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出鏡經常戴一個一次性口罩,而且鼻樑處未壓緊,為何?

雪夜771


畢竟當前連醫用口罩都緊缺,更別說N95口罩。所以鍾老用普通醫用口罩來向我們用身體力行的方式給我們普及疫情期間帶口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N95留給一線醫生,而自己只用普通口罩。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鄉野小白族


鍾老先生這是在以身作則,以自己的防護措施,向全國廣大百姓證實,面對新冠病毒肺炎病癒蔓延,只要我們積極佩戴口罩是可以有效預防傳染源的。

從近期的電視公共場合看,不僅是鍾老每次出鏡都佩戴一次性口罩。就連在一線指導,湖北省委書記,省長,武漢市委書記,市長,都是佩戴一次性口罩出鏡。這種上層領導的舉動再一次證明,不在方艙一線從事搶救的醫療場所,配戴一次性口罩是可以隔離病菌傳播。

此外,從另一個層次反映,在新冠病蔓延爆發的時候,武漢全面緊缺N95醫用口罩。鍾老他們都把緊缺的醫療物質,支援到第一線。這與在全國各地許多鄉村卡口,鄉長,鎮長,村長都佩戴著N95醫用口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致於說鍾院士戴口罩鼻樑處未壓緊出鏡,我觀看了幾次記者招待會電視,並未發現這種現象。鍾老在工作期間,是如何正確佩戴口罩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雲中賞雲


鍾老非常了不起,他才是民族英雄,向鍾老致敬,鍾老這樣做,猜想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是給大家信心,只要團結一致,中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其二是,口罩是重要物資,尤其是在這個危難時期,非必要環境,沒必要追求更高級別的防護口罩,把好的物資留給一線的醫務人員,在家做好隔離,不聚眾,不添亂,這才是我們給國家做的最大貢獻。再一次普及一下戴口罩的問題

什麼場合無須使用口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認為,一個人在家,或者家裡的人從未外出過,在家裡沒必要戴口罩;在社區裡,如果這個社區沒有新冠肺炎流行,在室外也沒必要戴口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說,如果是獨處,比如在家裡未跟外人接觸,包括在私家車上,或者單獨在戶外、小區裡、行人稀少的公園裡散步,這些情況下都沒必要戴口罩。

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近日發佈的《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也提到,居家室內活動、散居居民,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在內的戶外活動者,以及通風良好工作場所工作者,都屬於低風險暴露人員,這些人員在居家、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等口罩具有一定防護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噴嚏和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播散的作用,可視情況選用。

讓我們一起齊心協力,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必勝!


月牙彎彎兒


鍾老只是想給大家傳遞這麼幾個觀點:一、病毒沒那麼可怕,大家不要恐慌,要科學防疫!二、一般居民在外出時戴普通醫用口罩就行,要把好的資源留給一線人員!三、鍾老每天要接受很多采訪會議,所以說話多口罩上邊就感覺沒緊貼面部。其實,我們大家一定要正確對待疫情,要向鍾老致敬學習。

閱讀量3


子月吧


——其實,大家都知道,戴一次性口罩很鬆垮,密閉性差,戴這種口罩對患者呼出去的病毒有過濾的作用,對無病的人來說作用肯定不明顯,心理安慰大於防護。如果真正碰上與沒戴口罩的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戴這種一般一次性口罩肯定是沒用的。

——我所在的小區,有很多醫生,特別有的還是領導,前期見他們有些人上下電梯連一次性口罩都沒戴,只是近期報道這方面的負面影響才戴。這也許他們覺得病毒離他們很遠,或許他們也覺得戴這種口罩防護效果一般,戴也是象徵性的。比如,那些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全護武裝都被感覺了,可見該病毒的危害性了。


黃果樹36


這也是身體立行,如果他一邊在說病毒不可怕普通人戴普通口罩就可以了,他自己又戴N95口罩就可能給大眾一種恐慌,再一點N95口罩確認緊張,把有限的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鍾老他自己戴普通口罩說鼻樑處沒壓緊可能是我們視覺上的,我覺得這也釋放出不必太恐慌的信息


布甘大叔


首先鍾老出鏡一般都是為了採訪或者研討會,發佈會之類等等,沒有壓緊是為了說話方便說出的話別人能聽清楚,在說那些場合都經過消毒沒有傳染源的。其次他是專家型領導者不是衝鋒陷陣的一線工作者,實際操作者。是方案的研究制訂者,是決策者,如果是跟新型肺炎患者接觸相信他也會全副武裝的。最後做為傳染領域的泰斗,知道什麼的環境需要什麼樣的防護。讓大家不要恐懼,驚慌。不要過分的害怕,只充分的瞭解病毒分層次的有效防護就能做好預防,戰勝病毒。


如夢人生218511184


口罩目前屬於急需品,n95誰都知道好,誰都喜歡,但是沒貨,生產技術含量高,有限制。做為國士,鍾先生做好表率,告訴百姓,百姓用普通口罩就可以,醫護人員身處一線,面臨病毒感染重地,必須先保證他們的安全!



逝如流水905


鍾老只是想給大家傳遞這麼幾個觀點:一、病毒沒那麼可怕,大家不要恐慌,要科學防疫!二、一般居民在外出時戴普通醫用口罩就行,要把好的資源留給一線人員!三、鍾老每天要接受很多采訪會議,所以說話多口罩上邊就感覺沒緊貼面部。其實,我們大家一定要正確對待疫情,要向鍾老致敬學習。


zy不一樣的煙火


他不是現場操作者,是前線指導者,是精神支柱,和彭德懷一樣,不需要全副武裝,在前線與敵撕殺,是前線總指揮,地下指揮所,能牲犧嗎,鍾院士如一線操作那一樣需要壓緊,全身防護的,如這樣能不傳染嗎,是人不是神,他在指揮研究所,有嚴格防控的,感染者不能接觸的,需要他安全,才能有精神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