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峰值需求”,中國破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抗擊新冠肺炎)應對“峰值需求”,中國破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應對“峰值需求”,中國破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中國應急物資儲備不足的短板被嚴重放大。但若就加強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而言,每一塊短板的暴露,或能為體系建設提供最新鮮的補充“元素”。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14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時就強調,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他並要求:“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儘快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戴焰軍對中新社記者說,“打好防‘疫’戰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各方面物資供應及時跟上。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比如不少醫務人員的防護服、口罩等物資匱乏,特別是物資的調度、儲備以及管理方面暴露的不足和短板,讓很多人有了切身體會。”

在戴焰軍看來,以“深改”為主題的會議提出“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極具針對性。“在人民戰爭中學習‘戰爭’,遇到難關,必然要找出闖關密碼”。

“在此,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過程中應該把握的關鍵點和思路也已清晰,相關部門既不能一窩蜂似地加量儲備,平日亦不能‘捂住不放’,關鍵是要把儲備、釆購、生產等環節統一起來,形成動態的儲備體系。”戴焰軍說。

不過亦有專家提醒,在健全應急物質保障體系過程中,還應注意物資儲備、生產能力與市場機制配置的關係。

“每一次突發事件都會有其特定的應急物資設備‘峰值需求’,國家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通過不斷積累、學習,形成這些重要物資的需求‘清單’。”清華大學教授薛瀾告訴記者,在正常生產生活環境中,這些物資的生產、供應等按照市場資源配置即可。若進入緊急狀態,特別是如醫療保障物資的“峰值需求”持續增加,則需通過多種機制組合拳來滿足應急管理的“峰值需求”。

在薛瀾看來,政府在整體統籌調配應急物資中,一方面要利用國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同時還需要動用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能力,還可運用市場機制,調動企業積極性、用更多創新的方式提供應急物資。由此,使國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可以在物資儲備週期、生產能力儲備成本、市場動態供需之間實現動態優化平衡。

這位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授課的學者還稱,若以整體疫情防控工作看,習近平就物資儲備調用問題給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劃出下一步工作路線圖的同時,還有一層深意,“精準佈局推進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現在遇到的每一個困難,都是完善這一體系的重要契機”。

薛瀾說,若將中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放置“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去考量,確實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風險防範意識薄弱,面臨巨災應急準備能力亟待加強,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仍待優化,一些地區和部門官員的應急指揮能力仍較薄弱等。當我們遇到這些痛點和難點時,國家有一個清醒認知,及時決策“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本身就是進步。

從今天和未來兩個維度看,“大考”後的每一次“闖關”,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和助推作用的。(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