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每年都會把收穫的糧食存放等漲價,這樣做划算還是在地裡就賣掉划算?

硯風烙畫畫廊


我覺得還是在地裡就賣掉比較好,能省好多麻煩,不用辛辛苦苦拖回家去涼曬,如果下雨陰天來不及收,還會有損失。每年的糧食價格不一樣,如果賣乾糧的價格好,那一切付出都沒白費,要是價格不理想,那只有白費力氣了。如果不想操心,就直接在地裡賣掉,畢竟錢揣在自己口袋裡才放心。




鄉野小太太666


這根本不是劃不划算的問題,關鍵是一種習慣,我們的老一輩都是這樣,他們經歷過捱餓的年代,還有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所以他們特別珍惜糧食,即使大豐收也不會立即賣掉糧食,一般都是第二年收穫的時候賣陳糧,在他們眼裡這樣才安全,這也是年代的烙印。

我老爸每年都收1萬多斤麥子,1萬多斤玉米,曬乾都存放起來,堅決不賣,我經常說放他幹什麼,賣掉算了,不行,你們都賣我了,你叔叔家也賣完了,萬一減年怎麼辦,我說怎麼會,現在不用擔心減年,根本不會發生,那不行,等下一年收完再說,每年爸爸都是這樣。

有人存糧是為了賣個好價錢,有人是為了防患於未然,農民大部分都有這個愛好,這也是一種習慣,過去大家都有存糧的習慣,主要是老人,他們害怕,這些人都是有經歷的,所以不足為奇。

一般糧食差價不大,還是在地頭賣掉划算 ,拉回家晾曬要折秤的,還特別麻煩,需要好多天折騰,所以現在農民大部分都是直接地頭賣掉,這樣是最划算的。


大海傳媒


我來自東北農村,我們這裡是玉米主產區,每年都有留乾糧的農戶,地趴糧也不少。我種地15年每年的玉米都是地趴糧。但是價格多數年頭是乾糧價格好,只有少數時候賣地趴糧比干糧划算。

就拿今年為例現在玉米價格30個水0.715元少一水漲一分。那麼14個水為乾糧。我們可以算一下,乾糧與地趴糧相差16個水,加上0.16元,乾糧就是0.875。但是六月份的乾糧可以達到1元左右,所以還是賣乾糧划算。

我們家賣4萬斤糧,打水23.5個水賣了0.782元,因為沒有玉米簍子,也沒有大地方晾曬。所以就買了,今年秋天覺得搭個玉米簍子,存乾糧了。


靠自己生活會更美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記得小時候家裡種的麥子都是收穫完放到家裡,什麼時候家裡缺面了就帶一袋子去麵粉廠換面,家裡的玉米也是收穫完,搬到房頂,曬乾了,蓋好。啥時候用就擦點玉米去磨面。家裡養著狗,基本就是餵狗呢,[驚呆]從來沒有直接在地裡賣掉,而是實在吃不了才賣玉米,小麥還不夠吃呢[暈][暈]


東子的記錄


老爸每年都會把收穫的糧食存放等漲價,這樣做划算還是在地裡直接賣掉花算?

在農村種地可謂又髒又累,他們早出晚歸揍收地,就是為了有一個好的收成,多打糧,打的糧食越多,他們心裡越自豪,越有成就感,當然打這麼多糧食不是為了解決餓肚子的問題,除了留夠自已吃的以外,大部分都要賣掉,以滿足這一大家子的花銷用度,為了賣一個好價錢,他們也大費周折,有的把糧食曬乾,存放起來,坐等漲價,還有的趁糧食沒有晾出多少水分,打下來就賣掉,雖然價格低些,但此價格不是彼價格,這裡面有不少水分也被他們賣了錢,細一算,他們總覺得這樣賣最合適,一是省了不少後續的人工,二是賣了省心。而反觀把糧儲存起來等漲價的人家來說,但是費了不少周折,晾曬,裝袋,入庫,儲存,在這期間,還有精心管理,如果稍一不細心,就會叫糧食生蟲,其中有一種牛子的昆蟲很歷害,象蝨子一樣大小,黑黑的,全身披掛象一個個鎧甲勇士,它們對糧食危害非常巨大,一個月時間就能把糧食盜空,還有老鼠,也把糧食糟蹋的不象樣子。這樣的糧食,如果糧價有一個很大的漲價幅度,是可以多賺一筆的,如果漲價空間很小,是得不償失的。

農婦本身是農民,因為頭些年挨個餓受過飢,對糧食本身就有一種鍾愛,每當糧食打下來,不管糧食價高價底,堅決不賣,一定把糧食存起來,等第二年的糧食要收成了,再匆匆忙忙的賣,因為收糧的販子少了,還只得拉到糧點去賣,糧點老闆又壓價,又挑剔的態度真叫人生氣,而且家裡的糧食被老鼠帶糟踐帶吃也得損失幾百斤,這樣下來,細想真的不合算呢,而且糧價漲的時候少,到是漲的時候多,賣完糧,怕左鄰右舍的笑話,都灰頭灰臉的不敢說實話。

不怕笑話,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幾年,終於有一年,下決心把剛打下來的糧食賣掉,一下子覺得輕鬆和省心不少呢。

至於糧食打下來是留還是賣,農民們還是各有各的打算,咱們誰也不能強求,農婦的經驗和教訓是直接賣掉,省心又省力,當然在賣之前,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就是以後糧食再漲也不後悔,糧食再漲也不要太高興,保持一顆平常心最重要,這就是農婦對糧食打下來賣好,還是儲存下來等漲價賣好的問題,一個簡單的回答,希望你不要照搬照抄,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你對市場規律的敏銳洞察力,有自己的小九九,畢竟對農民來說,種點糧食已經很不容易了,多賣點錢,實現利益最大化才是硬道理。

好了,農婦的回答就到這裡了,網友們,再見。


農婦做視頻


非常感謝你得提問,老爸每年都會把收穫的糧食存起來等漲價,這其實也是對的!比如在收割小麥的時候,小麥集中收穫時期,供大於求,肯定導致糧食過剩,各個企業的倉庫滿倉。如果過段時間再賣,等市場消耗一下糧食,肯定會價格高點!所以放段時間再賣是對的!

但對於玉米來講就很難說了,玉米是大宗商品,現在進口玉米糧食太多了,導致價格走勢很難確定。小麥主要是人吃了,而玉米主要是畜牧業的動物吃了!所以現在,有些人只要小麥收穫了,就不愛管玉米的事了,所以導致一斤糧食買不了一瓶礦泉水的情況發生。而最終倒黴的是社會底層的農民!

這幾年玉米價格低迷,進口糧食功不可沒!小麥收割了,不要當時就賣,應該等半個月;玉米收割了,還得當時就賣掉!


鄒城小娟娟


老爸每年都會把收穫的糧食存放等漲價,這樣做划算還是在地裡賣划算?這個存糧食,應該是老一輩的傳統,有“藏糧度饑荒”之說。

你說把收穫的糧食存放起來,我相信,因為年紀大點的人,憂患意識較強,存點糧食心中不慌,有底、踏實。而對於存放糧食等漲價,這個我不認同,縱觀近幾十年的糧食價格,一直平如湖水,偶爾起點小浪花,上下也只有一二毛錢一斤的波動!存糧等漲價,在現在的國情下,是難有盼頭的。你說你爸務這麼多年農,箇中原因,肯定比我們更清楚。

將糧食在地裡賣划算,還是將其收回家曬乾後划算?其實這個我覺得差不多,買的精,賣的也不賴,大致上沒有較大區別,因為收購商都是經過精準計算的。在地裡邊收邊賣,這個主要是省事,可以省去曬糧食的麻煩。而將糧食曬乾,主要就要多賺一份曬糧食的工錢而已。我的建設是家裡如果有勞動力,可以曬乾賣,家裡如果缺勞動力,就直接在地裡賣更省事。

總之,存糧是每一位農民的本能,絕大部分農民都有要存夠夠一家人吃一年糧食的準備,只有糧食存夠了,才會將多餘的糧食賣掉。這個是農民自給自足的一種體現,並不是說非要等糧食漲價。


壞男人說小龍蝦


這個怎麼說?都有道理,在地裡賣掉少了管理少了費心,雖然說價錢少賣點,但是糧食還有水分呢?折水也得算價錢裡!

儲存等日後再賣,到那時糧食都乾透了!儲存一個空間,沒準賣個好價錢!這些年糧食也算比較穩定,沒有大起大落!可是細算下來,如果按每年自己存糧的經驗也能總結出一個大概!

還有糧食屬於流通貨,我建議如果種糧大戶可以前期賣掉一部分,存一部分!那樣無論漲落自己心裡都平衡是吧!!!


棗鄉紀事


如果有時間當然是自己出工收割回來加工成新米趕早市價格適當可以高一點,也可以打有機米概念,存著也可以等待價格高一點出手,不過不要指望暴漲,民生基本需要國家好調節價格的



採雲之男


在不急於用錢的情況下,只要獲得最大價值,有好的收益就可以!你爸爸很有商業頭腦!有的人直接在地裡賣掉,怕拉回去麻煩哦!漲價時候賣的賺錢多,生活多多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