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劉表時期荊州首府為什麼在縣級襄陽而不在南郡城?

國際襄


來看地圖:圖中標的荊州就是襄陽,因為當時襄陽是荊州的治所,而宛城此時已被曹操所據。劉表的勢力範圍主要是江漢平原,而襄陽正是北方進入江漢平原的門戶。若劉表此人並無問鼎中原的野心,只求憑著江漢天險偏安一隅,那麼城高池深的襄陽是最安全的堡壘,再往北則無險可守。



襄陽走馬客


在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劉表以宗室血統被封為荊州刺史,時年48歲。當時的荊州,是漢代十三個州中較大的州,下轄南郡、南陽郡、江夏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七郡,治所為湖南漢壽(今天湖南常德東北)。

劉表初到荊州時,受黃巾起義影響,荊州的局勢錯綜複雜,官僚互相敵對,豪強四起,有人圖謀不軌,有人趁勢作亂。所以劉表審時度勢,決定依靠同學中的人脈資源——襄陽一帶的豪門世族來下好荊州這盤棋。於是單騎來到宜城(今襄陽宜城市)找到昔日同學蒯越和蔡瑁,在他們的幫助下,採用權術和謀略並重的策略,先治理內亂,後殺孫堅,阻袁術,平定了外患,很快站穩了腳跟。然後順勢而為,放棄當時荊州的治所湖南漢壽,改襄陽為州治,使襄陽一躍成為管轄今鄂、湘大部分地區,貴、陝、豫、粵、桂一部分地區的大荊州首府。公元191年,襄陽首次以新晉州治的身份閃亮登上歷史的舞臺。

坐穩襄陽後,劉表愛民養士,同時樹起招賢的大旗,一批批久罹戰亂的北方流民遷入荊州。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建立官學,設置學官,前後入學的學生達千餘人,包括諸葛亮、徐庶、龐統、崔州平等一大批後來活躍於歷史的三國人物。在他的治理下,使荊州成為當時唯一安寧的治所。

在劉表來之前,襄陽只是南郡管轄下的一個小縣,版圖南僅過峴山,西不出萬山,東、北都被漢水環繞,其城也不見經傳。但在劉表的治理下,建設新城,擴大規模,使襄陽脫穎而出,如夜明珠一般熠熠生輝,以至於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分南郡以北立襄陽郡,領襄陽、中廬、邔、宜城、鄀及山都六縣”。

設襄陽為州治,是襄陽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次閃亮登場,使襄陽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地位的全面提升。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劉表成就了襄陽。



宇哥講歷史


襄陽,扼守南陽盆地和漢江,北可威脅中原州郡,東可以進攻江漢平原,西可抵達四川。不是南陽可比的。


沒辦法就這樣黑


軍閥紛爭時代 肯定要定在自己能掌控的位置

參考抗戰時期 為什麼要在延安 不直接定都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