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良性”通貨膨脹?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通貨膨脹的原理,其實挺有意思的,它是描述一個國家整體經濟狀態的重要概念,而且直接關係到你的錢包。那麼問題來了,通貨膨脹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良性”通貨膨脹?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我們先來聽個故事

從前,大海上有一座神秘的孤島,這裡的集市只賣羊,島民只能用手裡的金子來買羊。羊的數量,以及島民手裡的金子總量,都是固定的。

突然有一天,島民們發現了一座金礦。開採出來的金子,被源源不斷地拿到集市上交易。很快,集市上的金子數量比以前翻了10倍。

什麼是“良性”通貨膨脹?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但是,人們手裡的金子再多,也只能用來買島上的那幾只羊而已。這時候,羊,自然就漲價了,原來一錠金子買一隻,現在10錠金子才能買一隻。也就是說,金子沒有以前那麼值錢了。

到這裡,故事就講完了。現在我們回到現實世界中。

故事中,島上所有的羊,就相當於我們市場上的所有商品,人們手裡的金子總數,就相當於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也就是央行印出來的鈔票。

什麼是“良性”通貨膨脹?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商品和貨幣,就是在市場中流通的兩個主要元素。

在正常情況下,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量是相對平衡的。

因此,商品的價格也就相對穩定。

但就像故事中突然出現金礦後,羊會漲價一樣,如果銀行瘋狂印鈔,導致流通的貨幣比客觀需要的數量要多,那麼就會出現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現象。

這就是通貨膨脹。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通貨膨脹真是太可怕了,這種事千萬不要再發生在我身邊了。其實,我們上面說的那些,都屬於惡性的通貨膨脹,商品和貨幣量的比例嚴重失調,用小島的故事來說就是,市場上還是那麼些羊,但金子數量太多了。

而如果經濟本身的增長,也就是商品的增長,是與貨幣數量的增長相適應的,通脹就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糟糕。


以我國近30年的經濟發展為例,90年代初的時候,一斤大米才7毛錢,現在都漲到了7塊錢,這也是一系列通貨膨脹的結果。但由於經濟本身的高速增長,這種通脹,就是相對溫和的。甚至學界認為,適當的通脹是對經濟發展有利的。


什麼是“良性”通貨膨脹?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溫和通貨膨脹為什麼對經濟發展有好處
  溫和通貨膨脹就是低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速度一般小於10%的通貨膨脹,又可以稱為可以預測的通貨膨脹。溫和的通貨膨脹在中國大陸有時不被稱為通貨膨脹,而稱為物價上漲。溫和的通貨膨脹也是通貨膨脹,照樣屬於政府盜竊國民財富的行為,有一定的危害,但好處較大,其最大好處是可以避免通貨緊縮。


  
  各國政府寧可選擇溫和通貨膨脹,而不選擇通貨緊縮的根本原因是通貨緊縮危害太大,痛苦太多。我們如果能實現即不通貨膨脹又不通貨緊縮,我們當然會選擇這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問題是,我們很難掌握經濟形勢,讓經濟長期保持即不通貨膨脹又不通貨緊縮是高度困難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實會是,一段時間內保持溫和的通貨膨脹,一段時間內保持輕度的通貨緊縮,總體上看是即不通貨膨脹又不通貨緊縮,毫無疑問這裡面已經有了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危害已經可以顯露),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條可預測的溫和的通貨膨脹道路,讓我們的經濟形勢遠離通貨緊縮的可能道路。這是各國政府選擇溫和通貨膨脹的基本邏輯。
  
  選擇溫和通貨膨脹的道路,會導致經濟這樣波動運行,一段時間內,相對較快的通貨膨脹(依然是溫和的通貨膨脹),一段時間內,相對較慢的通貨膨脹,總體看,屬於溫和的通貨膨脹。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較好控制,比較容易實現。
  
  長時間內,不會存在勻速的經濟發展或勻速的通貨膨脹速度,事實總是波動的,波動的經濟發展速度,波動的物價變動。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避免不溼鞋的辦法是,不在河邊走。溼鞋就相當於通貨緊縮,河邊就相當於即不通貨膨脹又不通貨緊縮(這個理想狀態道路的一邊是通貨膨脹,另一邊是通貨緊縮),避免的辦法就是,遠離通貨緊縮的邊緣,到通貨膨脹的範圍內。

  
  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實現溫和的通貨膨脹,避免通貨緊縮現象,這是紙幣時代相對金屬貨幣時代的重大前進,這也是凱恩斯經濟理論產生的重要客觀基礎,也確實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
  
  大家都希望名義工資是逐漸上升的,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實現名義工資的逐漸上升。通貨緊縮就難以滿足普遍的名義工資上升趨勢了,只能導致名義工資的不同變化,部分人口的名義工資會下降,這也是很麻煩的事情。這也許是人們儘量避免通貨緊縮的原因之一。
  
  人們儘量避免通貨緊縮的原因是,通貨緊縮會導致消費萎縮,進而導致失業率上升,導致開工不足。也就是存在人員或生產設施的浪費,也就是實際生產力低於潛在生產力。換成美國經濟學的說法就是,通貨緊縮導致實際GDP低於潛在GDP。人們本來可以生產或消費更多,但是由於通貨緊縮,而只能生產較少或消費較少。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一樣,是一種價格調整模式。通貨緊縮是靠暫時降低社會消費水平,實現價格的綜合調整。通貨膨脹是靠暫時增加社會消費水平,實現價格的綜合調整。這種價格調整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段時間,過了這段調整時間,價格會達到新的平衡,此時社會消費水平會達到正常水平,社會生產水平也會達到正常水平,市場恢復正常。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對價格的調整,都能達到相同的市場結果,差別只是通貨緊縮模式到達了一個需要較少貨幣,維持較低價格水平的市場體系,而通貨膨脹模式到達了一個需要較多貨幣,維持較高價格水平的市場體系。這兩個不同的價格體系,效果是一樣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可以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提供同樣的服務。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價格體系的調整的影響不同之處,在於各自所需要的那段調整時間之內。通貨膨脹對價格體系的調整時間內,實現了較多的社會生產以及較多的社會消費。通貨緊縮對價格體系的調整時間內,實現了較少的社會生產以及較少的社會消費。這就是人們寧可選擇通貨膨脹,而不選擇通貨緊縮的根本原因。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所需要的調整時間可能會有差別,那個時間長,很難說。紙幣時代是,常見通貨膨脹,難見通貨緊縮。美國出現的勻速的通貨膨脹,所需要的價格調整時間接近於零。如果抽象一種勻速的通貨緊縮,所需要的價格調整時間也接近於零。

(以上內容整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