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孝敬老人、愛護孩子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其中流傳甚廣、最經典的當屬我們口中常說的"二十四孝"了。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雖然知道"二十四孝"這幾個字,孝敬老人莫過於二十四孝,但是大家知道這"二十四孝"中都是哪24孝嗎?這"二十四孝"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小編就簡單和大家聊一聊。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二十四孝及其背後的24個孝敬老人的故事

01 孝感動天。

舜親生母親去世的早,跟著爸爸和繼母還有一個異母之弟生活在一起,繼母多次想剷除他,

舜雖然知道但仍非常孝敬繼母。對弟弟也是很疼愛。舜的孝順感動了天,大象、小鳥等都來幫他耕種。這就是孝感動天的故事。

02 戲綵娛親。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做老萊子的人,這個人非常孝順,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還依然身著五彩衣,手裡拿著撥浪鼓戲耍,逗父母開心,一次一不小心跌了一跤,為了不讓自己的父母擔心,他就直接躺在地上裝哭逗父母開心。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03 鹿乳奉親。

郯子是周朝人,他的父母想要吃鹿乳,於是他就身披鹿皮,準備混到鹿

群中取鹿乳。不巧的是一位獵人將他當做了真鹿,差點用弓箭射殺他。經他解釋後,獵人

才知是人,對其行為大大讚賞。

04 為親負米。

仲由年輕的時候,家裡比較貧窮,經常窮的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仲由經常吃野菜,但是卻將自己節省下來的錢,買成米,揹著米從百里之外回家侍奉雙親。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05 齧指心痛。

這個故事是講的曾參的故事。曾參年少時家裡比較貧窮,但是對母親卻是非常的孝順,有一次他出去砍柴,家裡來了客人,曾參母親苦於不知道該如何招待客人,於是就用嘴咬自己的手指。而在外砍柴的曾參忽感心痛,馬上想到了母親,心想大概是母親在召喚自己,於是就趕快回了家去招待客人。

06 蘆衣順母。

春秋時期,有個叫閔損的人,娶親去世的早,後來父親給他娶了一位繼母,這繼母對待閔損非常不好,冬天給閔損穿的棉衣裡是蘆花,給自己兒子穿的棉衣裡卻是棉花。閔損父親發現後要休掉繼母,但是閔損為其母求情,請求他不要休掉繼母。在閔損的求情下繼母沒有被父親給休掉,而繼母也字詞開始對他疼愛有加。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07 親嘗湯藥。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國之君孝敬老人的故事。漢文帝對母親也是十分的孝順,有一次他的母親生病了,於是漢文帝就親自給母親煎藥,並且每次煎好藥後都會親自先嚐一嘗才端給自己的母親。

08 拾葚供親。

蔡順是漢朝人,生活比較貧困,每天拾葚供養自己的母親,有一次一個士兵看到他將黑桑葚和紅桑葚分開裝,於是就就問他是為什麼。蔡順告訴士兵,說是黑桑葚是給母親吃的,紅桑葚是給自己吃的。士兵聽到後大為感動,於是就將自己攜帶的米和牛送給他。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09 為母埋兒。

郭巨家道中落,而恰逢這時他的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郭巨擔心因為撫養兒子而無法供養母親,於是就準備將兒子埋掉,但是在他挖坑的時候,挖到一罈黃金,於是捧著黃金回家,既贍養了母親又撫養了兒子。

10 賣身葬父。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說起來估計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董永。據說董永父親去世的時候,家裡依然很貧窮,於是就準備賣身去地主家幹苦力,在去地主家的路上遇到一位美女,於是就將她帶到地主家,沒有想到的是該女子非常能幹,一個月就織布300尺。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天上的織女。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11 刻木侍親。

東漢時有個叫丁蘭的人,他的父母去世後,他就用木頭刻了父母的像,每次吃飯的時候他都要先供養木像,最後自己才吃,後來他的一位鄰居講雙親的木像打壞了,丁蘭非常生氣,於是就將鄰居暴揍一頓,後來官府來人抓他的時候,那對木像竟流下了眼淚。

12 湧泉躍鯉。

姜詩是東漢人,他的妻子每天取長江水(婆婆愛喝),做婆婆愛吃的飯。有一次他的妻子回了晚了,姜詩懷疑她不孝敬自己的母親,於是就將妻子逐出家門。後來才發現是誤會了妻子,於是又將妻子請了回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院子裡突然冒出泉水,而這泉水味道和長江水一模一樣,而且每天還會湧現出兩條鯉魚。

二十四孝,都是哪24孝,背後有著24個怎樣的故事?

以上是"二十四孝"中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小編會考慮另外寫一篇文章,或是時不時地單獨獨立成篇發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