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要發揮“頭雁效應”推動一帶一路高質發展

文 / 本刊記者 劉馨蔚

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上市公司作為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和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近年來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管理、資金等優勢,開創了與東道國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近日,由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共同主辦的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暨跨國投資大會(下稱論壇)舉行,旨在為上市公司打造經驗交流互鑑、政策宣介解讀、貿易投資項目對接的國際化平臺,支持上市公司繼續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頭雁效應”。


上市公司要發揮“頭雁效應”推動一帶一路高質發展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器,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主力軍。

就發揮上市公司作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在論壇上建議,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希望上市公司和各國工商界一道積極促進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等方面的規則完善、標準對接,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堅決反對單邊主義。

其次,拓展開放多元的合作領域。目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多動力。高燕表示,上市公司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可以著力拓展新機遇,探索合作新模式,在設施聯通、產能合作、數字經濟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的合作成果。同時,共建“一帶一路”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關各方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民間促進的立體格局。

此外,提升資金融通的支撐作用。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各類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金融機構在助力貿易投資主體拓寬資金來源的同時,打造立體化金融服務體系,創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務模式,滿足各類貿易投資主體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和風險管理需求。

高燕指出,中國貿促會是中外工商界交流合作的重要組織者和推動者,正在積極打造立足中國、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促進體系。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和有關機構的合作,提供更多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在論壇上指出,當前科技創新不斷髮展和經濟全球化、全球產業供需鏈的重構,以及保護主義等思潮抬頭的態勢,在如此大的發展機遇和不可避免的嚴重挑戰面前,上市公司和商界翹楚一定要有重大的謀略、格局、擔當和作為。

高雲龍表示,領軍企業要做“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和排頭兵。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的佼佼者,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打通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資源流、信息流、物資流、人員流等,按照國際化標準建設一流企業。同時,聚焦互聯互通、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推動優勢產能合作,推進更多民生合作。

同時,領軍企業要做創新發展、開放合作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上市公司要主動順應變化趨勢,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機遇。高雲龍說:“既做好來華外商投資的好夥伴,也做好跨境投資的好幫手。”

此外,領軍企業還要做樹立中國企業良好形象的榜樣和典範。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借鑑國際化成功經驗,建立合規管理體系;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實施本土化戰略,尊重當地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

高雲龍希望,廣大上市公司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擔負起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重任。


​首批《指南》發佈,助企業瞭解投資國情況


本次論壇全方位展示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成就深入交流,上市公司促進東道國經濟發展、就業增加、民生改善的經驗,共同探討和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和高質量發展。

在上市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希望更加全面、深入、動態瞭解投資對象國的宏觀經濟、產業政策、商事法律、營商環境等信息,以及拓展國際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機會。

對此,在此次大會上發佈了首批《企業對外投資國別(地區)營商環境指南》。這批指南對智利、法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和阿聯酋等6個國家的經貿概況、吸收外資環境和政策、中資企業投融資風險防範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此次發佈的這批指南將有助於中國企業熟悉投資對象國,更好開拓市場,實現對外投資合作平穩健康發展。”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馮耀祥說。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是拉動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馮耀祥指出,隨著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持續增長、投資領域不斷拓展,加之各國產業基礎、政策、環境各有不同,企業有必要提前掌握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對外投資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馮耀祥表示,此次發佈的這批指南針對性較強,能夠滿足企業瞭解有關國家和地區情況的基本需要;實用性較強,聚焦投資促進平臺搭建、公共信息服務、政府機制保障、經貿糾紛預防和解決等熱點問題;時效性較強,通過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確保指南中的經貿政策、經典案例、法律法規準確有效。

“貿促會將持續關注重點國家的營商環境變化,形成指南信息更新機制,確保指南內容與時俱進。下一步,貿促會還將加快指南編髮,儘早實現對所有重點投資對象國家和地區全覆蓋。”馮耀祥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