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公共場所掃碼出入應成戰“疫”標配

廣西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於2020年2月18日12時起,在全區推廣使用“掃碼抗疫情”登記系統,實行公共場所掃碼出入制度。(《南國早報》2月18日報道)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新冠肺炎感染者呈現全國下降趨勢,標誌著新冠肺炎戰“疫”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新冠肺炎是一種隱蔽性很強,且傳染性很強的病毒,在這方面容不得絲毫馬虎與懈怠,稍有不慎很容易讓其死灰復燃,導致前功盡棄,甚至功虧一簣。

公共場所一律實行掃碼出入,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首先有利於當前的戰“疫”,減少繁瑣的工作量和不準確的信息。通常情況下公共場所進出入實行的是登記制度,人們進入公共場所必須在登記本上進行登記,十分繁瑣不說,而且信息並不準確,人們隨便填寫個人信息,準確與否,別人無從知曉。而實行手機掃碼則不同,我們知道,手機實行的是實名制,通過掃碼之後個人信息會準確地呈現在數據庫裡,防止和避免了造假行為的產生。

其次,便於對流動人員的疫情掌控。通過掃碼流動人員來自哪裡一清二楚。流動人員一旦有感染者,馬上可以對掃碼者進行篩選排查,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再者,這種做法契合了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通過公共場所進出人員掃碼,當天流動人員的分佈情況便可以通過雲計算得出結果,為有關疫情防控部門提供翔實的數據,進而採取相應的對策。

公共場所進出入實行掃碼制度應成為戰“疫”標配。這次廣西壯族自治區率先在全區內的公共場所實行掃碼進出入,為當前的疫情防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其他省(市、區)不妨借鑑這一做法,對所有的公共場合所實行掃碼出入制度。非常時期就要採取非常措施,防控疫情措施越細越好,這樣的戰“疫”標配值得期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