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之後,英法兩國一直是宿敵,法國政府命令拿破崙·波拿巴入侵英國,鑑於這項計劃勝算並不大,拿破崙轉而決定切斷英國的財富來源——殖民掠奪 ,但他的計劃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這次大規模的軍事遠征能否秘密進行,1798年5月,從法國土倫市出發,10萬名水手和200多名科學家將登上一座大船,卻不知道此行將去往何方,參與此次遠征的,還有巴黎頂尖學府的年輕學子們。拿破崙帶領著一支400多艘船組成的艦隊,揚帆起航,但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開英國這個海上霸主,還有地中海上納爾遜的驍勇艦隊。
<strong>拿破崙參與了法國大革命,獲得了令人矚目的軍事榮耀,29歲時,這位年輕的將軍開啟了一次雄心勃勃的遠征,一旦成功,他將打開通往東方的大門,並將像他所崇拜的凱撒大帝以及亞歷山大大帝一樣,成為偉大的征服者。
法國大革命後的首次軍事侵略,明敵是英國,為何要繞道地中海,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
龐大的艦隊航行異常緩慢,但巧合的是,他們成功避開了英國艦隊,拿破崙甚至不費吹灰之力,便成功奪取了馬耳他島,約有40多名科學家,無法適應傳上的條件,並因為遠征的軍事目的而感到害怕。當大船停靠在馬耳他島的時候,他們藉機離開艦隊,要求返回法國,剩下的167人與士兵們相處不快,叫苦不迭。
維利耶和喬羅亞都是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學生,他們也是好朋友,他們充滿著青春的蓬勃朝氣,一心想著能夠發現和探索新事物,在幾何教授蒙日的建議下,他們報名參加了這次偉大的遠征。維利耶只有18歲,他的家庭因為法國大革命而支離破碎,15個月以前,他就讀理工學院,夢想著成為一名土木工程師,而23歲的喬羅亞剛剛結束工程學的學習,就參加了此次冒險,他們兩個代表了此次遠征上的年輕人和夢想家。
<strong>在離開土倫以後,拿破崙發佈公告,向船上的人告知了此次遠征的目的地——埃及。法老的土地是眾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聽到這個消息的每艘船上的人都熱情響應。
拿破崙入侵埃及,或者說佔領埃及,能夠將地中海的控制權從英國海軍手中奪走,同時,也能夠控制陸路,直指英屬殖民地印度,那裡也是法國的利益所在。英國艦船前往印度群島,必須繞非洲航行。拿破崙必須檢驗雙港口部署的可行性,甚至開鑿一條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以保證法國艦船能夠繞開英國的貿易航路。
拿破崙還接到命令,讓法軍在埃及常駐,因為如果雙港口或者鑿運河的方案可行,實施起來需要確保法國對埃及的殖民能夠保持穩定。
法國既然選擇東征,為何還帶上200多名科學家和學者一起同行,他們不怕成為征服埃及路上的累贅嗎?
維利耶和喬羅亞聽到去往擁有古老文明的埃及以後,煥發出了熱情和激情,他們渴望冒險,探索未知領域的世界。這些年輕人再知道目的地是埃及以後,他們並沒有聯想到戰爭或者征服,他們想的主要是在魂牽夢縈的埃及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那時流行去埃及,他們在那裡可以研究或者嘗試改善當地人們的生活。
法國大革命爆發沒有多久,當時的法國人認為,埃及是人類文明誕生的地方,所以他們不僅是把文明帶去給埃及人民,更是把文明帶回到它起源的地方。秉承著這種精神,拿破崙、學者和藝術家們向埃及進發。
拿破崙帶著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同行,他需要這些人。
<strong>首先是幫助軍隊征戰,同時幫助法國,在這個國家建立永久的殖民地,埃及和法國相距甚遠,戰士們要吃飯、作物要澆水,計劃要有人制定,他們需要防禦工事等等,所以需要各個領域的專家馳援與他。當然,維利耶和喬羅亞並沒有準備好應對這些事情,他們是學者,更習慣於守在實驗室裡,不知道戰爭和征服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海上航行6周以後,地平線上終於浮現出埃及的海岸線,這些跟隨拿破崙遠征的學者們慘遭惡劣天氣的百般折磨,卻不能上岸。外面太危險,只有士兵可以上岸。海湧十分強勁,布津伊中將建議拿破崙將登陸延遲到第二天,但拿破崙卻拒絕了。他知道英軍正在尋找法國艦隊,因此登陸刻不容緩。
科學家們驚恐的觀望著,但禍不單行,天漸漸黑了下來,一艘運輸部分儀器的船不慎觸礁沉沒。此時的登陸卻進行的十分遲緩,十分危險。但任何事情都無法阻擋拿破崙,5000士兵踏上了埃及的土地。
入埃的第一戰,顯示了拿破崙非凡的指揮能力,但是進攻開羅,為何要把軍隊和科學家分開?
第一個征服目標是埃及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港。拿破崙在船上印了一張法語和阿拉伯語的聲明,文中宣城自己是先知和大革命之子,來拯救深陷暴政的埃及人民,結束統治埃及5個世紀的馬穆魯克政權。
埃及人認為這是一派胡言,他們用武器迎接法軍,亞歷山大港的堡壘被法軍攻陷,法軍入城以後才發現,那裡遠沒有他們期待的那樣輝煌。
<strong>1789年7月1日,法國士兵在攻下亞歷山大港後,卻感到十分失望。他們親眼見到的是,迷亂錯雜的街道,路上全是穢物和垃圾,而且疾病肆虐,城市非常貧窮,他們的幻想破滅了。
有了亞歷山大港作為後方,法軍開始向埃及最大的城市開羅進軍,時機已經成熟。
遠征軍分兵兩路,大部分學者和藝術家前往羅塞塔,大多士兵則朝著沙漠進發。士兵們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卻未曾料到這裡的環境會如此惡劣,他們雙腳在灼熱的沙漠中拖行,肺部因為吸入的空氣而疼痛難忍,這些士兵身穿毛料衣服,酷熱難耐,也沒有水壺,只能憑藉自己的意志力行進。
這些人從來不會違抗拿破崙的命令,無論這命令看似多麼荒謬,他們沒有想到會遭到這般磨難。法國部隊經過的沙漠上,稀稀落落躺著遇難士兵的遺體,他們別無選擇,最終來到了尼羅河畔。很多人顧不上脫衣服,就撲通跳到了河裡,他們口渴至極,有人甚至溺水死亡。
不同於軍隊經歷的苦難,<strong>羅塞塔之行的學者和藝術家們待遇優渥,食物和飲用水非常充裕,他們不參與作戰,而是守著自己的裝備,因為拿破崙要處理更加緊迫的事情,他們在沒有軍隊保護的情況下,開始搜索周邊,尋找新鮮事物,他們看到了以前從未看到過的一切,認為這裡像極了天堂,有很多的異域物種,他們完全被這個異域的伊甸園迷倒。
羅塞塔位於土壤肥沃的尼羅河畔,是很多喜歡藝術學者們夢想的天堂,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天賦,繪畫、寫生、日記等等,這就是他們來到異域文明的目的。
在經歷了亞歷山大港的失望之後,學者們在羅塞塔周圍迎來了首個發現,他們發現了伊西斯女神的拳頭,他們因此非常興奮。他們沉醉於自己的所見所聞,因此想要立即著手進行研究。
另外一邊,休整之後的法軍再次踏上征途,開始每天12小時的行軍,但代表奧斯曼帝國的馬穆魯克政權卻阻斷了他們去往開羅的路,而此時,遠處的金字塔已經變得依稀可見。
馬穆魯克政權之前是奴隸制階級,大多來自於高加索,他們皈依伊斯蘭教之後,獲得了自由。他們統治者埃及,但內部也存在權力鬥爭。拿破崙到埃及時,恰逢兩位首領執政,也就是穆拉德和易卜拉欣。他們在埃及建立號稱為奧斯曼蘇丹的統治帝國。
穆拉德的軍隊在前線對陣法軍,易卜拉欣在東部待命。面對於兩倍於己方的兵力,拿破崙在戰術上進行創新,他採用步兵方隊的戰術,每個師組成2000人的方陣,排2至6行,列隊緊密,將平民、將軍和行李保護在中央。拿破崙將軍隊組成5個方陣,對手是穆拉德軍隊,有3萬步兵和1萬騎兵。
在這場戰役中,拿破崙只損失了30名士兵,而馬穆魯克在這一地區,則犧牲了約2萬人。這場勝利後來被拿破崙稱作金字塔大戰。然而,兩位馬穆魯克首領卻成功逃竄,易卜拉欣向北逃逸,穆拉德則向南逃往上埃及的沙漠地區。此後,埃及最大的城市開羅落入了拿破崙手中。
此後,拿破崙在數十萬的人的簇擁下成功入主開羅,他們為這位新主舉行了隆重的典禮,他們上演了一出為其英雄進駐法老都城的一幕。
結束語
從法軍的行進軌跡來看,海上遠征軍從法國土倫出發,一路向南航行,繞過了非洲半島,佔領馬耳他島,隨即從海上登陸佔領亞歷山大港口,並分兵兩路(軍隊穿越沙漠,而學者們從陸路前往羅塞塔)向埃及首都開羅進軍,後來在金字塔之戰中獲勝,拿破崙成功征服埃及。
當時的拿破崙就顯示出了極高的軍事天賦,從遠征軍的航行路線來看,至少有三點,是拿破崙所考慮避開英軍鋒芒,成功實現對其殖民地的軍事戰略的精要所在:
- 對埃戰爭中,拿破崙帶著學者和科學家這些軍事要素外的人,背後是軍事補給的考慮,拿破崙不管在哪場戰爭中,都對軍事補給非常的重視,而這些學者們可以為他的軍隊帶來意外驚喜,除此以外,還有徵服未知世界的文明。
- 從行進路線來看,拿破崙成功避開了英國的海上貿易部隊,從而可以秘密切斷英國的陸上聯繫,從而做到聲東擊西的軍事效果。
- 從軍事目標來看,拿破崙首先佔領了港口城市作為自己的軍事基點,再分兵兩路,並利用自己藝術式的指揮手法成功突破埃及首都,從而能夠在對埃及戰爭中站穩腳跟。
拿破崙不到30歲就在航海遠征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戰績,這次法國遠征軍的行進路線和人員配置看似荒謬,實際上卻凸顯出其高度的創新意識,這也是拿破崙後來能夠成為“戰神”的主要原因。
閱讀更多 小雪歷史微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