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想再次輝煌必須做到這一點

象棋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非常輝煌,當時是棋中老大,湧現出楊官璘胡榮華等象棋界傑出人物,促進全民性的象棋運動大發展。目前,象棋的發展雖然看起來比賽也不少,但是確實不再輝煌。

象棋想再次輝煌必須做到這一點

象棋想再創輝煌,必須要做到這一點———愛好者願意花錢看棋。

看象棋比賽,要像看電影買票那樣自然,前提是棋賽有吸引力。如今棋賽有這種吸引力嗎?有,是人的吸引力,是大師們的吸引力,愛好者們一次又一次的盼望大師們下出精彩棋局,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落空。掉粉嚴重,增粉無望。可以說,如今的棋賽,大家基本不再渴望出現什麼好棋了,只是看看獎金讓誰拿走而已。

在高層次棋手中,不變著和了,強變著輸了,沒有快棋賽,比賽難完成。看看我們的棋局,整局重複的、局部重複的、片段重複的比比皆是。現實中,很少孩童學象棋下象棋,後繼無人十分明顯。

象棋要吸引觀眾,和棋一定要少,棋局一定要能夠多出懸念,要和觀眾的內心思維產生共振或衝突。然而,出現這種共振或衝突是何等的艱難?

任何的藝術,給人們以美妙享受的一定是高手的作品。然而象棋如今確是例外,原因是高手之間對象棋的研究基本通透了,不是出漏,不是苛刻的時間要求,你來我往之間化解一切矛盾和危險。懸念只能是泡影。

在頂級的高手之間,只存在著微妙的差距,象棋必須可以表現和演示出這微妙之處,才可以更上一層樓而漸入佳境。在棋藝千年傳承積累的今天,棋盤表面上的信息已經不可能成為“微妙”的來源,必須開發棋盤之外,要聯繫棋手的內心活動和情感變化,要讓彼此的認知更多的影響到決策,加強心理戰。而這樣,就必須有一個“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對弈環境”。

象棋進入不完全信息博弈,是產生懸念、吸引廣大棋迷的最佳途徑,也只有這個途徑可以讓人們花錢看棋。除此別無它路。

下面舉個奇襲象棋的例子,這是一種不完全信息博弈,著法全部是象棋的,看上去和象棋也沒區別。輪到黑方走子:

象棋想再次輝煌必須做到這一點

思考一:紅八路車吃黑馬,若黑馬3退5吃兵,看似好棋,但紅有車八平六,黑必須士6進5,但如車九暗炮,車九變炮就是絕殺。所以逃馬危險極大。

思考二:黑方可以車8平6,表面吃馬換子,其實,黑車暗馬,到士角處,車6變馬絕殺。加入紅馬四進二,直奔臥槽則計劃得逞,若馬四退三防守則計劃可能失敗。考慮紅進馬奔臥槽對其有極大吸引力(下步入局)所以,用第二套方案。

象棋想再次輝煌必須做到這一點

接下來:

象棋想再次輝煌必須做到這一點

紅出帥黑平炮絕殺。

這是最起碼的過程,還有可能比這複雜,對棋子暗面的判斷與決策,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因為其中有真假虛實之分。裡面的懸念、思維的共振與衝突比比皆是,大量的多種性質的信息參與其中。包括性格的、修養的、習慣的、經驗的、環境的、慾望的、彼此認識的、感覺的、錯覺的、正確的、錯誤的………,非常微妙且瞬息萬變。只有這些微妙的東西,才可以區分高手之間的差別,才能給棋手提供無限廣闊的空間。


注:奇襲象棋的車馬炮是這個結構:

象棋想再次輝煌必須做到這一點

望朋友們關注奇襲象棋,它應該是象棋革命性的進步,大家共同探索完善,全面超越類似棋種,讓象棋有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