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養雞行業能行嘛?

陽喜歡秋天


今年(現在,2月份)雞的行情不行。但是6月底7月開始 7的行情非常好。這是我多年來的養殖經驗,現在是非常時期。有很多人在10幾天前把雞便宜出售了……現在雞的存欄量不多!還有現在開始養雞的也少 5個月後市場存欄的雞一定會少,到時候價格一定會漲。價格最少跟2019.6--12月的價格那麼好 或者還要貴一點。


廣西鴻富珍禽養殖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08年我放棄上海很體面的工作,回老家養羊,到時候年輕激情萬丈,自己手上有10萬塊錢,然後又找朋友親戚同學湊了10多萬。在大山深處蓋好羊舍修好路,準備大幹一場。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沒有想那麼多,認為一自己一定能成功,信心十足。結果還沒搞到一年生病、失蹤,難產接踵而來,再加上家人的不支持,自己慢慢失去了信心,最後勉強撐到第2年,自己已沒有能力和信心再堅持下去,就這樣30萬塊錢直接打了水漂。

養殖業不是不可以發展,但是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如果你一點技術不懂的話,建議不要碰養殖,如果你懂一點點技術的話,建議不要碰養殖,如果你是農業專家的話可以考慮。我也準備今年下半年回老家回農村創業,繼續完成我的夢想。但我絕對不會碰養殖行業,老家有句土話叫做:有錢別養張嘴貨,三天不喂少一個”,養動物 吃 是一個很大的投入。而且收益沒那麼明顯,沒那麼快 ,種植的話可以考慮。但是種植的收益回報更慢。前期的投入也不小。

可以考慮回老家做農家樂或者是農產品加工,或者是承包宴席,我覺得都很不錯,我今年下半年回家準備就是農產品加工,在農村的話,平時生意可能會不好,但是過年那一個月生意會很好,主要是做過年的生意,過年那一個月把握好了,相當於打工一年的工資。祝你好運!


農村創業松柏


不行今年都流行了雞瘟,好多的養殖戶都在想辦法處理把雞便宜給賣了,好多的人都不敢去買雞吃,餵養的雞也賣不出去,今年被這個疫情搞的什麼都不好做了,所以不說養雞,就算養了都沒有人來買你的雞,所以今年這個養雞行業最好不要搞。


湘妹小菲


新冠肺炎疫情給家禽行業帶來了重大沖擊。一方面封存封路造成飼料等生產物資短缺,雞苗被倒掉和小日齡肉雞被坑埋的情況並不少見。

另一方面,到出欄日齡的肉雞無法及時出售屠宰,雞蛋無法及時售出,給養殖端帶來了嚴重虧損。儘管相關部門連續出臺政策,在一定階段內,飼料供應和產銷矛盾並未得到改善。兩方面因素疊加,整個家禽產業進入被迫去產能階段。但由於蛋雞的生產週期長,除去對蛋價有短期影響和對補欄有影響外,蛋雞產業生產受影響不大。

從在消費端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造成的復工難,在對中小微企業帶來重大沖擊的同時,也嚴重製約了老百姓的經濟收入。疫情結束後,老百姓的消費觀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改變,超前消費觀念將被遏制。餐飲業也必然有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預計需要4—6個月的恢復期)。由此預測,老百姓及餐飲業對肉類的消費將有所下降(預計下降10%左右),而居民對於雞蛋的消費在疫情結束後會很快恢復正常,消費量會比較穩定。

肉雞行業來看:行業去產能與消費下降疊加,預計疫情結束後,肉雞行業生產恢復需要2個月左右的過渡期,預計5月中旬左右恢復正常。在恢復之前,肉雞養殖仍保持較低利潤或小幅虧損。全年來看,預計不會出現2018、2019年度的階段性暴利(只利潤超10元),預計全年最高利潤不超過5元/只。

蛋雞行業來看:受疫情期間蛋雞無法正常淘汰,總體存欄量仍處於過剩,和飼料供應成本上漲的影響,預計蛋雞養殖不會出現2019的暴利,2020年蛋價將微利運行。預計年只產蛋利潤10元附近,即1萬隻雞年產蛋利潤10萬元左右。







雞病專業網


眾所周知,19年受豬肉緊缺影響,雞肉成為了主要替代肉品之一,但由於近幾年市場雞肉供應一直處在下降的歷程中,因此,現在市場上雞肉供應其實是不足的。而要增加雞肉供應量並不是簡樸的擴大養殖即可,需要通過增加祖代雞數量,才氣完成能夠上市的商品代雞的供應。

我國雞肉供應主要分為白羽雞和黃羽雞兩種。肉雞的繁育是以“曾祖代-祖代-怙恃代-商品代”雜交繁育為基礎。現在,肉雞育種環節主要被三家西歐企業所掌握。

2018年以來,由於前幾年祖代雞引種量連續大幅淘汰使得肉雞供應偏緊,而且生豬價錢大幅上漲泛起了“豬雞替代效應”,使得肉雞價錢大幅上漲,行業景氣度提升。停止2019年三季度,禽類養殖企業上市公司合計營業收入為280.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4%。

其實,本輪雞週期是從2016年開始,到2018年以後全行業景氣度加速上升。本輪週期形成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供應端受祖代雞引進受限的影響。2016年以後,美國泛起了禽流感,導致封關,使得我國祖代雞引進連續低迷。二是2018年以後豬肉漲價,刺激了雞肉需求。兩方面配合作用,才形成了本輪超級雞週期。

可是,2020年,這兩方面的因素都市獲得緩解。

首先,肉雞繁育週期涵蓋從祖代種雞、怙恃代種雞、商品代雞苗到肉雞出欄的完整工業鏈條。因為肉雞雞供應傳導鏈條較長整個週期約為58周-140周。

祖代種雞引種後成為後備祖代雞,經由23周的培育期後開始產蛋,第64周後淘汰。祖代種雞產的蛋經由3周孵化成為後備怙恃代種雞,經由23周的培育期後開始產蛋,第64周後淘汰。怙恃代種雞產的蛋經由3周孵化成為商品代雞苗,再培育6周後即可出欄。

每套祖代雞一生中約產45套怙恃代種雞,每套怙恃代種雞一生中約產商品代種蛋110只,因此每套祖代種雞一生中可以產4950只商品代雞苗。因此,從祖代雞引種到商品代出欄最少需58周,擴繁係數約4950。

換句話說,肉雞繁育週期決議了15個月前的祖代種雞引種量直接影響當月的商品代肉雞產量,並對未來9個月的商品代肉雞供應發生連續性影響。

停止2019年10月,怙恃代雞的存欄量已經到達高位,一直到2020年上半年以前,怙恃代雞的存欄量還將有可能繼續上升。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受祖代雞在今年三季度引種大幅增加所致,怙恃代雞的存欄量可能還會創出新高。

因為祖代雞引種量大幅提升,預計2020年下半年開始,肉雞供應將大幅增長。憑據界面新聞盤算,在不思量強制換羽的前提下,理論上2020年全年可供應45.74億羽白雞。根據行業平均每羽均出肉1.8Kg,成活率92%盤算,可以實現的雞肉供應757.5萬噸。尤其是到2020年下半年開始,雞肉供應提升幅度將到達1倍以上。雞肉價錢走勢到2020年下半年將泛起顯著下降。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2020年豬肉漲價形成的雞豬替代效應也會有所緩解。

2020年,豬肉供應量預計將會上升,豬肉價錢也將有望回到正常水平。隨著未來更大規模的凍豬肉和入口豬肉放量增加,雞肉消費可能趨於平緩,再加上供應增加的影響,雞肉價錢有望回落。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小編此前的預測——家禽養殖行情在2020年下半年將會回落。


半個家庭主婦呀


2020年養雞業疫情過後應該可以的下面詳細說一下:

肺炎疫情造成存欄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存欄低行情一定不會錯

肺炎疫情造成孵化場停孵甚至直接深埋種苗勢必會減少後期補欄量,也有利於後期利潤轉好

再加上近期出現禽流感疫情也會打擊養殖戶補欄積極性 勢必會造成後期出欄減少,促進價格上漲

最後就是飼料成本了,按現在飼料趨勢來看只能落不會出現漲的趨勢,肺炎疫情過去後飼料原料正常流通時一定還會大幅下滑,由於飼料成本一般情況下佔養殖成本的60%,所以也非常有利於增長養殖利潤的

總之今年疫情後養雞應該可以,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a農村養殖農民


另一方面,到出欄日齡的肉雞無法及時出售屠宰,雞蛋無法及時售出,給養殖端帶來了嚴重虧損。儘管相關部門連續出臺政策,在一定階段內,飼料供應和產銷矛盾並未得到改善。兩方面因素疊加,整個家禽產業進入被迫去產能階段。但由於蛋雞的生產週期長,除去對蛋價有短期影響和對補欄有影響外,蛋雞產業生產受影響不大。

o


大號海苔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2020年的養殖行業整體預計是不錯的,以近幾年來說養雞行業還算相對穩定,但是也要循序漸進,如果是剛進這個行業需要注意幾點問題,養殖基地,雞苗品質,市場營銷,飼養經驗,資金鍊。只要做到這些今年的養雞行業是沒問題的是可行的,給你舉以下幾個因素。

1.現在社會人群對雞肉的需求是相當看好的,特別是散養雞,肉質鮮美好過圈養的,營養美味,所以只要做好只質是可以有很好的市場的,而且很受大眾歡迎的。如果是圈養也要把雞養好,肉雞的自身體質,品相,就是要好看,做好品質就是硬道理。

2.就目前大局勢來看雞肉還是很穩定的,必競民以食為天,每個家庭都需會食用雞肉,養殖行業也大舉舉興起,整個行業就會有好的前景,不能說飼養的多了價格就差,那是不一定的,市場營銷業來說整體好就會更好,不會差反而養的人少了才會影響大局勢,所以是很好前景的。

3.不管社會怎樣發展,歲月發生了什麼樣不期而至的挫折,例如像今年的役情,等其他自然災害都不會嚴重影響肉食行業,衣食住行是人類的必須品。

4.所以如果你在做這個行業還是準備做這個行業,都要準備好,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準備好場地,資金,開始了就要準備好一切心理壓力,只要堅持就會成功的。

5.以上的推薦希望能給你幫助,祝你事業成功!





鄉村農牧


眾所周知,19年受豬肉緊缺影響,雞肉成為了主要替代肉品之一,但由於近幾年市場雞肉供應一直處在下降的歷程中,因此,現在市場上雞肉供應其實是不足的。而要增加雞肉供應量並不是簡樸的擴大養殖即可,需要通過增加祖代雞數量,才氣完成能夠上市的商品代雞的供應。

我國雞肉供應主要分為白羽雞和黃羽雞兩種。肉雞的繁育是以“曾祖代-祖代-怙恃代-商品代”雜交繁育為基礎。現在,肉雞育種環節主要被三家西歐企業所掌握。

2018年以來,由於前幾年祖代雞引種量連續大幅淘汰使得肉雞供應偏緊,而且生豬價錢大幅上漲泛起了“豬雞替代效應”,使得肉雞價錢大幅上漲,行業景氣度提升。停止2019年三季度,禽類養殖企業上市公司合計營業收入為280.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4%。

其實,本輪雞週期是從2016年開始,到2018年以後全行業景氣度加速上升。本輪週期形成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供應端受祖代雞引進受限的影響。2016年以後,美國泛起了禽流感,導致封關,使得我國祖代雞引進連續低迷。二是2018年以後豬肉漲價,刺激了雞肉需求。兩方面配合作用,才形成了本輪超級雞週期。

可是,2020年,這兩方面的因素都市獲得緩解。

首先,肉雞繁育週期涵蓋從祖代種雞、怙恃代種雞、商品代雞苗到肉雞出欄的完整工業鏈條。因為肉雞雞供應傳導鏈條較長整個週期約為58周-140周。

祖代種雞引種後成為後備祖代雞,經由23周的培育期後開始產蛋,第64周後淘汰。祖代種雞產的蛋經由3周孵化成為後備怙恃代種雞,經由23周的培育期後開始產蛋,第64周後淘汰。怙恃代種雞產的蛋經由3周孵化成為商品代雞苗,再培育6周後即可出欄。

每套祖代雞一生中約產45套怙恃代種雞,每套怙恃代種雞一生中約產商品代種蛋110只,因此每套祖代種雞一生中可以產4950只商品代雞苗。因此,從祖代雞引種到商品代出欄最少需58周,擴繁係數約4950。

換句話說,肉雞繁育週期決議了15個月前的祖代種雞引種量直接影響當月的商品代肉雞產量,並對未來9個月的商品代肉雞供應發生連續性影響。

停止2019年10月,怙恃代雞的存欄量已經到達高位,一直到2020年上半年以前,怙恃代雞的存欄量還將有可能繼續上升。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受祖代雞在今年三季度引種大幅增加所致,怙恃代雞的存欄量可能還會創出新高。

因為祖代雞引種量大幅提升,預計2020年下半年開始,肉雞供應將大幅增長。憑據界面新聞盤算,在不思量強制換羽的前提下,理論上2020年全年可供應45.74億羽白雞。根據行業平均每羽均出肉1.8Kg,成活率92%盤算,可以實現的雞肉供應757.5萬噸。尤其是到2020年下半年開始,雞肉供應提升幅度將到達1倍以上。雞肉價錢走勢到2020年下半年將泛起顯著下降。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2020年豬肉漲價形成的雞豬替代效應也會有所緩解。

2020年,豬肉供應量預計將會上升,豬肉價錢也將有望回到正常水平。隨著未來更大規模的凍豬肉和入口豬肉放量增加,雞肉消費可能趨於平緩,再加上供應增加的影響,雞肉價錢有望回落。


倆寶的爸爸


我家就是養雞的,如果你是年輕人就不要養了,年齡大點可以養。因為養雞要在山裡養,離人煙地方遠。還有今年養雞應該會賺錢,因為疫情這段時間溫氏公司活埋了60萬隻雞,我家養殖場旁邊養豬的好幾戶都沒豬苗下,感覺年後家禽類價格會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