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抗疫前沿:美麗的身影總是讓人感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重慶市墊江縣人民醫院全院幹部職工日夜奮戰,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在這場戰疫中,有一群美麗的身影進入人們的視野,她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這無比讓人感動。

測量體溫——當好“守門員”

走進該院大門,“測體溫處”幾個大字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顯得格外醒目。身著防護服的護士像站崗的哨兵,把守著醫院的第一道關口。

“請問您是不是從外地回來?”“最近家人有沒有發熱的情況?”早上7點鐘,該院護理人員皮紅梅、趙豔正守在1號入口,為進入醫院的患者測量體溫,並叮囑他們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每天要喊上無數遍,一天下來嗓子都啞了。”體檢中心護理人員徐婧說。為了做好疫情防控,該院從各個科室抽調護士組成篩查團隊,分別守在門急診和汽車通道等各個出入口,為進入醫院的患者和職工測量體溫。

每天早上7點鐘到崗,上班時天還是黑的,上崗之前要完成穿隔離衣、洗手、戴帽子、口罩、面屏等環節,常常早上6點半鐘左右就要到醫院,雖然上班時間提前,但沒有一個人遲到。在就診高峰期,各個入口處排隊等待進入的人較多,護士們還要耐心地維持秩序,引導患者測量體溫,詳細詢問患者的行程並登記。

春寒料峭,每個出入口又都是風口,為了不漏測每一個進入醫院的人,一個班次下來,他們凍得手腳冰涼,卻依舊手持額溫儀,堅守崗位,他們深知漏掉一個發熱病人,會存在多大的潛在風險,會有多少人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每一班的護理人員,都儘量不喝水不上廁所,四五個小時的站立,累得腰痠背痛,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家裡人知道後,雖然心疼,但還是給予了支持,每天開車接送,沒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鼓勵。

“他們最大的風險在於,和每一個進入醫院的人員面對面交流,每天都要面對許多不確定的情況,可以說是戰鬥在抗疫最前線的戰士。”該院體檢中心副主任周小梅和餘晶說著紅了眼眶,“我們這支隊伍,雖然來自不同的崗位,年齡最大的已經49 歲,最年輕的才23歲,但大家責任心都很強,沒有一句抱怨。”

墊江抗疫前沿:美麗的身影總是讓人感動

預檢分診———當好“預警員”

自疫情發生以來,該院不斷優化流程,預檢分診作為醫院抗擊疫情的第二道屏障,更是重中之重。患者一旦在測量體溫處出現體溫異常,將會被帶到預檢分診處進行再次測溫、詳細詢問病史,記錄信息等。如果經排查需要去發熱門診就診,預檢護士還要護送患者前去。

周瑤,共產黨員,來院工作5年多,是該院產科的一名助產士,工作認真嚴謹,此次被抽調為第一梯隊疫情防控救治應急隊員,負責預檢分診工作。當被問及為何參加此次疫情抗擊行動時,文靜內斂的她流露出堅毅果敢的神情,“作為一名黨員的初衷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是救死扶傷,像南丁格爾一樣把愛和希望送到每位病人身邊。”

談到是否害怕被感染時,她坦言肯定會有的,但想著千千萬萬的“逆行者”不畏艱險,自己也就勇氣倍增。繁忙的工作中,有時會遇見不理解醫院疫情管控工作的患者,她總是會細緻的講解疫情相關知識,耐心的解釋勸說,直到患者配合完成填表、測溫工作。


雖然不能到重點地區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但在後方保護更多病人的安全也是責任重大。90後的周瑤在疫情面前毫不畏懼,勇擔使命,起到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墊江抗疫前沿:美麗的身影總是讓人感動

周瑤(右二)在預檢分診處

黃曼紅,該院預檢分診護理組組長。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黃曼紅將女兒託付給了爺爺奶奶。5歲的孩子由於居家環境的突然改變,在離開媽媽幾天之後就開始發燒,爺爺奶奶將她帶到醫院時,迷迷糊糊的她,沒能認出來被防護用品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媽媽,心急如焚的黃曼紅壓抑著想要抱抱女兒的迫切慾望,淚水悄然落下,依舊堅守崗位。而爺爺奶奶無奈地抱著孩子看病後就回家了。“感謝家人對我工作的支持”,黃曼紅說起這件事,仍舊有些愧疚。

發熱門診——當好“排頭兵”

發熱門診作為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戰場”之一,該院感染科專科護士、發熱門診採集護理組小組長董海林無疑是這場戰鬥裡的“排頭兵”。

作為與病毒近距離搏戰的一線人員,董海林每天要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工作10小時以上。

詢問患者症狀、病史、流行病學史、做好登記、抽血、採集咽拭子......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她都必須小心謹慎。尤其是面對面從患者口中採集咽拭子這一環節,風險極大。因為患者張開嘴巴時,會直接產生大量可能攜帶病毒的氣溶膠;同時,在採樣過程中,患者還可能因為咽部不適,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動作,四濺的飛沫有時會噴射到她們臉上。每採集一份標本,就要承擔一次被感染的風險。

但對於護理人員來說,忙碌的工作讓她們根本沒有時間緊張和害怕,董海林說:“更多的是擔心是否都做到了精準取樣,這樣才能保證每項檢測結果準確無誤。”

在她採集的眾多咽拭子標本中,患者胡某第一次標本檢測結果為陽性,緊接著要為這位陽性患者進行第二次標本採集,這時候的壓力更大了,如果說前期還不確定患者是否為陽性患者,那現在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墊江抗疫前沿:美麗的身影總是讓人感動

該院發熱門診平均每天採集上百例標本,由於排隊長、等候久,部分患者出現焦慮不安,有時甚至會煩躁和謾罵醫務人員;面對不配合的疑似患者,護士們往往還需要花很多時間講解不及時治療的危害性和儘早隔離的重要性,盡一切可能安撫好他們的情緒,維持正常的診療秩序。

“希望我們所有在一線的護士姐妹們,做好自我防護,克服心理障礙,共同努力,早日擊退疫情!”董海林一番樸實的話語,既是對護士姐妹的叮囑和關心,也彰顯出了她們抗“疫”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該院抗“疫”一線的護理團隊,挺起脊樑,以血肉之軀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讓我們看到了她們的大愛與膽魄!

楊雋 餘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