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神箭手安重榮:愛國者還是野心家?

神箭手

安重榮是後唐振武軍巡邊指揮使,此人箭法超群,當時天下大亂,著名的兒皇帝石敬瑭為了爭奪皇位,決定引入契丹軍隊一起圍攻洛陽,同時石敬瑭廣發英雄帖,召集節度使一起幹,知道安重榮箭法超群,就就派人去招他入夥。

安重榮本人也是個野心家,但是她的母親堅決反對,老人家知道造反風險很大,那可是要冒被誅族的風險。安重榮百般勸說,老人家還是不答應,無奈下,安重榮想了一個辦法

他取出一支箭插在地上,走出一百步去,彎弓道:“石敬瑭若能當皇帝,此箭就中。”眾所周知,安重榮的箭法超群,一箭射去,中了。他又取出一支來,又走出一百步去,彎弓道:“我若能做到節度使,此箭再中。”又中了。

就這樣,他的母親被忽悠了,認為這是天意,就放他兒子去造反了。

別說,安重榮運氣不錯,石敬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打敗了競爭對手,奪取了皇位,登基稱帝后,石敬瑭投桃報李,封他為鎮州節度使,駐守鎮州。

敢和契丹翻臉 

當了節度使後,老安開始膨脹了,你覺得老石能力也一般般,要不要不是契丹軍隊幫忙,要不是他老安賣命,怎麼能當上皇帝呢?

於是一次酒後,他稀裡糊塗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

安重榮覺得有軍隊,他也可以當皇帝,有錯嗎?一點錯都沒有,這就是當時五代的真實情況。

安重榮越來越看石敬瑭不順眼,偏偏石敬瑭有一個問題讓他徹底翻臉了。

什麼呢?就是兒皇帝的稱號

他對石敬瑭說,我們可是華夏正宗,如今屈從夷狄,是我們晉國萬世的恥辱,你要不要臉,怎麼當皇帝呢?

安重榮的話對皇帝有用嗎?屁都沒有,為了當皇帝,他不但不要臉,有時候連命都不要了。但是他也不敢對這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發火,所以當做沒聽見,你說歸說,我做歸做。

老安一看,我草,罵皇帝都沒事,他的膽子就更大了。

契丹使者來洛陽,必須經過他所鎮守的鎮州,所以有時候老安一不高興,就把契丹使者給做掉了。

契丹人惱火非常,說你們皇帝對我們都必恭必敬,你一個節度使怎麼那麼吊?安重榮不和契丹囉嗦,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契丹人本來也很野蠻,但是遇到這個瘋子,他們也沒辦法,就去找石敬瑭,說你給我管管下面的人,石敬瑭低三下四地賠不是,然後就求安重榮,希望給點面子不要招惹契丹人了。

窩裡鬥

安重榮越看皇帝越不順眼,而且覺得皇帝那麼軟弱了,還不如自己來當算了。

他給很多節度使寫了封信,說契丹人太囂張了,我決定重振華夏雄風,在秋天向契丹發動進攻,收復燕雲十六州,希望到時候大家一起來幫忙。

不明就裡的人,覺得老安是個好漢,是個真正的愛國者。

941年的秋天轉眼就來了,安重發兵了,但是方向卻不是他計劃的北方的契丹,如果他真的向北面進軍,那無論成敗與否,我們中華的“民族英雄史”肯定要再添一人。

他向哪裡進軍呢?京都,但是,名曰:去見皇帝。石敬瑭嚇尿了,搞了半天,老安是看上自己的皇帝位置了,他連忙命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招討使,率兵討伐安重榮。

安重榮與杜重威在宗城相遇,雙方展開了決戰,愛國者安重榮戰敗了,戰敗的原因很搞笑,他手下的大將趙彥之因為長期對他不滿和對自己的待遇不滿而臨陣倒戈,不過趙彥之也沒有因為“棄暗投明”而得到好處,因為他的士兵的鎧甲都裝飾著白銀,所以,杜重威的軍隊明知道他們已經投降了,但還是將他們殺掉,為了那些鎧甲上的白銀。

安重榮逃回大本營鎮州,準備作最後抵抗,但是杜重威尾隨而至,攻下了鎮州,砍下了老安的腦袋。石敬瑭接到他的腦袋後,把它塗上漆,派人送給了契丹爹。

小結

安重榮就這樣死掉了,在後來的許多歷史學家那裡,安重榮都被冠上“愛國者”的稱號。但是有一點很奇怪,如果愛國,他完全可以直接向契丹開戰,為什麼一定要向皇帝石敬瑭宣戰呢!

事實上,契丹人早就已經看出來,這個老安和他們所認識的中原人一樣:喜歡窩裡鬥,都要當皇帝,所以契丹人並不出面干涉,而是看熱鬧,也看形勢。

在五代那個人人都想稱帝的時代,老安的真實身份就是“野心家”吧,這才是他真實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