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神龍政變的五個人最後都沒有善終,為什麼?

未鳴讀史


政變過程

公元705年,張柬之聯合桓彥範、崔玄暐、袁恕己、敬暉五位大臣以及李顯、李旦、太平公主等李氏子孫,趁武則天在病中成功發動政變,兵諫逼宮。斬殺了二張兩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擁立太子李顯為帝。

李顯繼位後,五大臣也因功分別被封為郡王爵位,其中,張柬之為漢陽郡王,扶陽郡王桓彥範,南陽郡王袁恕己,博陵郡王崔玄暐,平陽郡王敬暉。因這次政變發生在神龍元年,歷史上又稱為神龍革命,神龍政變,五王政變。

除惡不盡

神龍政變雖然恢復了李唐天下,但是五大臣卻沒有借兵變中趁勢誅除武三思等人,張柬之本意是想留給新皇帝李顯來辦,讓新君樹立威信,可沒想到人家李顯完全不這麼想,唐中宗李顯反而扶植武三思等人勢力以制衡五大臣,武三思在中宗朝反而成了唐中宗的紅人。而五大臣雖說皆被封為王爵,卻被削奪了宰相權力。這給了武三思等人喘息之機,也為日後張柬之等五人悲慘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之後,武三思依靠攀附勾結韋后在中宗朝弄權,很快就扳倒了五大臣,五大臣一一被貶官流放邊疆,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逝,敬暉、桓彥範、袁恕己也都在流放途中被武三思派人虐殺,張柬之也在流放途中因憤懣而死。

張柬之等人雖心存李唐,一心想恢復李氏天下,但卻未能在政變中仿效西漢平諸呂之亂中清除餘孽,雖自身反遭其害,也給後續的朝局留下了禍患,歷來政治鬥爭都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五大臣的結局不可謂不悽慘,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