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一句話,聯盟損失4個億,是開始還是結局?

NBA官方在全明星週末單項賽之前召開了新聞發佈會,會上NBA總裁亞當-蕭華回答了一個有關中國的問題,被問到莫雷事件給聯盟造成的損失時,蕭華說:“不到4億美元,但都是實質性的。”

在本期勞資協議講解中,我們根據勞資協議的有關條款簡要分析一下“與中國的關係造成的損失”對NBA淨利潤、個別球隊的奢侈稅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莫雷一句話,聯盟損失4個億,是開始還是結局?

一、“與中國的關係造成的損失”對NBA淨利潤的影響

分析之前,我們要對蕭華的回答做一個界定,為了便於計算,這個“實質性的不到4億美元”的說法,我們算作損失4億美元,且將其全部計入2019-2020賽季的損失。籃球相關收入(basketball related income),是NBA聯盟單賽季的全部收入總稱。每個賽季的籃球相關收入都會在賽季結束後進行核算,並且在賽季的最後一天(6月30日)公佈。根據2019年6月30日NBA公佈的數據,2018-2019賽季

NBA的籃球相關收入為76.78億美元,比2017-2018賽季(71.47億)上漲了7.4%。根據NBA勞資協議中規定的奢侈稅計算方法:奢侈稅線=(53.51%*預計籃球相關收入-預計收益)/聯盟的球隊數(30)。參考2018-2019賽季較2017-2018賽季的籃球相關收入增幅(7.4%),2019-2020賽季的預計“理想化”籃球相關收入約為82.46億美元(76.78+76.78*7.4%)。

根據之前公佈的數據,2019-2020賽季的預計奢侈稅線為1.32億美元,所以理想狀態下套入公式:1.32=(53.51%*82.46-預計收益)/30可得出2019-2020賽季理想狀態下NBA的純收益大致為4.52億美元。因為莫雷的不當言論發生在2019年休賽期,所以蕭華所說的損失應計入2019-2020賽季及以後。因為籃球相關收入的條目涵蓋極為廣泛,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單就損失而言,有關中國的損失應該主要集中在NBA產業收益中的國際電視、贊助以及球館廣告牌方面的收入。如果蕭華所說的4億美元實質性損失包含在籃球相關收入內,那麼就要在2019-2020賽季的預計“理想化”籃球相關收入82.46億美元中扣除4億美元,即:1.32=(53.51%*78.46-預計收益)/30,那麼2019-2020賽季NBA的純收益大致為2.38億美元。

也就是說, “與中國的關係造成的損失”會讓NBA2019-2020賽季的純收益蒸發2.13億左右。

二、“與中國的關係造成的損失”對個別球隊奢侈稅造成的影響

這項計算要基於2019-2020賽季造成的損失,對2020-2021賽季個別球隊奢侈稅的影響。

2019-2020賽季,上繳奢侈稅的球隊共有8支:分別是火箭、熱火、魔術、騎士、活塞、開拓者、雷霆、奇才。2020-2021賽季的預計奢侈稅為1.43億美元,在不考慮2020休賽期的新秀球員簽約情況和自由球員簽約情況的前提下,2020-2021賽季以現有陣容基礎上繼續繳納奢侈稅的球隊有:火箭、勇士和76人。

金州勇士隊2020-2021賽季的薪金總額約為1.47億美元,按照2020-2021賽季預計奢侈稅1.43億美元的標準,金州勇士隊超過400萬美元,那麼將要繳稅約600萬美元。但因為2019-2020賽季“與中國的關係造成的損失”約為4億美元,這時將變量設置為2020-2021賽季的奢侈稅,在NBA無私的將純收益降至1億美元的前提下,套入前文的預計籃球相關收入公式:2020-2021賽季的奢侈稅=(53.51%*78.46-1)/30≈1.37億美元。如果2020-2021賽季的奢侈稅下調至1.37億美元,那麼金州勇士隊的薪金總額超線約1000萬美元,那麼將繳稅約1600萬美元,較之前多繳稅1000萬美元(注:奢侈稅是一種累進制的納稅形式)。

同理,費城76人隊2020-2021賽季的薪金總額約為1.49億美元(主要原因是本-西蒙斯開始執行頂薪續約合同),那麼按照2020-2021賽季預計奢侈稅1.43億美元的標準,費城76人隊超線約600萬美元,那麼將繳稅約925萬美元;但如果按照“與中國的關係造成的損失”後的假設奢侈稅線1.37億美元為標準,費城76人超線約1200萬美元,那麼將繳稅約2125萬美元,比之前多繳稅1200萬美元。


莫雷一句話,聯盟損失4個億,是開始還是結局?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蕭華所說的“不到4億美元,但都是實質性的”的言論,確實會對2019-2020賽季和2020-2021賽季NBA的收入和個別球隊的奢侈稅繳納情況造成一系列實質性的影響。作為一家大型的跨國公司,收入的波動本無可厚非,但這次的收入波動純屬自己公司內部人員的“胡言亂語”所致,按照這家公司的價值觀,就算不能干涉個人的言論自由,也應該規範公司下屬職工的言行舉止。“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借用某位大咖的話:國人不是傻子,你不能賺了中國的錢,還罵中國。

“不到4億美元,但都是實質性的”是開始還是結局?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