍受挫折帶來的不快,並鼓勵他設法擺脫。

3、多與外界進行交流和接觸

小孩的知識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窄的,他們對於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會感覺到新鮮和好奇。父母看見孩子遇到感興趣的事物要耐心講解,不要扼殺他的積極性,拓展知識層面。

孩子的逆商是什麼意思

4、培養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父母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孩子解決問題,做任何事情前先要考慮的事成功,而不是失敗。樹立信心去解決問題,即使做不好,也要懂得承受之後帶來的不愉快。

5、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往往完成一個任務都不是單單靠一個人就可以的。教育孩子要有團結合作的意識,必須依靠大眾的力量,博取眾長,取長補短,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農民小坤坤


逆商AQ來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面對困境的情形隨時遇到,任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能避免。遭遇挫折,逆商高的人挫折感就越低,逆商低的人挫折感就越高。 現代科學理論對兒童的教育越來越完善,如果我們從小就能培養兒童的逆商,那麼對他日後成長的道路是大有幫助的。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製造困難,教會兒童在困境下,不要妥協放棄,要迎刃而上。


艾俊兒v小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4400001c531c609edc\

草根雨滴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個案例故事。

山西太原一個家庭,母親打來電話諮詢,自己家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一年級成績一直很好,保持在年級前三十名。可進入初二,一次模擬考試因為發燒沒考好,成績拉下來後,孩子不知怎麼的,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滑,越學越差,最近孩子突然什麼都學不進去了,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只要提起學習的事兒就發脾氣,考不好更發脾氣。

以為孩子壓力大,帶孩子旅遊散心,帶孩子玩也不起作用,很揪心孩子現在的狀態,到底該怎麼做?

從這個家長反映的問題上來看,我們發現一個轉折點,就是因為模擬考試因為發燒沒考好後,孩子出現了學習上的一蹶不振,很大程度上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是——抗挫折能力太差,而抗挫能力用專業一點的名字就是題主所說的“逆商”。

逆商這個概念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學者保羅·斯托茲提出來的,通俗來講就是一個人面挫折和困境時的應對能力。

從古到今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果我們拿出來細細品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最後獲得成功的人,都是那些面臨著巨大的挫折,擁擠面對,積極應對的人。

臥薪嚐膽的勾踐,60拜相的姜子牙,屢敗屢戰的曾國藩……,甚至有社會學者研究出了成功公式: 100%的成功=20%IQ+80%的EQ和AQ,由此看來,在通往成功的彼岸,“逆商”是何等重要。

且不論公式是否合理,但因逆商低導致失敗的案例也不少:烏江自刎的西楚霸王,火燒連營後鬱鬱而終的劉玄德,受不了被班主任要求回家補作業而跳樓身亡的小學生……現在蜜罐里長大的小王子小公主們,變得越來越嬌貴,不能承受一點點的壓力和挫折,因為一點小事情,自殺的屢見不鮮。

逆商對一個孩子的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逆商低的孩子一般容易一蹶不振,愛發脾氣,在本文開始的案例裡孩子的表現就很典型,這是孩子充滿了挫敗感的一種宣洩和掙扎,而又沒有找打好的途徑去宣洩,好的方法去突破。

當孩子長期處於這種情緒低谷的時候,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封閉自我,更容易放棄,我們不由的會擔心,未來孩子將獨立去面對這個叢林般的世界。

如何面對逆境,其實是一個個人的問題。所謂的逆商就是一個人如何面對困難的態度,一種與自我相處的能力。很多時候,是困難已過,而自己卻不肯放過自己。

松下幸之助,他有這麼一句名言:跌倒了站起來的只是半個人,站起來再往前走的才是完整的人。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培養孩子的逆商就是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面對自我的能力。

我們很多的家庭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心中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希望孩子能陽光,獨立、聰慧、明達,但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卻對孩子是百依百順,實行包辦式教育,不放心,更不忍心讓孩子去面對自己的風雨,孩子何時能見到自己風雨後的彩虹呢?

還有其他,諸如溺愛,包辦、控制、刻意的過度打壓、缺乏溝通……等等等等這些行為都在不經意間在給培養孩子抗挫力上增設著一份份障礙。

是給孩子一道光,還是給孩子一把刀,離不開父母的選擇。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呢?

建議家長做到做到三不三教。三不就是在培養孩子逆商時,有三個方面要規避和杜絕,三教是要教孩子逐漸培養的行為習慣。

一、三不


1、不溺愛。作父母的能護孩子一時,護不了他們一世,人生的迷霧還需要孩子自己去穿越。要學會把孩子放歸到屬於孩子的世界裡,讓孩子去獨立面對。就像李玫瑾教授講過的,一個沒有摔過跤的孩子不會知道痛的味道。

2、不包辦。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和措置,不要代替孩子解決,學著鼓勵孩子自己面對,讓他自己想辦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孩子自己經歷和麵對了,才會成為自己成長中寶貴的經驗。

3、不打壓。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階段性的,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於是要求過高,孩子長期在父母的高壓力下成長,總是達不到父母的滿意,長期下來就會形成孩子沉沉的挫敗感。

二、三教


1、教孩子學會等待。學會等待和忍耐,這是每個人度過逆境所必備的能力。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通過棉花糖實驗發現,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更為出色,也就是延遲滿足能力越強,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在小孩遇到困難時,建議父母不要立馬伸出援手,而是鼓勵孩子再堅持堅持,培養孩子對挫折所帶來的不愉快感的耐受力。

2、教孩子學會面對情緒。勇敢面對挫敗感,認真傾聽自己的委屈,敢於直面困難和挫折帶來的困頓,找到自己最切合的舒緩情緒的方式,這是幫助孩子走出挫敗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孩子經受挫折,並不可怕,能不能承受得住打擊,受完打擊後能不能快速進行情緒的排解,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很重要。孩子只有知道挫折是成長過程中的旅伴時,才能更輕鬆面對,快樂上路。

3、教孩子尋找方法。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面對才是問題。問題出來後,如何去解決,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如何講大問題變成一個個小問題,並將小問題逐步進行小目標的拆解最終解決掉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教孩子尋找方法,就要善於去和孩子溝通和引導。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讀懂孩子的想法後,家長才能給出孩子需要的建議,和孩子一起走出困境,讓孩子重拾自信。


大鵬兒童教育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即逆境商數,是美國著名學者Paul Stoltz博士在1987年提出的全新概念。它用於描述和衡量一個人對逆境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境的能力。孩子面對挫折和困境的能力。

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境的時候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發動腦筋思維,可以培養孩子的人格魅力,能抗住事有責任心。



石榴150535854


逆商,即挫折商,是指人們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逆商越高,抗挫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有人說,逆商高的人最好命。一個逆商高的人,往往不固執,不容易鑽牛角尖,懂得變通;逆商高的人,能清楚地認識自己,也能快速地接受現實;逆商高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逆商高的人,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有人說,擁有徵服一切的逆商比善解人意的情商更重要,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