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靈武——12篇報道

今日導讀:

【新華網】靈武市強化物資保障供應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人民網】不安全不復產 靈武市多舉措支持企業復工

【中國新聞網】寧夏靈武:抗“疫”路上的帶頭人

【中國新聞網】寧夏靈武強化物資保障供應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國新聞網】寧夏靈武:“1+8+9+8”機制督促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中國新聞網】寧夏靈武多措並舉全力保障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寧夏新聞網】轉角遇到“菜” 靈武為191個居民小區集中配送生活必需品

【寧夏新聞網】聚合力凝共識 靈武市1.2萬人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銀川發佈】靈武強化物資保障供應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銀川發佈】靈武“封”“鎖”“堵”措施化解公共體育場所疫情擴散風險

【銀川發佈】靈武近50萬冊教材到位將陸續發送至中小學生手中

【銀川發佈】靈武市:“紅色物業”築牢“戰疫堡壘”

靈武市強化物資保障供應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發生以來,寧夏靈武市健全保障機制、穩定市場秩序、加強統籌調配,出臺四項措施,全力做好群眾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供給,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保障。

統籌建立物資保障機制。成立後勤保障組,組成5個工作小組,細化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嚴格按照規範的物資供應、物價管理、經費撥付、交通運輸、社會捐贈流程開展工作。實行集中統籌調度、量化動態管理,實時統計出庫、庫存物資品種數量,及時研判做好物資的採購、儲備、分發,確保緊缺物資優先用於最需要的地方,全力保障疫情物資、急重病救護、消防應急、農產品銷售正常運輸不受影響。

組織疫情防控物資採購。靈武市財政累計撥付675萬元,用於各單位疫情防控物資採購。鼓勵支持商貿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從多個渠道、不同地方採購籌集物資,並接受本地企業捐贈消毒液、醫用口罩等急需物資。各糧食加工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前恢復生產。組織協調各大連鎖超市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與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批發市場的對接,適當增加庫存儲備,確保蔬菜、肉類、蛋奶、糧油等生活必需品正常供給。

嚴控物價維護供給市場秩序。對新百、華聯等大型商超實行監測,跟進監測必需品和防疫藥品物資的價格、銷量和儲備情況,及時掌握市場供需。向108家藥品藥械經營單位、7家大型超市發放《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約談藥品藥械經營單位26家,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等違法行為,保證防疫用品、民生商品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紮實做好服務工作。鼓勵市民利用購物平臺在網上下單,由專人配送到家,減少外出購物次數。對非緊急生活用品,建議春節後通過網購平臺購買,最大限度減少人群聚集、接觸、感染的可能性。廣大黨員幹部當先鋒、作表率,主動靠前服務,主動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購買所需物品,確保隔離期間不與任何外人接觸。

不安全不復產 靈武市多舉措支持

企業復工

人民網銀川2月15日電(趙茉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但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也刻不容緩。靈武市通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企業復工報備制、加強企業復工復產後防控工作等舉措,積極組織全市企業開展復工復產。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做好復工前準備。靈武市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牽頭組成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嚴格落實“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責任體系,全面排查職工流向,多種形式向職工宣傳防控相關信息,全面做好復工前準備。同時,實行企業復工復產報備制。全市企業在復工復產前,須將備案表、復工生產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承諾書、區外員工排摸表等相關材料報所在園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嚴密排查復工人員,堅決做到不安全不復產。

靈武市積極排查,並建立企業員工外出返鄉報備制。對來自疫情較重地區的職工,在隔離場所集中醫學隔離觀察 14 天,並由專人負責監管;對來自其他地區職工,14天居家(廠)隔離觀察,隔離期滿後經企業評估確認,當地醫療機構查驗無異常症狀出具《解除隔離通知書》後,方可正常上班。截至目前,靈武市共排查企業員工405人,其中在外旅遊或探親人員261人,要求及時到社區登記,並做好家庭留觀。

除此之外,靈武市對已復工的企業狠抓督導,加強企業復工復產後防控工作。比如設立工業企業督查組,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截至目前,共督查轄區內企業101 家,對企業存在的員工測溫不嚴格、沒有建立獨立臺賬、消毒措施不完善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督促。並且,指導涉及保民生、保穩定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和食品生產企業,做好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企業在保護好職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穩定,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生產。與此同時,建立信息快報機制。要求企業建立自控機制,每日對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信息快速報送機制,每天及時準確向園區、屬地鄉鎮(街道)和行業主管部門報送相關情況。

寧夏靈武:抗“疫”路上的帶頭人

中新網寧夏新聞2月14日電(寧芬)“目前,疫情面臨的形勢依然很嚴峻,作為黨員,特別是我們村班子,要把這個頭帶好,更要把這個‘家門’守好。”張伏作為馬家灘鎮西三村黨支部書記,帶頭奮戰在防疫一線,猶如戰“疫”場上的一顆“定心丸”。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做好引導群眾的“帶頭人”。西三村因地勢廣、群眾居住分佈散的地理條件,要切實達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工作目標,人手不足是擺在當前最迫切的困難。作為黨支部書記,張伏便提議成立1個臨時黨支部,組建1個黨員志願服務隊,號召廣大黨員和群眾積極投身於本村的防疫工作,得到全體村幹部一致贊成。當天,立即安排起草《倡議書》,並通過各微信群、“三化一滿意”平臺積極宣傳。截止目前,共有40餘名黨員、群眾報名參加志願服務隊,不斷充實防疫隊伍,為西三村全力抗擊疫情提供人力保障。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做好服務群眾的“代購員”。經過走訪排查,他發現村裡有外市縣、甚至外省市返鄉人員,他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報告,並嚴格按照“四包一”管控工作模式落實監管責任。同時,考慮到防疫工作的持久性,複雜性,為進一步加大本村的防疫工作力度,他決定實行“限時限人”出行制,怕居家隔離人員及群眾擔心生活需求不能滿足,他親自宣傳、耐心地向群眾講解防疫工作的現狀,在得到群眾的支持後,他又主動承擔了“代購”服務,第一時間“送需上門”。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做好保護群眾的“守門人”。他知道疫情防控工作關乎群眾的生命安全,容不得一絲鬆懈,他帶領村隊幹部,第一時間在村級重要路口設置防疫檢查站2處,嚴把本村入口關,並自覺呼籲自家親朋好友疫情期間謝絕來訪。因為兩個檢查站距16 公里,每天他都往返於兩個檢查站,每到一個卡點,他都細心的囑咐值班人員的安全和職責,考慮到大家值班辛苦,就餐難,他和妻子主動為大家“送餐”。每天早出晚歸,身上的衣服、腳上的鞋子……總是穿不乾淨,眼睛也熬出了“熊貓眼”,大家見到都笑他“帶妝上崗”。妻子有時候打趣道:“為了疫情防控工作,我把張伏也捐獻出去了……”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疫情當前,張伏同志以強烈的擔當意識和對西三村群眾負責的態度,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始終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完)

寧夏靈武強化物資保障供應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新網寧夏新聞2月14日電(寧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寧夏靈武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要求,健全保障機制、穩定市場秩序、加強統籌調配,全力做好群眾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供給,為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全盤統籌建立物資保障機制。成立後勤保障組,抽調精幹力量組成5個工作小組,細化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嚴格按照規範的物資供應、物價管理、經費撥付、交通運輸、社會捐贈流程開展工作。實行集中統籌調度、量化動態管理,實時統計出庫、庫存物資品種數量,及時研判做好物資的採購、儲備、分發,確保緊缺物資優先用於最需要的地方。按照“四個一律”“六個到位”要求,全面規範提升疫情防控檢查站點,全力保障疫情物資、急重病救護、消防應急、農產品銷售正常運輸不受影響。在夜間臨時限制路口設置明顯警示標示,由留守值班人員引導車輛繞行或返回,保障應急出行通暢。

二是認真組織疫情防控物資採購。市財政累計撥付675萬元,用於各單位疫情防控物資採購。鼓勵支持商貿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從多個渠道、不同地方採購籌集物資,並接受本地企業捐贈消毒液、醫用口罩等急需物資。採購歐規kN95口罩2900個,接受企業捐贈消毒劑42噸、消毒手動噴霧器80個、各型號醫用口罩5400個、防護服100套、防護面罩256個、護目鏡20個。領取銀川市發放的一次性普通口罩5萬個、消毒液1.3噸,棉帳篷、棉大衣、棉被、棉褥、摺疊床等應急救災物資902件,以及自治區調配的方便麵、純淨水等1620件物資。各糧食加工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前結束春節休假恢復生產。組織協調各大連鎖超市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與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批發市場的對接,適當增加庫存儲備,確保蔬菜、肉類、蛋奶、糧油等生活必需品正常供給。

三是嚴控物價維護供給市場秩序。對新百、華聯等大型商超實行監測日報制度,跟進監測48類生活必需品和6類防疫藥品物資的價格、銷量和儲備情況,及時掌握市場供需。向108家藥品藥械經營單位、7家大型超市發放了《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約談藥品藥械經營單位26家,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等違法行為,保證在疫情防控期間防疫用品、重要民生商品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四是主動作為紮實做好服務工作。通過懸掛橫幅、發放材料、運用新媒體等方式,引導群眾正確面對當前形勢,科學防控疫情,消除恐慌情緒。嚴格落實“四個凡是”“三個做到”要求,構築居民小區疫情防控嚴密防線。鼓勵市民利用購物平臺在網上下單,由專人配送到家,減少外出購物次數。對非緊急生活用品,建議春節後通過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購買,最大限度減少人群聚集、接觸、感染的可能性。廣大黨員幹部當先鋒、作表率,主動靠前服務,主動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購買所需物品,確保隔離期間不與任何外人接觸,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完)

寧夏靈武:“1+8+9+8”機制督促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中新網寧夏新聞2月15日電(寧芬)自疫情發生以來,寧夏靈武市紀委監委建立“1+8+9+8”疫情防控督查檢查工作機制,成立一個疫情防控督查領導小組和8個督查組(分4個白班督查組和4個夜班督查組),聯動9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和8個鄉鎮道紀(工)委開展“下沉式+拉網式+全覆蓋”督查檢查,通過 “每日一部署、每日一重點、每日一督查、每日一通報”的“四個一”監督檢查機制,明確“九督九查”,重點針對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應急處置、值班值守、居家隔離、“四包一”“四色防控”“四項服務”等落實情況開展督查檢查,夯實監督成效。

截至2月13日,靈武市紀委監委對全市7個鄉鎮1個街道辦70個村14個社區191個小區、23個市級卡口在督查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督查檢查,發現問題1600餘條,向各鄉鎮(街道)、相關部門下發督辦通知單89份,形成督查專報15期,對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不力的15部門(單位)16名負責人進行工作約談,給予黨紀處分1人,督促解決實際問題。(完)

寧夏靈武多措並舉全力保障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中新網寧夏新聞2月15日電(寧芬)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寧夏靈武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關於“要保障煤電油氣供應。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近期自治區關於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通知要求,多措並舉積極組織企業開展復工復產。

一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做好復工前準備。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牽頭組成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案,嚴格落實“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責任體系,全面排查職工流向,通過張貼告示、企業職工群等多種形式向職工宣傳防控相關信息,全面做好復工前準備。

二是加強防控,實行企業復工復產報備制。摸排復工企業49家,企業復工復產前,須將備案表、復工生產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承諾書、區外員工排摸表等相關材料報所在園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嚴密排查復工人員,堅決做到不安全不復產。

三是積極排查,建立企業員工外出返鄉報備制。對來自疫情較重地區的職工,在制定隔離場所集中醫學隔離觀察 14 天,並由專人負責監管。對來自其他地區的返靈職工,14天居家(廠)隔離觀察,隔離期滿後經企業評估確認,當地醫療機構查驗無異常症狀出具《解除隔離通知書》後,方可正常上班。截至目前,共排查企業員工405人,其中在外旅遊或探親人員261人,,要求及時到社區登記,並做好家庭留觀。

四是狠抓督導,加強企業復工復產後防控工作。設立工業企業督查組,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截至目前,共督查轄區內企業101 家,對企業存在的員工測溫不嚴格、沒有建立獨立臺賬、消毒措施不完善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督促。

五是對應急物資儲備企業進行梳理,要求企業做好應急物資生產儲備。對涉及保民生、保穩定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和食品生產企業,指導做好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市應急物資儲備企業有興唐米業、昊王米業、金雙禾糧油、玉鋒糧油、大地糧油、阿薩糧油、丹富麵粉等多家企業,要求企業在保護好職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穩定,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生產。

六是建立信息快報機制。要求企業建立自控機制,明確工作專班,每日對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信息快速報送機制,每天及時準確向園區、屬地鄉鎮(街道)和行業主管部門報送相關情況。(完)

轉角遇到“菜” 靈武為191個居民小區集中配送生活必需品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俊)2月13日,記者從靈武市獲悉,為打贏疫情阻擊戰,響應居家隔離號召,最大限度減少市民出行,阻斷疫情傳播。靈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33戶水果、蔬菜經營戶對全市191個居民小區集中配送生活必需品。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對經營戶進行分配、培訓

據瞭解,在疫情防控期間,靈武市市場監管局協同相關部門採取多項措施,對配送人員、運輸車輛、配送商品實施全鏈條、全封閉監管。要求從事配送經營戶證照齊全,主體資格合法。向從事城鄉配送的運輸車輛和人員頒發統一配送標識,實行“一車一證”。開展配送工作前,配送人員持健康證每天早上到市場服務部進行體檢測溫,在進入配送小區前,進行入戶登記並由社區再次測溫,確保配送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為確保配送米麵糧油果蔬等配送商品質量安全,市場監管局組織市場服務部每天早晨對貨物的索證索票情況進行核查,同時,對貨物採取酒精噴灑的方式進行消毒。配送工作人員統一著裝,在規定時間內分時段對包片小區進行配送。

同時,為了確保購物居民的健康安全,避免人員擁堵聚集,靈武市在各個配送點設立1.5米的隔離區,由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秩序維護和監督。

下一步,靈武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監測預警,著重解決市區社區居民買菜難問題,保障全市居民蔬菜供應。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散佈漲價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好市場秩序,確保疫情期間群眾買的舒心,吃的放心。

聚合力凝共識 靈武市1.2萬人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俊)面對目前更加複雜嚴峻的形勢、更加艱鉅的挑戰,靈武市找準摸清薄弱環節,及時堵塞問題漏洞,升級強化防控措施,進入阻擊戰實戰狀態。全面做到責任再壓實、排查再深入,措施再精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靈武市織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網格化管理疫情防控安全網,33名市級領導全員參與,市、鄉、村三級黨團員、基層組織及志願者投身防控一線。截止2月14日,全市設置市級檢查站點23個,鄉鎮村、社區檢測點247個,成立69個臨時黨支部,113個臨時黨小組全天候有序運行,累計直接參與人數達到1.2萬餘人。

靈武市紀委監委建立“1+8+9+8”疫情防控督查檢查工作機制,截止2月13日,對全市卡口在督查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督查檢查,發現問題1600餘條,向各鄉鎮(街道)、相關部門下發督辦通知單89份,形成督查專報15期,對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不力的15部門(單位)16名負責人進行工作約談,給予黨紀處分1人,督促解決實際問題。

靈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33戶水果、蔬菜經營戶對全市191個居民小區進行集中生活必需品集中配送。加強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監測預警,著重解決市區社區居民買菜難問題,保障全市居民蔬菜供應。

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散佈漲價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發“疫情財”的,堅持從重從快、露頭就打。共查獲口罩價格違法案6件,收繳罰沒款5025元。並向轄區藥品藥械經營者發放價格提醒告誡書174份,提示經營者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嚴格依法經營,做到明碼標價,誠信經營。

靈武市政務大廳“關門不歇業”,全面暢通網上辦理渠道,推行“不見面、網上辦”政務服務模式,積極引導企業和群眾線上諮詢或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確保群眾辦事不受阻。2月3日以來,共辦理各類事項159件,其中網上平臺辦理各類事項153件,線下窗口現場辦理6件。同時,受理電話諮詢357件,電話預約8件。

同時,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靈武市多措並舉積極組織企業開展復工復產。設立工業企業督查組,共督查企業101家,對企業存在的員工測溫不嚴格、沒有建立獨立臺賬、消毒措施不完善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督促。

靈武強化物資保障供應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靈武市嚴格按照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要求,健全保障機制、穩定市場秩序、加強統籌調配,全力做好群眾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供給,為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在統籌建立物資保障機制方面,成立後勤保障組,抽調精幹力量組成5個工作小組,細化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嚴格按照規範的物資供應、物價管理、經費撥付、交通運輸、社會捐贈流程開展工作。實行集中統籌調度、量化動態管理,實時統計出庫、庫存物資品種數量,及時研判做好物資的採購、儲備、分發,確保緊缺物資優先用於最需要的地方。按照“四個一律”“六個到位”要求,全面規範提升疫情防控檢查站點,全力保障疫情物資、急重病救護、消防應急、農產品銷售正常運輸不受影響。在夜間臨時限制路口設置明顯警示標示,由留守值班人員引導車輛繞行或返回,保障應急出行通暢。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在組織疫情防控物資採購方面,靈武市財政累計撥付675萬元,用於各單位疫情防控物資採購。鼓勵支持商貿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從多個渠道、不同地方採購籌集物資,並接受本地企業捐贈消毒液、醫用口罩等急需物資。採購歐規kN95口罩2900個,接受企業捐贈消毒劑42噸、消毒手動噴霧器80個、各型號醫用口罩5400個、防護服100套、防護面罩256個、護目鏡20個。領取銀川市發放的一次性普通口罩5萬個、消毒液1.3噸,棉帳篷、棉大衣、棉被、棉褥、摺疊床等應急救災物資902件,以及自治區調配的方便麵、純淨水等1620件物資。各糧食加工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前結束春節休假恢復生產。組織協調各大連鎖超市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與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批發市場的對接,適當增加庫存儲備,確保蔬菜、肉類、蛋奶、糧油等生活必需品正常供給。

同時,對新百、華聯等大型商超實行監測日報制度,跟進監測48類生活必需品和6類防疫藥品物資的價格、銷量和儲備情況,及時掌握市場供需。向108家藥品藥械經營單位、7家大型超市發放了《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約談藥品藥械經營單位26家,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等違法行為,保證在疫情防控期間防疫用品、重要民生商品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此外,靈武市還嚴格落實“四個凡是”“三個做到”要求,構築居民小區疫情防控嚴密防線。鼓勵市民利用購物平臺在網上下單,由專人配送到家,減少外出購物次數。對非緊急生活用品,建議春節後通過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購買,最大限度減少人群聚集、接觸、感染的可能性。廣大黨員幹部當先鋒、作表率,主動靠前服務,主動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購買所需物品,確保隔離期間不與任何外人接觸,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靈武“封”“鎖”“堵”措施化解公共體育場所疫情擴散風險

2月14日,記者從靈武市獲悉,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靈武市教育體育局第一時間發佈緊急關閉公共體育場所的通知,迅速叫停轄區內所有公共體育活動,並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對公共體育場地進行了消毒,有效、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但隨著天氣轉暖,加之群眾對疫情防控出現了鬆懈心態,不少群眾來到棗博園、體育館等場所進行體育鍛煉,並出現了小範圍的人員聚集現象,這無疑給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地隱患。針對這一現象,靈武市教育體育局立即採取“封”“鎖”“堵”的措施,聯合團市委,組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對聚集群眾進行勸導,以避免群眾聚集而引發病毒傳播的風險。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除此之外,靈武市體育中心還緊急安排了四組人員,深入社區、街道、鄉鎮公共體育場所進行專項督查,協同歸屬部門對可進入的群眾活動場所用封條、路障等設施進行封閉。同時,積極發動各社團、運動協會、公共場所負責人,加強公共體育場所的監督和管理,嚴防疫情傳播、擴散。

靈武近50萬冊教材到位將陸續發送至中小學生手中

為落實好中小學校延期開學情況下的教材發行工作,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靈武市新華書店與各學校通力協作,及時分發、打包教材,確保中小學校“課前到書”。由於疫情影響,參與教材發放工作的人員取消了往年的招募臨時工人,由店內職工進行統一裝卸,並對司機、搬運等密切接觸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和身體狀況檢查,確保配送安全、防護到位,避免更多人接觸書本。

在靈武市第六小學記者看到,新華書店工作人員正在將一至六年級教材進行裝卸和搬運,配送人員統一佩戴手套和防護口罩。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及時領到教材,靈武市第六小學將由老師對課本進行分裝,並送書上門交到學生家長手中。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據瞭解,目前,靈武市新華書店已將涉及該市33所小學、8所中學及2所高中的 492653冊課本送至各學校,由各學校陸續發送到學生手中。

靈武市:“紅色物業”築牢“戰疫堡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靈武市立即行動,發揮“紅色物業”的黨建引領作用,全力做好各小區的疫情防控及服務保障工作,為人民群眾築牢“紅色”防疫堡壘。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據介紹,去年以來,靈武市積極探索,通過推行“紅色物業”,將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各方力量擰成合力,創新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管理新模式,成為打通服務業主“最後一百米”的新路徑。此次自疫情防控工作中,靈武市充分發揮“紅色物業”作用,全市41個物業公司按照臨時黨組織工作安排,調動黨員職工、小區居民等各方面防控力量,組織人員入戶走訪,織密疫情防控排查網。截至目前,摸排有效信息147836餘條。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據瞭解,疫情防控工作中,靈武市還結合黨員幹部、醫務人員、志願者、社區幹部“四包一”工作方式,在“紅、橙、黃、藍”四色分類管控中充分發揮物業公司作用,按不同顏色在戶門口設置對應級別顏色的警戒標識,開展環境衛生清掃消毒,加強管控,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實行“紅色代辦”,延伸為民服務,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收垃圾子、量體溫、送物資、專業心理輔導等服務,配齊居家隔離人員防控物資,做到“四個一”,即1人1只口罩、1戶1支溫度計、1張測溫表、1瓶消毒液。截至目前,累計為居家隔離人員發放口罩3000個、溫度計、測溫表、消毒液、垃圾桶各963個,確保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媒体看灵武——12篇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