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作者 | 板栗(DoMarketing-營銷智庫 特約作者)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網友們因為釘釘又嗨了!平時被釘釘折磨到痛不欲生,今日修來福報等到“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能不嗨嗎?

“又”字說來話長,我就長話短說。

簡而言之就是,被教育部選中作為小學生網課平臺的釘釘,被00後們當成了“寒假被佔用上網課”的出氣筒,在網課的“快樂”之餘還反手給了釘釘“1星好評”還美其名曰“5星好評分期付款”這樣的騷操作。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釘釘不僅自己在線求饒。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還發動阿里全家桶進行“花式水軍勸好評”。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然而,一切並無用處。畢竟你釘失去的只是4星,而我00後失去的可是假期,且同時加倍擁有了作業啊!

或許你和我一樣,第一反應是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緊接著就是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但笑歸笑,但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為什麼能火,而且還有點火得出圈呢?畢竟這事一開始不就是小學生引發的一場騷動嗎?

第一,時間問題,疫情隔離期間真的是太無聊了,同時各種撲面而來的負面消息又實在是太沉重了。總得來點輕鬆娛樂的話題,中和一下這復工、復學的複雜情緒。

悶在家裡太無聊了,真的很想上班——這種鬧著玩的話,要當真了,你真的就輸了。純娛樂、純吐槽的內容,少了點“天下興亡”的責任感,疫情向的內容又實在是審美疲勞,而趕上覆工、復學節奏,順勢來一波輕鬆的吐槽,這個度真挺好

第二,找對陣地,用對素材。雖說從數據來看,疫情期間不管是手遊,還是視頻網站等打發時間的平臺,用戶使用時長那都是蹭蹭的往上漲,但你真要想獲得爆發性的傳播,還真逃不開“爆料廣場”微博以及因為用戶碎片時間被整合而被部分利好的“視頻出圈之王”B站。

我們單看釘釘“1星好評”事件中的阿里全家桶團滅段子,以及傳播的最為廣泛的B站鬼畜素材,完全滿足了門檻低,夠輕鬆,便於傳播的特點。說實話,就算不知道前因後果也覺得挺搞笑,網友們理解起來毫無壓力。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情緒發洩。

一直以來被資本家壓榨的底層人民終於在“一星好評”事件上,佔了釘釘一次便宜。但嗨翻天的網友們這哪裡是佔了釘釘一次便宜,根本上還是覺得佔了資本家一次便宜。這麼說吧,釘釘作為一款“上對下”的產品,自帶資本壓榨的“原罪”以及“權力傾軋”的色彩。

本次事件爆發之前,就已經有很多用戶將對老闆的不爽都發洩在了釘釘這款產品身上。而這一次,釘釘的屈服,其意義也被延展到了往常壓榨人的“爸爸”們身上。不妨想一想,你到底是痛恨釘釘,還是那個在釘釘上24小時無時差釘你的老闆?

但不管怎麼說,一聲“爸爸”的確是讓釘釘打了一個漂亮的開春之戰。那麼,企業公關到底有沒有必要學釘釘這套玩法?

首先,B端產品沒必要學。

一來是B端產品多為組織決策,使用及購買鏈條長不說,購買決策者和日常使用者,其角色是割裂的。說白了,一線使用者評價再好,他沒錢沒權,決定不了產品的生死。B端產品服務的是掏錢的角色,所以最重要的是讓老闆滿意就可以,老闆在意的是什麼?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隨時隨地可以釘到下屬到底在做什麼。至於個人使用體驗,你掏錢了嗎?使用者可以嗶嗶,我也可以道歉,但我絕不改變,這個套路懂了嗎?金主才有絕對投票權。所以你看看人家釘釘日常面向老闆是怎麼做傳播的?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釘釘如何對老闆講故事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釘釘如何面向行業講故事

二來是釘釘這類移動辦公類型的產品又和其它B端產品不太一樣,其使用者門檻又相對較低,無產者基本上有一個算一個,中產這種騙人的偽概念也逃不脫。所以大規模的出圈傳播,對於釘釘而言,既可以消除使用者對產品的敵意,也確實可以增強使用者對產品的心理體驗。

而其餘的一些B端產品的使用者,再低也有相應的門檻,比如CRM、ERM,再往上走像是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需要技術的B端產品,你再自黑、再鬧騰也只能是曲高和寡,小圈子裡蹦躂。沒有這個用戶基礎做大傳播的前提下,對於使用者並不那麼廣泛的B端產品而言,也沒必要去做此類傳播。

三來是和釘釘同類型的B端產品,那就更沒必要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但是誰知道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呢?之所以要在細分品類裡做第一,就是為了在消費者心智市場中完成佔位。既然釘釘已經通過“1星好評5星公關”逆襲完成消費者心智定位,其餘人又何必在一條擁擠的道路上殺個你死我活呢?消費者錢包大小是固定的,但是心智賽道卻是可以拓寬的。同類產品模仿釘釘套路,實在沒必要。

但是,C端倒是可以嘗試下相應的套路。

“你再說我髮際線高,我就去植髮”。

危機放大招,釘釘在線求饒叫爸爸?

“你給我一星好評,滅我全家,我叫你爸爸在線求饒”。

自黑的楊冪和求饒的釘釘給當下IP、品牌、產品PR打開了新思路,那就是我不反抗,我也不辯解,我順著你的意思讓你成為彼此關係裡的主導者,讓你擁有“權力”,擁有改變我、打到我的“權力”。然後再通過這種“被控制”,達成“控制你”“佔有你”“掏空你”的目的,哈哈哈哈,高實在是高!

誰才是爸爸?是楊冪們,也是釘釘們。聽話的孩子有糖吃,會哭的孩子也有糖吃,而梗著脖子說“爸爸你聽我狡辯”的孩子們或許只剩下捱打的份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