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似窩囊的兩宋,卻被美國高校教材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朝代”?

竹籬茆舍墨客


任何一個對中國古代歷史有過了解的人,都會認為宋朝的軍事是一個笑話。甚至有部分學者認為如果以傳統的中國疆域來看宋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割據政權,而不能算是一個大一統王朝,這實際上從根本上否定了宋朝作為一個王朝的地位。

但是在美國高校歷史教材中我們卻可以發現完全相反的評價,歐美教材對於宋朝的歷史地位評價極高,甚至部分日本學者認為宋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在這一時期已經步入了近代史的範疇。

對於宋朝評價的兩極分化實際上是由於中外歷史研究傳統和觀點的不一樣所導致的,中國對於歷史的評價傳統上來說是以疆域的擴張或者是保持為標準的,中國歷史傳統評價上的有為之君都是積極拓展疆土或者能夠有效地抵禦北方少數民族侵略的,這種評價方式深刻的影響到了中國的歷史評價標準。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歷史核心是政治史,中國歷史人物無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哪一個方面進行評價其核心都是本人在中國政治上的影響,當然這種歷史評價方式隨著我們與西方交流的越發密切,也開始逐漸成為一種評價方式,而不再佔歷史評價主導地位。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宋朝並沒有完全的保持唐朝甚至是漢朝的疆域,在政治上缺乏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大有為,而在軍事上面處於長期被少數民族割據政權壓制的狀態,這些都沉重的打擊了中原地區的統治民族——漢族民族自信與情感,再加上由於漢唐時期軍事政治的大輝煌距離當時的文人墨客還並不遙遠,這樣的反差更是嚴重的刺痛了當時希望有作為的知識分子與愛國軍人的內心,結果就導致了宋朝在中國傳統歷史評價上一直被作為一個笑話的存在。

同時隨著少數民族問題對中國封建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影響越來越大,其達到頂峰的標誌就是元王朝成為了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大一統政權,而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即便是現在也有人認為自唐朝以後愈演愈烈的北方少數民族問題歸根到底來源於宋朝在軍事與政治上的軟弱無能。因此從傳統的政治軍事史觀來說,宋朝並沒有那麼的出色,甚至可以說是表現差勁。

但是在歐美高校教材之中,宋朝往往被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進行研究,並且享有很高的評價。其原因在於歐美教材之中的史觀與我們所說的傳統意義上的政治軍事史觀不同,在西方政治軍事史研究雖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但是經濟史、國際交往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交史)、文化史也是重要的研究方面,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歐美更加註重這些方面的研究。

歸根結底是因為早期的資本主義發展傳統上我們認為源於工商業,也就是家庭手工業與對外貿易,繁榮的家庭手工業要求更多的貴金屬貨幣以及更廣闊的市場,而另一方面通過新航路開闢獲得的貴金屬貨幣進一步自己家庭手工業向下一階段發展,形態不斷成熟,開始從分散的家庭形式的手工業逐漸的演變成為早期的手工工場,在這時雖然並沒有引入機器生產仍舊是以手工生產為主,偶爾還會以風車等手段輔助生產,但是其基本生產組織形式與後來的工業化生產組織形式別無二致,已經基本奠定了工業化生產的大體框架和方式。隨著手工工廠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進入城市,市民階層的範圍由原先的城市居民逐漸開始擴大,這些市民階層後來構成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由此早期的西方資本主義開始不斷髮展。

許多學者在研究世界史的時候都通過這個邏輯進行推導看一個文明在某一階段是否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國有的地區課本中認為宋朝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而有的地區課本則認為明朝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實際上都是因為這些課本的作者是通過對比這個邏輯鏈中的出現的成分與實際是否有吻合?如果有,那就可以將其視為是中國早期資本主義或者是近代化的發展。

換言之,一旦中國的經濟中出現了與這條邏輯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相似的地方,像是僱傭勞動或者是面向市場進行商品化生產,都可以將其視為中國早期的資本主義發展。所以許多歐美教材對於中國宋朝的評價極高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種類似於地理大發現的海外貿易拓展高潮,而這種高潮是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

同時在宋朝,中國文化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拐點,文化不再是知識階層所獨有的而已經普及向了全國人民。由於在宋朝手工業面向市場生產的情況司空見慣,同時國內外商業貿易繁榮,這就導致了中國城市作用的一個轉變。在宋朝以前,城市主要是政治軍事功能而存在,是一種當地組織農村的政治活動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維持該地區政治安定的軍事要塞。但是在宋朝以後,城市的經濟作用開始上升,成為了組織該地區經濟活動的商業中心,同時城市的數量開始大規模增加,新設的城市往往是作為商業活動的市鎮而存在。

這種城市作用的變化就導致了城市之中的居民也就是市民階層壯大,再加上印刷術的發明,更加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市民階層本身就屬於能夠通過不從事農業勞動就可以獲得生活必需品的階層,本身相較於農業階層有更多的富餘時間也生活的更為集中,這些促使市民階層創造一種更為廣泛的平民文化,而非是原先停留於上層知識分子之中的貴族文化。這種市民階層的壯大與平民文化的出現在西方是先進思想出現並傳播的基礎,因此從文化史方面宋朝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他開創了中國平民文化與市民階層的一個發展高潮。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歐美教材中佔據很大篇幅的經濟文化史方面,宋朝都有著獨特而傑出的創造,因此宋朝在歐美教材中自然會具有獨特的地位,並享有很高的評價。


無筆


美國人總希望中國象兩宋一樣軟弱可欺,只發展經濟,不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看似非常繁榮,其實創造的一切財富只不過是別人口中的菜,是辛辛苦苦在為別人準備的大餐。



不是嗎?兩宋事實上出現過繁花景象,但兩宋長期受到來自北方其他民族的威脅和挑戰,儘管歷史上有楊家將力保,但因為宋朝剛一開始就重文抑武的畸形發展,始終沒能從軍事上擺脫來自北方的威脅,歷史上先後遭到遼、夏、金少數民族國家的侵略,最終遭受靖康之辱而亡國。



南宋更是重文抑武的典範。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後,趙構在建康建立南宋,剛開始宋高宗還是個人物,在武裝反抗金國侵略問題上立場堅定,但隨著岳飛、韓世忠等人在北方打擊金軍節節取得勝利,趙構祖傳限制武將權力的毛病暴露無遺,指使秦檜陷害岳飛,與金人言和求得偏安一隅,不求進取自強,最後遭受崖山海戰之敗,歷史上第一次讓外族滅亡了中國。



我們沒有理由來尊崇兩宋的發展,因為兩宋模式只能讓我們的民族自廢武功,成為世界上人人可欺的民族。

美國教材把中國兩宋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美國不希望任何國家比自己強大,因為其他國家如果發展強大了,會挑戰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他才別有用心的誇讚中國歷史上的兩宋,其目的就是希望現在的中國也象兩宋一樣發展,從實力上永遠對美國稱霸世界不要構成威脅。



而我們現在有些中國人,和美國一個鼻孔出氣,把美國教材對兩宋的誇讚當作榮光,心中的自豪由然而生,豈不知自己其實愚蠢的再不能愚蠢!


知未是也


美國人為何十分敬佩宋朝?宋朝在中華史上被冠以弱宋的稱號,兩次建國,兩次都是被外族滅掉,還出現了5000年來的靖康之恥,皇族被擄掠遭受侮辱,宋朝的軍事孱弱,依靠稱臣進貢來維持和平,這在我們看來宋朝好無民族氣節,無法和漢唐明相比,但美國人不怎麼想。在外國人看來宋的文明甚至比唐更有世界意義。很多國外的史學家都對宋朝趨之若鶩,而我們則更強調夢迴大唐。那麼之間的差異究竟在哪?其實我們骨子裡對於大國權利和萬國來朝是很看重的,所以宋無論如何也排不進來。我們的歷史究竟政治軍事鬥爭史,不論是官方的24史還是個人的歷史編纂,以及老百姓的飯後談資,都是古代王朝的政治軍事,和宮廷秘史,對於文化史,經濟史,科技史關注度可以說是很差的。



很多優秀的科學技術都被古人斥之為奇技淫巧,即便有很多的新進發明和創造也無法轉化為生產力,更多的都被保守勢力所打擊,變得不值一提,其實現在情況雖然好轉,但也沒好到哪裡去,相反外國,尤其是美國。雖然歷史較短,但美國無論從任何方面都超越了所有的帝國,依靠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手段成為完全意義上的世界超級大國,在美國人的發家史上,科技和經濟的完全是美國崛起的基礎,政治和軍事都是建立在這基礎之上的,所以美國人看歷史不在乎你疆域多大,更在乎你的軟實力。而我們的傳統思維更在乎政治的輻射能力,美國人更看重科技和經濟給國家的推進力。


美國雖然歷史不算悠久但美國人對於歷史的研究是我們無法忽視的,這也是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它幾乎將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歷史都研究透徹,對於中國,美國更認可宋朝。相比於國人美國沒有宋朝被切滅掉恥辱感,他們看中的是宋的文明先進性,而我們只關注國力的強大與否,一定程度上也顯示我們的封建侷限,和美國對未來文明演進的把握與肯定。美國人解釋中國的歷史有很多水土不服的地方,但這並不影響包括現在中國人在內的對歷史的理解,似乎自成體系。比如對於宋的政治文明,不殺士大夫,在美國人看來就是政治人道主義,是民主的體現。對於封建國家來講有如此的人道主義情懷和法律是當時很不容易的。


除了宋高宗殺大臣外,宋朝不論忠奸都沒有隨意殺害,最多流放,完全符合民主政治的特徵。還有科舉制,雖然科舉制不是宋開始,但確實是從從開始真正成為選人才的制度,隋唐的科舉都是政治集團的人才選拔地,宋朝完全打破政治集團的人才選拔模式,真正的寒門底層學子可以通過考試改變人生,而在此之前士族是有政治地位的地主,寒門是沒有政治地位的地主,宋以後寒門就是真正的老百姓。在美國人看來是民主政治發展最完善的時期。政治的民主自然也會帶動思想的迸發,在宋朝各種學說發展極快,並且相互之間少了些許謾罵不恥,總的來說多了幾分相融相和,哲學化的思想開始發展完善,不單單是一個所謂的學說,而很有可能上升為系統哲學,雖然之後這個過程被打斷。


在文化上,宋的成就不止是宋詞,宋朝還啟發了元曲和之後的小說文化,這是文化下沉,不在僅僅是貴族所有的象徵,市民文學興起,這是經濟繁榮,社會發展,文明演化超前的表現,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趣就是從市民形成開始,而宋的這一階段比西方早了百年。此時的文化作品也經歷了世俗化的過程,文字體系雖然沒有變,但是文言難度大為下降,即便現在我們看文言文也會發現,宋之前和之後的語言難度有很大差別,文化真正被普通人所掌握接觸,甚至通俗小說的出現使人民市井語言也出現在書中,人民閱讀的難度大為減少,文化真正成為大眾的文化,這種文化自有在封建社會只有宋做到了。


都說我們古代沒有科學只有技術,但宋卻是個例外,除了四大發明中有三個都在宋,科學理論也在宋萌芽,雖然還是受到傳統的束縛不被認可,但依然有非官方的家書隨筆進行記載,而且國際化的貿易商路完全開通,國際貿易繁榮,唐朝的貿易當然也不錯,但官方還是處在主導地位,到了宋貿易完全有民間主導,對於美國人來說這就是貿易自由化的表現,在專制封建的環境下,實屬難得。這一時期被外國人成為中國的商業革命。宋的生產力,尤其是與未來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鐵,鋼等產量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才被西方國家對記錄所打破,而當時的宋還沒有工業,農業的概念。


宋建立了最早的紙幣,存管銀行,經歷了最早的商業經濟危機,貨幣外流,通貨膨脹,作為一個非資本主義國家,宋經歷了太多超前的經濟情況,這對於外國人來說既驚喜又後怕,幸虧宋文明沒有持續發展,否則西方現在究竟會如何?對於宋的軍事軟弱,美國也有不同的看法,宋的軍事能力在文明國家中最為先進,火器的大範圍使用,作戰的經典案例都是史書中明明白白寫著的,宋自建立一直到北宋被滅,一直是疆域不斷擴張的,甚至在徽宗被俘前幾年還取得邊疆大勝,解決了西夏問題。其軍事編制也因超前而影響了軍隊戰鬥力。宋訓練士兵的標準比今天的美國也毫不遜色,但是這些都應為軍事上的失敗而不被中國人自己所承認。


對於美國人而言宋的滅亡不單是因為自身的原因,當時所有的文明國家都無法抵禦來自野蠻民族的癲狂入侵,除了因為地理位置的遙遠和氣候的原因,埃及印度日本西歐等沒有被征服,其他所有的文明國家都被毀滅,文明都被中斷。阿拉伯文明也因為野蠻遊牧民族的征服而變得僵化保守落後,經歷這一次文明徵服,世界文明格局來了一次大洗牌,歷史發生偏差,一直到現在。所以美國認為宋是中國最偉大的朝代。


世界史圖鑑


宋朝之所以被美國稱為“中國最偉大的朝代”,是因為宋朝太符合美國對中國的期望了。美國期望的中國是一個富而不強、分而不裂的中國。中國富而不強,既可以讓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又不會威脅到美國的地位;中國分而不裂,既可以防止中國變成一個大國,又可以防止中國出現大的動亂,到時候咱們就會像韓國、沙特、日本、科威特等國那樣成為美國的附庸,非常符合美國的利益最大化。

而宋朝就是那樣的一個朝代。

宋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在技術上也有不少成就,而且宋朝皇帝一直遵循宋太祖趙匤胤“不殺議事大臣”的祖訓,所以我們看到,宋朝的很多文官哪怕是罵皇帝了,頂多就是被貶官流放,沒有幾個被殺頭的,這非常對美國“言論自由”的胃口。但宋朝的軍事能力不行,跟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PK都是敗多勝少,最倒黴的時候連首都開封都被攻破了,宋朝皇帝一家老小成了別人的俘虜。

另外,在宋朝的時候,中國並不是統一的。和宋朝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有遼、西夏、金、大理、吐蕃。這也挺符合美國對中國的期望。所以,美國把宋朝稱為“中國最偉大的朝代”只不過是給咱們灌迷魂湯,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是希望我們中國變得跟宋朝那時一樣富而不強,分而不裂。

這也如同美國和西方將印度聖雄甘地、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南非總統曼德拉和緬甸資政昂山素季稱為當今世界四大聖人一樣。你看看,這四大聖人:甘地主張對侵略者“非暴力不合作”,戈爾巴喬夫將蘇聯弄解體了,曼德拉將南非從發達國家變成了發展中國家,昂山素季對西方言聽計從。美國和西方都希望其他國家都以這四大聖人為榜樣,向這四大聖人學習,那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血染戰旗紅


“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這是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說的。

一提起宋朝大家就會馬上想起靖康恥,燕雲十六州,岳飛壯志難酬,軍事外交總給人窩囊的感受,錢穆的觀點就是“積貧積弱”。中外角度的不同,在西方漢學家史學家眼裡,宋朝的魅力之大,超乎人們的想象。

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在生前最後 一書《中國新史》第四章的標題就是“中國最偉大的時代:北宋與南宋”。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名著《全球通史》中把宋朝稱為“黃金時代”。美國耶魯大學中國現代史教授史景遷在2000年1月1日《新聞週刊》刊登文章,這樣評價宋朝:“上一個1000年的中國,是世界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時宋朝的首都是世界最先進繁榮的城市。”

在西方人眼裡為什麼宋朝有這麼大的魅力?

一、宋朝是中國的文藝復興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在《東洋近代史》中說:“中國宋代實現了社會經濟的躍進,都市的發達, 知識的普及,與歐洲文藝復興現象比較,應該理解為並行和等值的發展,因而宋代是十足 的‘東方的文藝復興時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漢學家卡特在著名的《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一書中對宋朝讚美不已,“宋代是一個成長爛熟的時期。代抒情詩而起的為淵博的散文、歷史編集的鉅著、關於自然科學與政治經濟科學的著作;就其特色與性質言,除了希臘有一個時期可與媲美外,都非中國其他時期或西方所能夢想得到的。哲學的思考代替了宗教的信仰,當時所產生的位大思想體系(理學),支配著中國直到令日(民國)。在藝術方面,舊日崇高的傳統繼續發揚,以至於盡善盡美;現存最偉大最優美的繪畫,都是宋代傳流到今的作品。”

日本科學史界泰斗藪內清(1906—2000)在《中國 科學 文明》中說:“北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代。……總之,在這個文化發達的歷史潮流中,有許多驚人的成就。甚至有人認為,北宋時代可以和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以至近代相比。”

宋朝的文化成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巔峰,史堯弼在《策問》中認為:“惟吾宋二百餘年,文物之盛跨絕百代。”陸游在《呂居仁集序》中也認為:“宋興,諸儒相望,有出漢唐之上者。”哲學上,儒、道、佛三家相互交匯的深入發展。文學上,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人佔了六家;話本又在中國文學史上開闢了新的紀元。史學、書法、雕塑、石刻、繪畫等藝術,都達到了新的水平。科學技術更是高潮,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其中的三項——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都是在宋朝。因此陳寅恪談到宋代時感嘆:“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永遠之瑰寶;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

二、宋朝的商業革命

費正清在與美國曆史學家賴肖爾(Edwin O.Reischauer,1910—1990)在合著的《中國:傳統與變革》一書中這樣說道:“宋朝經濟的大發展,特別是商業方面的發展,或許可以恰當地稱之為中國的“商業革命”。這一迅速發展使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顯然高於以前,併產生出直至19世紀在許多方面保持不變的經濟和社會模式。”

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裡阿諾斯這樣評價宋朝:“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的意義。商業革命的根源在於中國經濟的生產率顯著提高。技術的穩步發展提高了傳統工業的產量。同樣,水稻早熟品種的引進,使作物在過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達到一季兩熟,從而促進了農業。此外,宋朝興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擴大了水田灌溉面積。據估計,11至12世紀,水稻產量增加了一倍。生產率提高使人口的相應增長成為可能,而人口增長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了生產。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還增加了貿易量。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

在西方人眼裡,宋朝的經濟發展就是“商業革命”。的確,宋朝在歷史上是以商立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紙幣的國家,北宋時期的交子被公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貿易法就是元豐三年,宋朝制定的《廣州市舶條法》。宋朝海外貿易盛況空前,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開封、杭州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日本學界中國經濟史研究的開拓者加藤繁(1880—1946)在《中國經濟史考證》中這樣讚美宋朝:“當時(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種種限制已經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經頗為自由、放縱,過著享樂的日子。不用說這種變化,是由於都市人口的增加,它的交通商業的繁盛,它的財富的增大,居民的種種慾望強烈起來的緣故。”

德國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1929~)在《白銀資本》一書中說:“宋代中國在重要技術、生產、商業發展方面和總的經濟發展方面尤為突出。麥克尼爾認為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

 

三、宋朝是中國近代的開始

日本中國學京都學派創始人史學家內藤湖南提出“宋代近世說”,認為 “唐代是中國中世紀的結束,宋代則是中國近代的開始。”

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在《南宋社會生活史》一書中說:“13世紀的中國在近代化方面進展 顯著,比如其獨特的貨幣經濟、紙幣、流通證券,其高度發達的茶鹽企業。……在社會生活、 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中國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 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

歷史學家黃仁宇: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藥之發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天文時鐘,鼓風爐,水力紡織機,船隻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於宋代出現。在11、12世紀內,中國大城市裡的生活程度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較而無遜色。(《中國大歷史》)

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煤的大量使用,使宋朝冶金業實現了一次革命。宋代的生鐵年產量最高達到12.5萬噸,而英國1720年的鐵產量只有2萬噸。因此有經濟學家說,“中國在14世紀離工業化只有一步之遙。”

英國科學院院士李約瑟: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巔峰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中國科學技術史》)

美國孟菲斯大學教授孫隆基說:“在我們探討宋朝是否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 化’的標準,例如,市場經濟和貨幣經濟的發達、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與文化的世 俗化、民族國家的成形,以及國際化等等。這一組因素,宋代的中國似乎全部齊備,並且比西方提早500 年。”

四、宋朝的自由寬鬆福利保障

宋朝的言論自由是中國歷史上最寬鬆的朝代,“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和“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宋史》中說“宋之立國,元氣在臺諫”,大臣們可以毫無顧忌對皇帝提意見,而不用擔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包拯給宋仁宗提意見唾沫星子都濺到他的臉上,宋仁宗不得不退步。宋朝的文字獄,幾乎沒有人因此而被殺頭、滅族的,有時風頭一過,又官復原職,蘇東坡的“烏臺詩案”就是典型。不像明清那麼慘烈,滅族鞭屍都有。

美國學者羅茲-墨菲: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從很多方面來看,宋朝算得上一個政治清明、繁榮和創新的黃金時代。宋確實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亞洲史》)

“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這是全盛期的北宋都城表現,販夫走卒穿得都跟當官似的,農民都穿綾羅綢緞,可見宋朝的繁華程度。

宋朝福利制度更是讓人羨慕,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政府頒佈了居養法:“詔鰥寡孤獨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給米豆,疾病者仍給醫藥。”宋朝還有公共墓地,即漏澤園,用以安葬客死他鄉和貧無以葬者。宋朝就懂得必須給貧困人口福利保障,比起歐洲福利制度要早幾百年,多人性的王朝。


美國曆史家羅茲·墨菲斷言:(宋朝)這些進展有可能導致中國發生一場真正的工業革命,並給世界帶來它應有的一切深遠影響嗎?我們將永遠無法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蒙古人的進犯把這一切都打斷了,而以後各個朝代又不可能全面重複宋朝的模式。(《亞洲史》)

宋朝滅亡,元朝建立,宋朝所代表的“近代化早春”就中斷了。宋朝的滅亡對日本震撼很大,鄭思肖在其《心史·元韃攻日本敗北歌亞序》記載:“日本即古倭也,地在海東,先朝嘗入貢,許通商旅。彼近知大宋失國,舉國茹素。”也就是說南宋滅亡後,日本舉國吃素,跪拜了三天。所以日本人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


非常道畢延河


宋朝經濟上確實強,但窩囊透了。周邊大小勢力群毆,西方人當然希望現在的中國🇨🇳學習宋朝!做經濟上的巨人,政治軍事上的侏儒!一點都不奇怪!清朝也曾經雞滴屁世界第一。確實被打的滿地找牙,美帝當然希望中國重回大清!

一是西方反華黒惡勢力,一百多年來,研究中國,欺辱中國人,總結出了,中國只有宋朝最“慫”,最好“修理”,和日本人提出“崖山之後無中華”一個德性。

二是集合目前世界格局,牧羊犬希望中國🇨🇳,效法宋朝趙構,清朝李鴻章,培訓中國“愛狗人士”,做新老殖民者的“順民”,“皇民”,希望每個中國人都學習秦檜李鴻章,汪精衛,跪舔牧羊犬。

三是,中國幾十年迅速崛起,刺激了西方黑惡勢力,如何把這股強大力量引向斜路,如何把中國人再次踩在腳下,是西方最大的課題。唱衰中國,忽悠中國,誤導中國人,培養“愛狗人士”,培養“李鴻章”已經是西方目前最大的政治!歌頌宋朝,是“良方”之一。

四是“愛狗人士”橫行,李鴻章猖獗,臺獨港獨等黑惡勢力,正和美帝合流,妄圖忽悠十四億中國人,引導中國“走向共和”,擁抱“自由女神🗽”。一勞永逸解決牧羊犬“晚上睡不著覺”的問題!


弓目


美國就希望我們變成兩宋的樣子,我們可不上當!我們不僅要在科技、技術、文化上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同時更要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免重蹈任人宰割的覆轍!


春雷一聲平地響


在中國人眼中最弱的朝代,為什麼在西方人眼中是最偉大的時代呢?

第一,經濟高度繁榮發達

宋朝經濟發達程度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宋朝雖然是歷朝歷代土地面積最小的(400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是,可耕地面積卻從開國時的300萬公頃,到天禧五年的550萬公頃,由於耕地面積大增,興修水利,改進農具,農業得以快速發展,糧食產量大增,百姓溫飽得以解決,人口也迅速增加,更是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朝代,最高時人口為一億一千兩百萬,當時的宋朝國民生產總值GDP為265億美元,是當時世界GDP總量的22%,堪稱世界的經濟超級大國。

隨著大量人口湧入,各大城市,導致城市化加速,到宋朝中葉,城市化率已經達到30%以上,當時的紡織業,制瓷業,印刷業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商業無比繁榮,由於取消了宵禁制度,宋朝的夜生活非常豐富,而《清明上河圖》也反映了當年大城市的興盛景像。

對外貿易也是宋朝經濟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和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50多個國家通商,大量的進出口貿易,使得宋朝鑄造的銅錢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甚至有許多國家在國內直接使用,導致宋朝大量銅錢外流,出現了貨幣短缺現象,這時,在四川出現一種紙幣,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宋朝的商業極為發達,以至於朝廷財政收入中,70%來自於商業稅,農業稅僅佔30%,這在中國封建王朝中,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第二,文化藝術多姿多彩

宋朝文化空前繁榮,明初宋濂說:"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就佔了六位,分別是蘇氏三父子,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詩不但不遜色於唐詩,還創造出形式更為靈活自由,更加通俗化的宋詞。話本小說的出現和戲曲文學的發展,為以後元曲,明清小說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我們現在流行的紋身也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岳飛的精忠報國誓言紋身,九紋龍史進和浪子燕青的紋身等都是那個時代文化藝術多元化的表現。

第三,高度發達的科技

宋朝在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穩定的情況下,科技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火藥和活字印刷術出現在宋代,而指南針技術也得到很大的改進,這就直接促進了航海術的發展,宋朝的船隻已經可以航行到埃及的港口。

第四,思想最自由的朝代

宋代因為政治清明,沒有什麼嚴刑峻法,相反,對士大夫階層很寬容,很少判人死刑,最多就是流放,因此,思想上比較自由,最主要流派就是儒家,道家,佛家這三大流派,經過長期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中國的儒釋道三家許多共同之處。除了這三大家,還誕生了程朱理學以及陳亮的功利主義儒家,陸九淵的心學等等。

總結:擁有高度發達的經濟和科技,文化藝術極為繁榮,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西方學者將中國宋代譽為"最偉大的時代",這確實是當之無愧,而宋太祖是通過"陳橋兵變"獲得了江山,制定國策時,實行的是重文輕舞的策略,這就是自廢武功,雖然宋朝的軍隊擁有最堅固的鎧甲,最強力的弩箭,最鋒利的戰刀,但依然抵擋不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攻擊,無法保衛國家,宋朝軟實力超強,但沒有相應的硬實力(軍事力量)做保障,最終再輝煌也要倒在外族的鐵蹄下。


塞科說歷史


很簡單,因為西方人眼中其他文明的偉大,不在於其他文明是否有自豪之處,而是有無“對世界(實為對西方)的貢獻”。

所以,宋朝各種外傳技術諸如火藥、印刷、羅盤、化學、陶瓷等等,都成為“世界驕傲”。

漢朝、唐朝等等對於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的文明促進貢獻,西方人是忽視的。

至於宋朝國勢之矬,西方人是視而不見的。


陶式防務評論


西方國家在世界上的輿論佔有主導地位,而為了自己某種目的總是刻意扭曲我們中國的歷史,傳播不健康的價值觀和歷史觀,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政治服務,就是不想中國強大。美國更是如此,對中國的歷史進行歪曲的傳播,尤其是吹噓我們宋朝是“中國最偉大的朝代”,更是別有用心,我們歷史由我們自己去論定,輪不到外國人說三道四,偉不偉大由我們自己去創造,宋朝都亡了,我們要接受宋朝滅亡的教訓,以史為鏡才能避免錯誤。



宋朝在歷代王朝中經濟無疑是最牛的,但是經濟牛沒有傳化成強大的國防和軍力,最終自己積累的財富還不是白白送給外族了!都說“弱宋”,弱的就是國家軍隊,雖說宋朝的軍隊不一定弱,但是其體制註定了壓制軍力發展,趙匡胤開啟的重文抑武,以文統武的制度,導致兩宋都被人欺負。北宋被遼,金,夏常常侵略邊境,沒錢時候,就侵略你一番要錢,你宋朝還乖乖的送錢給人,簽訂議和條約,用錢買來和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澶淵之盟”,自己明明打勝仗了,卻還要賠給遼朝二十萬歲幣,有這麼喜歡自虐的人嗎?你可以說用錢買來和平就很好嘛,不用流血犧牲,二十萬歲幣對宋朝來說是九牛一毛,小意思。問題是錢是買不來和平安全的,只有拳頭,只有強大的國防,別人才不敢搶你的財富,就像強盜進屋搶劫,你不想著拿刀反抗,而是拿錢求強盜放過你,你可能嗎,顯然不行,這樣做只能讓別人認為你軟弱,更欺負你,所以宋朝以前買和平的方式只會讓更多的人來搶你,保護自己的財富只有拳頭硬才是真理。




美國是陰險用心,美國吹噓宋朝是中國最偉大的王朝,偉大在哪裡啊,就是不發展軍備,只發展經濟,不就偉大了嘛,美國是想我們學習宋朝重經濟不重武備,這樣不就好搶劫你的財富了嘛,沒有強大的軍力保護,就是為別人存錢罷了,清朝末年就是典型例子,清朝無能,導致外國列強都可以在你身上割肉。美國是雙重標準,老是吹噓別人不要搞軍備競賽,自己卻猛的發展軍力,美國的軍費開支年年上漲,軍費總量也是世界第一,比其餘十個國家加起來都多,這樣的美國你能相信嗎,美國吹噓你,你就高興了,那是毫無意義。美國就是讓你感覺歷史錯覺,宋朝可是文人的天堂啊,都說文人誤國,是有道理的。中國最不缺就是那些什麼專家,公知分子,吃飽飯沒事幹全是這群人,這些人肯定會跟著美國吹噓宋朝,充當美國文化誤導的狗腿子,美國給點錢他們,他們就會誤導我們要發展經濟,不要過多發展軍備,說什麼窮兵黷武之類的理由,總之怎麼讓我們不強大就行了。美國最害怕別人的軍力超過自己,因為美國的霸權就是全世界惹是生非,經常發動戰爭,搶別人的財富,最想別人軍力最弱,自己好當強盜打劫嘛!如果中國的軍力發展越來越強大,美國還怎麼搶我們的財富啊,我們可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啊,可是有錢的很啊,美國一直想割肉,只是忌憚我們的軍隊,硬的不行,就軟的來,用錢收買那些文人和公知,搞錯誤的文化輸出,搞亂我們的歷史和價值觀,想利用被誤導的民間輿論去阻擋我們建設強大國防,就像宋朝一樣,重文輕武,最後成為別人口中的肥肉。



美國的奸計是不會得逞的,畢竟我們很清醒,宋朝的歷史擺在那裡呢,任你怎麼吹噓也改變不了宋朝是怎樣被滅亡的,連國防都沒有的王朝,經濟再好有什麼用,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有什麼意義,宋朝最偉大的地方就是提醒了我們,落後就要捱打,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是要被滅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