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遊時可否用佳能11-24當掛機頭?

舟搖搖


外出旅遊時可否用佳能11-24當掛機頭?

11-24焦段都可以拍風景,24端拍環境人像也非常棒,就是有些沉,臂力要好。

佳能11-24mm鏡頭,最適合以城市建築景觀為主的爬樓黨攝影師

如果是正常的旅行攝影,不願意攜帶三腳架,不便於使用三腳架,那麼,富士APS機身和富士16-80mm鏡頭,其實很實用



你好,我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


一、如果你是風光攝影發燒友或者專業城市建築攝影師

那麼,你用佳能11-24mm作為掛機,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尤其是作為城市建築攝影師或者說城市景觀攝影師來說,佳能11-24mm作為掛機,真的很不錯。


二、只是,如果你只是正常的旅行,並非風光攝影發燒友,也並非專業城市建築攝影師

那麼,說實話,這個佳能11-24mm鏡頭,用起來很不舒服,很不方便的了。


其實,在手機攝影時代,甚至可以說,如果你不是風光攝影發燒友,只是旅行攝影的話,其實用手機就夠了,比如說小米10Pro或者華為P40pro,真心很好用,也基本夠用了。


如果你確實對於手機不滿意,那麼,通常情況下,如果你確實對於畫質有較高一點的要求,但是也不是苛求級別的,那麼,一個最新款的24-105mm鏡頭,其實是旅行攝影比較好的選擇。


三、如果你不是職業攝影師,不是賣照片的,不是風光攝影發燒友,但是,依然認為自己是用數碼相機的攝影愛好者

那麼,說實話,富士XT30微單,搭配一個富士16-80mm或者18-135mm,其實也是旅行攝影比較好的一個實用的選擇。


綜上所述,佳能11-24mm比較適合以城市建築景觀為主的爬樓黨攝影師,並不適合正常的普通的旅行攝影。


另外,就我個人來說,如果你不願意攜帶三腳架,也不便於使用三腳架的話,我個人認為全畫幅數碼相機其實也並非必須的了,一個適中的APS機身可能會更適合。


光線攝影學院


不太建議觀點如下

一、焦距太短拍攝大場景的風光可以,但旅遊掛機頭24-200也是常用焦段。

二、拍人像景深也差點。

三、鏡頭的重量達到了1180G再配上機身,攜帶實在不方便。

[心]一機一鏡推薦

一、風光愛好者推薦16-35 雖然廣角端短了5mm但多了35端經典的人文焦段實用性更好點。

二、旅遊推薦24-105,旅遊最長用的焦段,重量輕,便攜要知道帶著很重的設備旅遊是很累的。

三、28-300大變焦 適合一機一鏡旅遊愛好者雖說畫質差了點,但非常非常的方便,去了西藏和新疆就會知道200的焦距是不夠用的。

[心]一機兩鏡推薦

一、16-35+70-200大多數場景足夠用了

二、16-35+100-400西藏和新疆這些地方100-400可做掛機頭。

[心]總結:一機一鏡旅遊對畫質有要求首推24-105 去西藏、新疆等地區用28-300。

一機兩鏡:16-35+70-200 去西藏、新疆等地區用100-400。





北街夢尋


感謝邀請:外出旅遊作為掛機鏡頭選擇非常多,這次回答這個問題不在說選哪個鏡頭因為這樣只能說明這一個問題,咱們聊聊選擇外出攜帶鏡頭的一個原理,在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不需要糾結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選擇掛機鏡頭的依據

不論是旅遊還是其他類型的拍攝,在選擇鏡頭的時候應該根據拍攝需求去選擇,根據自己實際去的地方拍攝的主題選擇適合拍攝的焦段,這樣去有針對性的選擇是最正確的,而不是盲目的。

對於一種題材的拍攝確實有很多焦段可以選,在選擇鏡頭的時候攝影師一定要清楚自己需要拍攝什麼樣的作品,需要完成一個什麼類型的片子,在腦海中有了一個明確的拍攝方案的時候你就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鏡頭需要什麼焦段了。

針對11-24適不適合旅遊掛機?

作為出門旅遊最在乎的是玩的更多還是拍的更多,玩的更多圖個快樂順便記錄一下風光和環境人像,24-105就非常合適,這個鏡頭基本滿足風光、人文、人像、抓拍、這些拍攝內容,焦段從廣角到長焦還有防抖,最重要比11-24輕便,輕裝前進最合適。


11-24算是超廣角,而且是非常廣的廣角,比較適合拍攝純粹的大場景,你去的地方真的沒有人嗎?是深山老林嗎?是登上上千米的高山嗎?需要這麼廣的廣角嗎?

如果你肯定上面的問題那麼11-24適合你說的這類風光拍攝,在面對非常壯觀的場景時候超廣角可以拍攝出更加震撼的效果,如果不是去這些地方只是一些普通旅遊打卡,建議選擇其他焦段,例如16-35 F4 IS

11-24設計定位更純粹的超廣角風光鏡頭

11-24F4這個鏡頭個頭大燈泡頭在設計定位的時候就是一個純粹的超廣角風光鏡頭(我覺得是廣角鏡頭的極限),上面介紹了這麼多相信你應該對拍攝這類風光題材場地的要求,視角太廣收錄的畫面更多,如果是人山人海的普通景點還是算了,沒那麼多機會去既安靜又美麗的景區,只是記錄一些日常看到的景色,建議選擇其他焦段。

其他選擇

24-105F4IS和16-35F4IS其實也是針對不同環境有不同的拍攝效果,而且重量要比11-24輕便很多,怎麼選我覺得可以在認真思考一下具體的拍攝需求在下決定,這樣就不迷糊了,如果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如果承擔的起負重,而且喜歡廣角的構圖,以拍攝風光為主,拿11-24當掛機頭也無妨,如果是純粹旅遊的話,最佳選擇還是24-105,11-24鏡頭的份量太重,以下是在墨爾本用11-24拍攝的街頭照片,機身是EOS R,11-24是一隻非常出色的鏡頭,本人很喜歡,就是感覺太有份量。











旅者雜記


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個問題要看你的攝影興趣和擅長攝影領域而論。如果你是專拍或者是主拍自然風光,那麼用12一24mm作為掛機頭是可以的,因為這樣方便隨時拍風光大片,也可以減少換鏡頭的頻次。但是,你如果是專拍或者是主拍人像、人文、小景、微攝影之類的題材領域,那麼這個超廣角鏡頭就不太適用,換鏡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而且有時候會錯失一晃即逝的抓拍時機。再一方面,用廣角特別是超廣角鏡頭拍人像、人文、小景,必須超近距離拍攝,很不方便,也很容易納入一些無關的人、物,景深不好控制,背景不能虛化。專攻或者是主攻人像、人文、小景的攝影師,還是適宜用35mm以上的鏡頭作為旅行的掛機頭。





追隨光影去旅行


外出旅遊首先分兩類,一類是專業旅遊攝影,另一類是純玩型。

針對專業旅拍,就要帶齊各種焦段鏡頭,如16-35用於拍大廣角的風光和建築物,24-70用於拍人像和風光,70-200用於拍遠景和人像,各有所需。因此,11-24鏡頭顯然不適用專業人士。

針對純玩型,可以攜帶11-24鏡頭,但個別認為還是帶24-105更合適,輕便,又能覆蓋更多焦段,不留遺憾。


江南影像2020


如果是純旅遊,不建議帶佳能的11~24mm鏡頭,因為該頭為超廣角鏡頭,拍攝大場景,和在較狹小的空間能夠拍出衝擊力特別強的作品,但是就旅遊本身來講,此頭大並且特別的重,旅遊不方便,建議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鏡頭。


付全影像


同意看目的地而定,有些場景需要超廣角,否則會遺憾。




舟搖搖


老實講,外出旅遊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環境和題材,最好的掛機頭還是萬金油焦段鏡頭,如2470或24105,C幅機就1750之類的,焦段覆蓋廣可拍到的內容更多。


菜牙55


出門旅遊需要焦段涵蓋廣一點的會實用一些,尼康為例:半畫幅的用18-200的,全畫幅有28-300的一鏡走天下鏡頭,能輕鬆應對各種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