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長官投敵,手下士兵可以拒絕服從嗎?

黃老魄邪


絕對可以,任何一名士兵都可以拒絕甚至處決一個公然背叛自己國家的長官,哪怕他是一名將軍。但實際情況就比較難說了,投降的情況也分為多種,有的紙醉金迷被腐蝕拉攏,有的陷入重圍不能自拔,更有的甘願往敵人腳下投送做狗,當然還有類似石友三這種專業倒戈將軍,叛變成了加長便飯。從歷史以來的資料看,鮮有長官投敵下面士兵直接大規模或個別反抗的,因為這時出頭的很可能馬上就沒命,大多都已“隨大流”為主,也有不少最後僅有軍官投敵,隊伍沒拉過去的。

也有許多叛變投敵的美其名曰“曲線救國”,在這方面本人只服賈隊長。

開個玩笑,這裡有必要先說一下“投敵”和“投降”的區別,投降一般指無法挽回作戰失敗的局勢而放棄抵抗,然後一般會得到敵人的“優待”(實際上生死由天)。投敵則是加入敵方陣營與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為敵,這裡有根本性區別。不過從古代一直到現在戰爭,經投降改為投敵的也不在少數。投敵的目的也很簡單,一般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免於自己和下屬士兵的生命威脅,但有時投降也好、投敵也罷,死不死都得看勝利陣營的態度。

投降就說說秦國坑殺40萬趙國士卒吧

大將軍白起面對這些降卒養又養不起,更不敢放他們回去,連挑選精壯青年編入秦軍的時間他都不想耽擱,再囉嗦下去就延誤進軍了,乾脆一殺了之。說到底我們甚至沒必要去探究白起殺了這40萬士兵是什麼原因,重要的是這些士兵還是難逃一死。

再看看三國時期叛變投敵的“範疆張達”二將

歷史這樣記載《三國志》:"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這兩位的結局也比較慘,再到一戰二戰直至現代戰爭,但凡是投降或者投敵的都沒幾個有好下場。不過也有許多“投敵”的部隊得到善終“修成正果”,包括二戰期間德國用戰俘組建的戰鬥部隊,抗戰中的許多偽軍部隊,熬到了最後反而活了下來,他們其中確實有許多根本無心打仗只是混日子的主,他們的理念只有一個:寧願像狗一樣活著,也不願意死掉。

說起史上最特別的投敵那不得不說二戰的法國了,他們全國的男人都投敵了,勝利後又開始對著曾經與德軍親密的女人下手。下面也是比較經典的一張法國投降後民眾表情圖。

法國戰役失敗後,戴高樂率領一部分人成立了自由法國政府,貝當成立了新的“維希政府”,要知道法國軍隊除了一部分去了德國還有大約90萬留在了法國。他們以軸心國不瓜分法國為承諾開始與德國合作,除了抓捕各類“不良、反抗”分子外還積極與盟軍對抗,像這種級別的投敵也是可以申報一下世界吉尼斯紀錄了,當然現在大部分文獻紀錄都機載法國是戰敗投降,但後來所做的一切完全是投敵行為。

法國解放後婦女們就遭殃咯

最後說一下問題重點,戰場上投敵叛變一般是事先預謀好的,大多是指揮官與自己親信發動,而且也有不少的投敵行為是許多下層官兵不瞭解的,他們可能“稀裡糊塗”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跟著已經投敵了。這時會有人選擇離開,也有人選擇默默接受,也有人選擇除掉自己這位曾經的長官。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發生了這種事自己會怎麼辦?如果是我,會選擇秘密除掉他。


戰武奇兵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兩次大肆吹噓的四平大捷,尤其是守衛四平,陳明仁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兩年以後,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在長沙通電起義,但由於陳明仁剛愎自用,過高的估計自己在軍隊中的影響力,以及白崇禧積極的策反,在短短几天時間裡,起義通電中所列30多名將領絕大多數率部叛逃,長沙起義部隊由通電發表之前的7.7萬人所剩無幾。

其中陳明仁賴以起家的第71軍,更是上至軍長,下至馬伕跑得一個不剩,在追剿叛軍的過程中,四野悍將鍾偉輕敵冒進,在青樹坪遭桂軍主力伏擊,成為四野自進關以來唯一一次失利。

四個月後的廣西戰役中,叛逃部隊以及桂軍主力17萬人被全殲。71軍軍長熊新民,副軍長彭鍔,以及各師師長,團長悉數被俘虜。

後來陳明仁成為四野第21兵團司令,55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不知他看到那些曾經和他出生入死,現今淪為階下囚的老部下們,會作何感想。


花近高樓1


長官投敵的時候,手下的人不僅可以拒絕服從命令,而且可以將長官抓起來,送交上級處置。

1938年,原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時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的張國燾借參加國共兩黨公祭黃帝陵的機會,突然叛變投敵,向國民政府方面的代表表示,自己有重要事情需要向蔣當面彙報,請國民政府方面的代表官員提供協助。國民政府方面的代表當然也不傻,瞬間就明白了張主席這是什麼意思,馬上請示了中央,將張帶到西安,然後安排火車送往當時的國民政府駐地武漢,安排張去見蔣。

不過張主席在到達武漢的時候才發現,來接他的不是國民政府的工作人員,還是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隨即,張主席被帶到了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見到了周。周代表中央與他進行了談話,試圖勸說他回去,但張頑固表示,他一定要去見蔣,拒絕返回延安。張的理由是,他是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現在國共合作,他有權利要求向蔣回報工作情況。周雖然很生氣,但在請示中央之後,還是同意了他的請求。

之後,經過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與國民政府聯繫,安排了張與蔣見面,並且由周親自帶著前去見蔣。張一見到蔣,就特別激動的握著蔣的手說了一句“兄弟在我糊塗多年”,在一旁的周見狀馬上補充了一句:“你糊塗,我們可不糊塗!”蔣自然也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所以並不介意,略加寒暄之後,就送走了周,留下了張。從此,張就完全投靠了蔣,後來曾在軍統系統擔任過少將站長的職務。看過電視劇《延安頌》的人可能還記得這個情節。

不過,張在叛變投敵的時候,一個人都沒能帶走,連他自己的警衛員在知道了他是要叛變投敵之後,都主動提出要留在八路軍這邊,繼續參加革命,而不願意跟著張國燾去享福。也是因此,在陝北的高級會議上,主席才在講話中說,張叛變投敵是不得人心的,連警衛員都沒能帶走。這話當然是說給留在當時已經分赴抗日前線的四方面軍將領說的,用意是安撫他們,這只是張國燾自己的個人選擇,仍然留下的同志只要好好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張國燾投敵並沒有在黨內軍內引起太大反響。

不過,這不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高級領導人投敵叛變的情況。早在上井岡山的初期,擔任紅軍師長的餘灑度就因為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選擇了主動投敵。之後,紅軍團長陳浩、袁崇全都曾選擇投敵,在袁崇全投敵時,部隊不瞭解情況,被他帶走了,參謀長王爾琢趕去勸部隊返回,在王爾琢當面怒斥袁崇全投敵叛變之後,被他騙走的部隊大部分返回了,袁崇全怒而開槍,當場打死了王爾琢。電視劇《井岡山》中就有這個情節。

不過,這些叛徒後來也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張國燾在投敵之後,脫離了革命隊伍,從此成了反革命。在抗戰勝利之後接收時,他也曾跟著參加劫收,大撈特撈,這在《潛伏》中吳站長也曾經提到過。但在全國解放之後,他並沒有跟著去臺灣,而是留在了香港,一邊拿著在國內貪汙的錢炒黃金,一邊觀望形勢。1951年炒黃金失敗後,曾經主動提出要回到國內,哪怕給個副總理也行。中央都同意了,只要他跟中情局的關係斷掉就可以,他卻因為投資又扭虧了,不肯回來了。之後1958年又曾經提出過一次,要求給個部長,中央也同意,條件還是斷掉跟中情局的關係,但他自己又沒回來,最後客死加拿大。


蕭武


可以拒絕,但是手下士兵會面臨被扣押或者被槍斃的風險。一般情況下,長官投敵,他的心意已決,任何人想阻攔他,那他就會被扣押或者被槍斃。通常情況下,長官都會設一個“鴻門宴”,以通知開會的名義召集手下開會,在會上宣佈投降事宜,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可能會直接被拉出去槍斃。

中國人民解放軍條令條例裡,如果上級軍官在戰場逃跑投敵,下級士兵和軍官可以對他執行戰場紀律,處決投敵的上級軍官。

一般情況下,在戰場上投敵的一般都是貪生怕死,或是被對方拉攏收買。這些人都沒有什麼信仰,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隨時出賣自己的軍隊,這些人投敵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抗日戰爭中最窩囊的漢奸石友三,一生叛變成性,奉行有奶便是孃的人生準則,一生叛變上司馮玉祥三次,叛變閻錫山一次,叛變張學良兩次,叛變蔣介石兩次。1940年石友三勾結日軍投敵,最後被部下新八軍軍長高樹勳設計誘部活埋,結束了其可恥的一生。


大漠一隻羊


看到這個問題,腦海中就浮現了這樣的場景。閱兵場上,一位將軍嚴肅地對著士兵訓訴:“你們要記住,軍人就必須服從命令為天職!”然而,這位將軍離開那裡時,心裡在嘀咕:“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前後矛盾的兩句話說明了士兵未必真的能堅決服從自己的長官,更何況是想要率眾投降的長官呢?

其實,戰場上,即便是長官甘心投敵,他的下屬士兵也未必全部願意相隨。不是經常有這樣的場面嗎?很多將領往往會在正式投降前,召開士兵大會,說道:“我不願再做無謂的犧牲,所以決定放下武器,投入對方陣營,願意跟隨者我非常歡迎,不願者可以回家或自謀出路。”因此,並不是不跟著長官投降就是死路一條。

更有甚者,長官宣佈投降後,士兵拒不執行。那件事就發生在1940年的夏天。6月14日,德國人進駐了巴黎。6月17日,時任法國總理的主和派貝當通過廣播向法國人民說:“法國人,共和國總統請求你們,今天我設想著法國政府的方向……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宣佈,我們必須停止戰鬥。”

那法國士兵是否都真的立刻放下武器了呢?6月18日,國防部次長戴高樂從倫敦的電臺向國人號召:“這場戰爭的勝敗並不取決於法國戰場的局勢,這是一次世界大戰……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法蘭西的抵抗火焰決不該熄滅,也不會熄滅!”

雖然戴高樂被後來的貝當政府認為是政府的叛逆者,然而法國軍人用行動拒絕了貝當的命令。世人都笑話馬其諾防線如聾子的耳朵一樣,中看不中用,誰又知道英勇的法蘭西人民曾在這裡堅定地捍衛著祖國的主權,哪怕法國政府已經宣佈投降。

在馬其諾防線後面的圖勒,第227兵團在法國宣佈投降後繼續戰鬥很久。在索米爾,騎兵學校的學生們守衛這盧瓦爾河上的橋樑,直到彈藥用盡。馬其諾防線的40萬守備部隊,拒絕所有的投降命令,只有部分碉堡被德國奪取。正如德國軍官所述,法國士兵儘管衣衫襤褸,甚至是血跡斑斑,但是他們卻步調一致,他們靜靜地走過,空氣中瀰漫著堅定的決心。

更令人驚歎的是,前來分一杯羹的意大利在裡維埃拉地區遭到了法國士兵的頑強反擊。4個法國師在長達2公里的陣線,面對著意大利28個師的攻擊,只犧牲了8人,而對方卻付出了約5000人的傷亡代價。無可奈何的意大利人只能請求德國運輸機將一個營運到了法國陣線後方,來宣告意大利的勝利。此事就連意大利的盟友都為之臉紅,德國的哈爾德呵斥道:“這就是個騙局,我不會讓我的名字和這樣的事情混在一起。”

雖然,一週後,英勇的法軍才因缺少彈藥而投降,但他們的確拒絕了貝當政府剛開始下達的投降命令。而他們此舉也得到了對手德軍的敬重,德國人為這些戰俘奏響了軍樂隊的音樂。


讀春秋思無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可以拒絕服從。

不要說長官投敵,就算長官不是投敵而是合作,也有大把的部下不支持,甚至直接武力對付你。

大家如果想看點真實的歷史,就多看看薩沙的文章,少看些八股文。

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征以後,在中央蘇區範圍的江西、福建、廣東等地都留下了游擊隊。

除此以外,還有1萬多人的留守部隊,負責人是陳毅和項英。

然而在國軍強力圍剿下,陳毅和項英部隊很快就沒了,變成一隻只小規模的游擊隊。

類似的游擊隊還有很多。

到了西安事變以後,國共合作。根據協議,南方各省的游擊隊編組為新四軍。

但是,問題就來了,

所謂國共合作只是今天的名詞,當年叫做國軍收編共軍。

紅軍的衣服、徽章統統不要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和紅軍也沒有了,變成了國民革命軍。

在幾乎所有的南方紅色游擊隊看來,這就是叛變投降啊。

這些游擊隊在國軍圍剿下能夠生存幾年,大都經歷過各種殘酷的作戰,人人都是九死一生才活過來的。

這些人如果叛變投敵,早就投降了。

此刻陳毅、項英派人去聯絡這些游擊隊,後者都認為這些人是來誘降的,甚至認為是叛徒聯合國軍將他們騙下山殺掉。

在這種殘酷環境下,最令人痛恨的不是敵人,而是叛徒。所以,抓住敵人可能不殺,但叛徒一定會處死。

於是,一時間陳毅派出去的幹部被游擊隊殺了很多:中共皖贛省委關英,在弋陽磨盤山上被游擊隊殺了;紅十六師政委明安婁和中共鄂東南特委書記林美津,被贛東北的游擊隊殺了;湘南遊擊支隊支隊長曹樹良,在湘贛邊被游擊隊殺了。。

甚至,陳毅自己也差點被殺了。

11月中旬,陳毅來到陳毅來到湘贛邊的九龍山游擊區。這裡有一支一二百人規模的紅軍游擊隊,幹部戰士幾乎人人都和敵人有血債。

聽說陳毅要讓他們下山接受改編,也就是“共產黨決定和國民黨合作,共同抗日,動員大家下山……”

游擊隊負責人譚餘保立即下令將他綁起來。

譚餘保痛罵陳毅是軟骨頭,當年自己還曾經聽過他的關於堅持鬥爭的報告,要求他交代勾結敵人的經過。

陳毅解釋來解釋去,對方不信。而戰士們群情激奮,一致要求將陳毅就地殺頭。

當時譚餘保也同意了,命令部下將陳毅拖出去殺死。

在關鍵時候,陳毅臨危不亂,突然破口大罵譚餘保他們才是真正叛徒,叛變革命,打著革命旗號做土匪。

譚餘保見陳毅如此激憤,反而有了懷疑,於是下令暫時不要殺他,派人下山去吉安新四軍的通訊處打聽。

2天后,情報員帶回幾份報紙,譚餘保弄清了吉安確有共產黨的新四軍通訊處,才給陳毅鬆綁道歉。後來譚餘保這支游擊隊跟陳毅下了山,被編入新四軍第一支隊。

然而,還有游擊隊無論如何不下山,然堅持打土豪政策。

國軍隨後宣佈他們都是土匪,將他們基本全部殲滅了。


薩沙


戰場上,長官投敵,手下士兵可以拒絕服從嗎?


從古至今,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在戰場上,如果長官投敵,手下士兵是否可以拒絕服從命令嗎?

小編認為,這種情況要區別對待,但答案是肯定的,士兵可以拒絕服從投敵的,但是會面臨被扣押或者被槍斃的危險。但最重要的是看企圖投敵的長官,究竟有沒有能力來控制自己的軍隊。

第一種情況:

自古以來,控制軍隊的關鍵在於思想和利益。所謂思想就是讓手下官兵與自己的思想保持一致,這在封建社會最為多見,因為在封建社會的軍事體系中,思想教育的程度並不高,好多當兵的都是窮苦出身,當兵就是為了領兵餉,有奶便是娘,官兵更多的以追隨自己的主帥為最高思想,主帥指到哪裡,官兵就打到哪裡。所以在這一時期,軍事主官經常有成建制規模的私兵和家丁,這些官兵沒有忠君愛國的思想,他們只有跟隨主帥打江山的思想,對長官相當忠心,所以在很多朝代眾多軍事將領橫行一時,原因就在於他們手中手著政府無法控制的武裝力量。

在古代亂世年代,下層官兵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下,不滿思想針對到了封建君主的身上,在這樣的背景下,眾多將軍更容易煽動自己的官兵參與謀反,同一時間由於恰逢亂世,在軍事將領權勢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相關的軍事主官甚至可以越過自己的上層來給自己的部下提供利益,例如明朝時代很多私兵和家丁的軍餉甚至由自己的領導來供應,軍隊已經徹底私人化,這樣的軍隊已經不屬於國家,而屬於私人武裝,就更存在叛亂的風險。如果是這樣的軍隊,在戰場長官投敵,手下士兵一般不會拒絕服從,即便有少數拒絕服從的,也會被群起而殺之。

第二種情況:

如果是沒有能力控制自己軍隊的長官,在戰場上投敵,將會發生兵變,甚至會出現成為光桿司令的情況,如果是這樣,即便是投敵成功,敵方軍隊也不會善待這些長官,畢竟對方沒有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另一種情況,可能會被不服從投敵命令的下級軍官或士兵打死。譬如唐明皇西逃的時候,士兵要求處死高力士和楊貴妃,這時連皇帝的權威都沒了,士兵自然抱團反而有很大力量;第三種情況是,投敵的長官會得到部分士兵的服從,與部分不服從投敵命令的士兵發生衝突,或者是一拍兩散。

一般情況下,在戰場上投敵的都是貪生怕死之人,或是被對方拉攏收買之人。這些人沒有什麼信仰,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隨時投敵出賣自己的軍隊,這些人投敵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危害。古代和現代是一樣的,投敵的主動權不在士兵手中,而在於他們的長官,更在於這些長官有沒有能力真正控制住這支軍隊。所以,小編認為,在戰場上長官投敵,手下的士兵要不要服從,要區別對待。


葛大小姐


其實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抗日戰爭期間發生過許多次投敵事件,但結果卻不盡相同,有的是長官投敵後把部隊整建制拉走成為偽軍,比如吳化文;有的是長官只能帶著親信叛逃,比如邢仁甫;有的被部下發覺後活埋,比如石友三,其問題的核心,在於一支軍隊的性質是否“私有化”。



《亮劍》中一定要加上楚雲飛老部下錢伯鈞準備反水投敵的情節,其實是有所喻指的,因為閻錫山的晉綏軍在抗戰期間確有高級軍官和部隊投敵的行為。而在劇中,日軍憲兵隊長平田一郎只需搞定錢伯鈞和營副兩個人,幾乎就可以拉走這支近2000人的隊伍,充分說明了軍閥部隊的私有化性質。

在民國時期的雜牌軍閥軍隊中,維繫上下級關係的是兄弟、同鄉、親戚等多種私人關係,下級只聽頂頭上司的命令,士兵則只認長官,沒有對錯之分。這樣的組織結構,造成只要軍事主官決定倒戈或反水,哪怕是投敵當漢奸,大多數士兵也會跟著盲從,個別不從的也許會有,但結果一定凶多吉少。



根本的缺陷在於部隊沒有政治思想工作,完全憑藉私人關係和利益集團來帶兵,部隊成為長官的“私家兵”。錢伯鈞是楚雲飛多年的兄弟和部下,翻起臉來指揮一營的官兵們差點把團長給滅了,因為他們只聽從錢伯鈞這個頂頭上司的命令,管你團長師長呢。

《亮劍》騎兵連長孫德勝的老長官石友三,其試圖投敵和被幹掉的情況比較特殊,出身於西北軍的石友三一直與日軍勾勾搭搭,並且簽署了“互不進攻”的協定,但尚未正式投敵。而新八軍軍長高樹勳只是他“理論上的部下”,即所部歸石友三節制,兩人本來就有過節,再加之石友三第69軍政治部主任臧伯風警覺後與高樹勳密商,所以才能夠在1940年底把石友三誆來活埋掉。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高樹勳提前幹掉了這個傢伙,當石友三正式投敵時,是一定能夠帶著其基本部隊69軍成為漢奸隊伍的,因為這支匪氣十足的隊伍是石友三本人一手帶起來的,完全是他的私人武裝。類似於孫德勝這樣不從的低級軍官或士兵,只能以“開小差”的辦法脫離部隊,公開反對必然死路一條,因為大多數部眾只聽從石友三的。

抗戰期間黃埔系中央軍整體主動投敵的事件鮮有發生(山窮水盡情況下投降不計),一方面是蔣介石的抵抗意志比較堅決,一方面是黃埔軍校開辦了政治科目,學員具備一定的思想意識和國家觀念,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比較謹慎,中央軍各軍師級單位都設有“政訓處”,主要工作即是防控官兵的思想動態。



但雜牌軍尤以西北軍的投敵數量最多,一方面是蔣介石的歧視和排擠,一方面確實說明馮玉祥的治軍方式太成問題,“曲線救國”只是藉口,缺乏民族氣節和抗戰意志才是真。老馮一生倒戈八九次,每次只要他下定決心了必然事成,沒聽說哪個部下能攔住他的,因為西北軍什麼五虎將和十三太保之類的軍官是他提拔起來的,士兵是他們自己招的,他馮玉祥就是家長。

我們的八路軍是黨的隊伍,並且有“軍政雙首長”和“支部建在連上”的政工制度,因此隊伍絕不可能成為某個人的。115師教導第6旅旅長(地方武裝擴編的部隊)、冀魯邊軍區司令員邢仁甫生活腐化,又對組織上調其去延安學習持牴觸態度,於是在1943年7月殺害了老紅軍、副司令員黃驊同志,試圖率領所屬部隊投敵。



然而邢仁甫想錯了,即便殺害了黃驊將軍,他的叛變行為仍然遭到部隊幹部戰士的堅決抵制和不從,身邊的工作人員也紛紛擺脫他的控制,無奈之下他只好帶著老婆和少數幾個親信跑到天津投靠了日本人。

1949年在解放天津的戰鬥中,已經成為國民黨專員兼保安司令的邢仁甫被活捉,公審後被處決,而為了紀念黃驊同志,1945年特將河北省新青縣更名為黃驊縣。


度度狼gg


士兵可以拒絕服從不正當命令,但是這個條例在戰時就是一紙空文。從古至今都有殺威棒的說法,士兵從進軍營的第一天起所被灌輸的概念就是服從,並以服從命令作為天職。那麼長官投降士兵可以拒絕嗎?我認為必須認清幾點

第一:做出決定的是首長個人還是所屬軍隊的領導集體,自己的直接上級和間接上級對此事是什麼態度。比方團長決定投降,這個決定是團長一個人做出的,那麼其他軍官均不同意這個時候就有譁變的可能,士兵只需選擇支持團長或者支持其他軍官就夠了。

第二:軍紀是否嚴明,例如憲兵隊和崗哨以及兄弟單位的情況,能否允許個人做出選擇。像以前地方軍閥的話有點軍紀不嚴明直接逃跑的大有人在。

第三:整個大環境如何,例如只是長官們因貪汙被發現之後因為害怕帶領部隊投敵。例如整個大環境導致戰爭失敗在所難免,或者是因為長官的害怕打仗而投敵。每種情況不同而要區別對待,最主要的是這個長官是直接上級還是間接上級。

在戰時個人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可能危及生命,部門國家有規定士兵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拒絕執行不恰當命令。例如不必要的生命危險,與道德相違背,違反憲法等。在任何情況下記住一條不要違背民族利益以及國際道德的事情,這樣無論戰爭走向如何戰爭之後可以避免自身受到侵害。


農民視角看世界


絕對可以。

現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有一個重要的區別。

就是現代軍隊是有意識形態籠罩的。

這個意識形態可以是宗教信仰,民族國家,共產主義,自由民主。

總之,士兵不是為自己而戰的,而是為意識形態而戰的。

在這個意識形態話語下,士兵的所作所為,即是正義,而投敵,士兵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

打個比方,你要參軍,參軍後我國政委就會對你進行洗腦。

你打仗是為了什麼,是保家衛國。

如果你的長官投敵,他是什麼,是漢奸,是國賊!

繼而你就會得出要保家衛國,滅漢奸除國賊這個結論。

那你還會聽從一個漢奸國賊的命令嗎?

絕對不會,除非你也是漢奸賣國賊。

如果漢奸賣國賊是要你聽他的話,不然就殺你呢?

保家衛國,滅漢奸除國賊,死又何懼!

這個投敵的長官,如果不能消除籠罩在軍隊身上的意識形態。

恐怕別說帶軍隊投敵,一旦被發現,怕不是立馬被打成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