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觀》——愛因斯坦


《我的世界觀》——愛因斯坦

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目的何在,無人清楚。不用做過深的思考,僅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有一點我們是清楚的:我們是為其他人而活著的——首先是為了那些人,他們的歡樂和安康與我們自身的幸福息息相關;其次是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紐帶將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聯繫在一起。我每天都會無數次意識到,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勞動成果之上,這些人有的尚健在,有的已故去。對於我已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必須竭盡全力做出相應的回報。我渴望過簡樸的生活,常常為自己過多地享用他人的勞動成果而深感不安。

我認為,在哲學意義上,人類根本沒有任何自由可言。每個人的行為不僅受制於外在壓力,還受限於內在需求。叔本華說過:“人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卻不能得償所願。”從青年時代起,這句話就讓我深受啟發。每當自己或他人經歷種種磨難時,這句話總能給我帶來慰藉,成為無窮無盡的寬容的源泉。幸運的是,這種認識不僅能緩解那種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的責任感,也能防止我們過於嚴苛地對待自己和他人。這導致了一種人生觀,其中,幽默尤其應該佔有一席之地。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探究一個人自身存在或一切創造物存在的意義或目的,似乎總是愚蠢的。然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些理想決定了他的奮鬥目標和判斷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未將安逸和享樂視為終極目標( 我把這種倫理準則稱為群豬的理想)。

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友情,如果不專注於探索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研究領域永不可及的世界的話,生命對我而言就毫無意義。

《我的世界觀》——愛因斯坦

從兒時起,人們所追求的那些東西——財產、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對我而言都不屑一顧。

我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然而卻又明顯地缺乏與他人和社會的直接聯繫,這兩者形成了奇怪的反差。我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從未全心全意地屬於過我的國家、家鄉、朋友,乃至我最親近的家人。面對這些關係,我從未消除那種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

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天平置於這種不穩固的基礎之上。民主是我的政治理想。讓每個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任何人都不應該成為被崇拜的偶像。可是造化弄人,我自己卻受到了過多的讚美和尊敬,儘管這既不是我的過錯,也不是我的功勞。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許多人無法理解我以綿薄之力並經過艱苦努力而提出了一兩個想法的緣故。我很清楚,任何一個組織若想實現既定目標,都必須有一個人來思考、指揮,並承擔起大部分責任。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受到脅迫,他們應該有權選擇他們的領導人。我確信,專制的獨裁製度很快就會衰敗,因為暴力總會招致那些品德低下的人,而且在我看來,天才的暴君往往由無賴來繼承,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

對我而言,能夠察覺生命和意識的永恆奧秘,瞭解現實世界的神奇結構,並且能投入全身心的努力去領悟自然界中所展示出來的理性,哪怕只能得到其中極小的部分,便也心滿意足了。

《我的世界觀》——愛因斯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