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本文由硬核媽媽原創、歡迎大家評論、轉發”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從小到大備受寵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對於孩子的家長來說,只要孩子把書讀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真的不重要嗎?貴州某中學的一名初一老師,因為學生不會剝雞蛋而上了一堂課來專門講解。

39枚雞蛋引發的課堂

事情是這樣的,這所學校在早上都會為學生統一發放早餐,一大碗水餃和一個煮雞蛋。鄭老師作為第一節課的老師,早早地就去班級等著上課。

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就在送餐公司開始回收餐盒的時候,鄭老師發現早餐盒看起來很重,打開之後,發現裡面滿滿都是雞蛋。全班45名同學,45個雞蛋,還剩下39個。這些雞蛋被送餐公司回收後,就會被當做垃圾處理。

鄭老師看到後很難受,覺得學生們存在浪費的行為,因為在一些貧苦的地區連雞蛋都吃不上。鄭老師在統計之後發現只有6個孩子吃了雞蛋,就詢問同學們為什麼要浪費糧食?

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結果同學們的回答,讓鄭老師意識到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們不是不想吃雞蛋,而是不會“剝雞蛋”。現在很多學生的家長,對孩子的照顧的太好了,什麼事都會趕在前頭,為孩子準備好一切。

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所以鄭老師把他的語文課改為了雞蛋講解課,用一節課的時間,讓班級所有同學掌握了剝雞蛋的方法。等到下一次鄭老師去檢查餐盒時,

發現每個學生都吃得乾乾淨淨,雞蛋都沒剩下,鄭老師才滿意地笑了笑。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導致“巨嬰”現象

其實類似於這樣“巨嬰”現在越來越多,杭州的一所中學裡接近有"三成"學生是不會自己繫鞋帶的,當時學校開展了一場繫鞋帶比賽,有不少學生就蹲在地上,卻不知從何下手。

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從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出,“巨嬰”的誕生離不開父母的培養。當父母為孩子忙前忙後,做這做那的時候就已經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但卻忽略的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的孩子縱使是學霸又如何呢?一旦孩子離開家人後,很可能連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1)讓孩子從日常小事做起

家長要讓孩子從日常小事,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比如自己穿衣、穿鞋、自己整理書包,做好自己屋子的衛生。

這樣也會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當孩子把自己負責的事情學會並做好後,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家裡的家務,比如刷碗、拖地等。

2)循序漸進,不可心急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當孩子正在嘗試獨立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一步一步教孩子,比如教孩子如何收拾書包,就要從如何排列大小書本、試卷和書本分開放、檢查作業是否放在書包等步驟,一點點進行。

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有的家長看孩子做不好或學不會就失去耐心,

要麼就數落孩子,要麼就替孩子直接做了,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十分不可取,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給孩子一些時間,孩子會給你驚喜的。

3)認可孩子的努力,適當時候給予獎勵

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可,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當孩子順利完成一件事,即使做得不好,家長也儘量找到優點進行表揚,運用三明治效應誇獎孩子,就第一句是誇獎孩子,第二句是說出孩子缺點,第三句鼓勵、肯定孩子。

比如:兒子你這個地掃的真乾淨,但就是有的角落還有些灰塵,肯定是你不小心落下的吧,沒關係,相信兒子下次打掃的時候一定會更乾淨的,我相信你,兒子。

45名初中生吃早飯,剩下39個雞蛋,老師無奈上課教“剝雞蛋”

​當孩子確實完成的不錯時,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獎勵哦,提高孩子積極性。但千萬不要一句表揚都沒有,甚至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還要批評孩子,這樣不光打擊孩子自尊心,還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放棄的念頭,甚至以後都厭惡做那樣的事情。

硬核媽媽碎碎念

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們最好的疼愛不是一味順從,萬事包辦。慣子如殺子,希望各位家長要掌握好“愛”孩子的分寸,讓孩子自由飛翔,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我是硬核媽媽,是3歲男孩的媽媽。關注我,給大家分享最“硬核”的育兒知識。記錄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故事,不錯過他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