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疫”不隔情 廣州是吾鄉

隔“疫”不隔情 廣州是吾鄉

植耀忠(右)協助社區居民做健康情況登記。

大洋網訊 迎戰疫情,城市的經濟韌性、醫療資源、科技水平等方面都將經歷一次錘打。在這個過程中,經受考驗的不僅是城市硬實力,也有看不見的軟實力。危難當前,一座城市能否用包容接納來體現胸懷、相濡以沫來釋放溫度,能否同舟共濟來展現其力量?

廣州和廣州人用自己的點滴行動作出了溫暖而堅定的回答——留穗的武漢旅客受到細心的照料,普通市民主動去支援醫療一線,口罩廠的員工積極留下加班……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在廣州不斷髮生,廣州人還是那般溫厚,廣州城一如既往的溫暖。

隔“疫”不隔情 广州是吾乡

小林(左一)與志願者同伴們為旅客送上生活用品。

“只要需要,就去奉獻自己的力量”

元宵那天,在廣州22家湖北籍遊客定點接待酒店之一的番禺城市便捷酒店做志願者的小林,和其他志願者們顧不上和家人過節,一起為酒店入住的湖北籍遊客送上精心準備的湯圓,還有一張張寫著“眾志成城,戰勝疫情”“把家人放在心上,在哪裡都是團聚”等暖心祝福語的元宵賀卡。

為了讓湖北籍遊客在廣州能有安心的落腳地,1月27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發出的呼籲得到了市內酒店積極響應,並於1月29日一次性發布22家湖北籍遊客定點接待酒店,覆蓋全市11個區。在這些定點接待酒店裡,天天都發生著感動人心的故事。其中,志願者們潤物細無聲式的無私幫助,讓漂泊在異鄉的湖北遊客感到內心溫暖。

當得知廣州22家定點接待酒店之一的番禺城市便捷酒店需要志願者提供服務的消息,作為志願者聯絡員的小林,便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工作隊伍:“一開始家裡人都很擔心,畢竟家裡有父母老人,我還有個2歲的孩子,但我覺得此時個人的問題是擺在末位的,只要有需要,就要去奉獻自己的力量。”小林說。

位於鍾村街的城市便捷酒店從1月29日以來已陸續接待了100多位湖北籍遊客,酒店本身人手嚴重不足,因此急需組建專職輪崗的志願者隊伍提供一日四班、每日14個小時的服務。“雖然很多人還在假期中,但當天在鍾村街志願者微信群中一發布招募消息,就有不少人踴躍報名,其中不少是街道和企業的黨員。”在緊急培訓之後,志願者們迅速上崗——為進入酒店的每一位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登記資料;一有湖北籍遊客登記入住,便快速通知社區醫生前來檢查,還會協助湖北籍遊客辦理手續、順利入住。小林說,志願者們內心明白,湖北籍遊客因疫情無法順利返家必定內心焦急無助,換位思考,更需要在這個時候給予他們更體貼的照顧,於是在提供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大家都會多問一句,多留心一點,希望能讓湖北遊客更安心地住下來。

元宵那天,志願者們顧不得和家人過節,午後便忙活著為住客們送去鍾村街特別準備的湯圓,志願者們推著小推車,逐樓分發,一共送了121碗,隨著甜甜的湯圓送上的,還有一張寫著“眾志成城,戰勝疫情”“把家人放在心上,在哪裡都是團聚”等暖心祝福語、傳遞了廣州善意和溫暖的元宵賀卡。“很多住客都表示很意外也很驚喜,對我們一再表示感謝,但我覺得這都是應該做的,想想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所做的微不足道。”小林說。

“忠哥,我們這裡下雪了”

“一家三口來到廣州,人生地不熟,還要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我能理解他們的感受,更覺得要好好地照顧他們,起碼讓他們能有良好的心態度過這14天。”大石街植村村衛生幹部植耀忠說。來穗武漢遊客李敏(化名)一家被隔離,植耀忠一直悉心照顧。隔離期滿,李敏一家臨走前,植耀忠還特意趕去送了10個口罩。

“忠哥,我們這裡下雪了”。植耀忠的微信對話框傳來一段小視頻,視頻裡面的武漢大雪紛飛,一片白茫茫。植耀忠回覆道:“這麼大的雪在廣州很少見呢。”

武漢的李敏(化名)常常會在微信中與植耀忠說些家長裡短,比如武漢的菜價有多貴、自家的孩子又有了什麼新玩具。但他們在現實中只見過一次面,當時彼此還戴著口罩。

李敏一家三口是今年1月到長隆遊玩的遊客,因為疫情暴發無法回家,需要在番禺區麗楓酒店隔離14天,如今已經順利回到武漢。植耀忠是大石街植村村衛生幹部,負責這一家人的生活保障。雙方常常隔著手機屏幕的交流,漸漸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在珠海長隆和廣州長隆遊玩了一圈後,李敏一家打算回武漢,誰知丈夫突然有些低燒。疫情此刻在武漢暴發,這一家人便成了隔離對象,1月21日便住進了麗楓酒店。“按照酒店的轄區,便是由我來負責他們的生活。”植耀忠說,這家酒店因為疫情已暫停營業,李敏一家是唯一的旅客,所以他需要考慮到各種細碎的事情,比如有沒有指甲鉗,有哪些常備藥是需要的。只要能想到的物資,他都準備妥當。

廣州人講究吃,也喜歡在飲食方面關懷別人,植耀忠也是一樣。除了把街道準備的餐食送過去外,他還思量著給李敏一家換口味,比如某天買點小籠包,某天又買點餃子等。一同被隔離的還有李敏6歲的女兒,植耀忠的女兒與她年齡相仿。晚上,兩個小女孩會進行視頻對話。對話中,兩個孩子常會聊聊玩具的事,因為大石街道辦給隔離的孩子買了一些新玩具。

“一家三口來到廣州,人生地不熟,還要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作為一名父親,我能理解他們做父母的感受,更覺得要好好地照顧他們,起碼讓他們能有良好的心態度過這14天。”植耀忠說,只要是開了口,他能做到的事情,都盡力去幫忙。

2月6日,李敏一家人解除隔離,並把第二天回武漢的消息告訴了植耀忠。植耀忠連忙準備了10個口罩給他們送過去。這家人和植耀忠告別時,留下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再次由衷感謝大石街道辦、植村村委會,千言萬語都不夠表達我們的感謝,衷心祝福你們一生平安。”

回到武漢後,李敏給植耀忠報了平安,植耀忠心裡有種石頭落地的感覺。李敏說要寄口罩給他,以表達對植村村委會的感謝之情。植耀忠謝絕了:“你們更需要,好好保重!”

隔“疫”不隔情 广州是吾乡

魚窩頭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樊文峰(左一)一起堅持在一線。

“轉業前是醫生 我申請去一線”

“我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學有十多人去了武漢,隨身攜帶了紙尿褲,手也被消毒液腐蝕,我看著微信群流淚了。”南沙區科協工作人員樊文峰轉業前在海軍某部醫院當過醫生,他告訴記者,看到同學戰友都在拿命在拼,自己就瞞著妻子主動申請去醫院幫忙。在離開臨床一線兩年後,他再次披上白大褂出現在隔離病房。

星夢郵輪“世界夢號”一旅客確診感染後,50餘名郵輪上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在廣州市南沙區魚窩頭醫院接受醫學隔離觀察。樊文峰在隔離病房忙碌了幾天,查房、採樣、看CT片。其實,他離開醫生職業已經兩年。來到醫院幫忙這件事,他一直瞞著妻子。

樊文峰目前是南沙區科協的工作人員。因為在第一軍醫大學就讀呼吸內科專業研究生,又在海軍某部醫院當過醫生,他相信自己能更好地幫助病人,便主動申請去一線。“我想做點事情,不為名利只求心安。”在微信裡向領導請纓時,他說。

“我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學有十多人去了武漢,隨身攜帶了紙尿褲,手也被消毒液腐蝕,我看著微信群流淚了。”樊文峰告訴記者,他的同學戰友都在拿命在拼,自己坐在後方寢食難安。

2月3日上班後,樊文峰給區科協領導發了微信:“我想申請去一線,我轉業前是醫生,而且讀研時學的是呼吸內科,和一般人相比,我可以更好地判斷病情,安撫患者。想了好幾天了,只是想做點事情。”

領導很快批准了他的申請。南沙區衛健部門分配其到魚窩頭醫院工作。

樊文峰開始沒有把消息告訴太太。“我想自己做好防護措施就好了,不想讓她擔心。”他告訴記者。此後,一位戰友轉發了“南沙22名軍轉幹部組建黨員先鋒隊支援一線”的消息,裡面就有樊文峰的名字,妻子才知道丈夫已在支援一線。樊文峰把實情交代後,妻子沒有反對,當晚卻徹夜難眠。

“她沒有接受過醫學知識,會對病毒感到恐懼,我都能理解。”因為妻子患有基礎病,屬於易感人群,出於擔憂妻子被感染的考慮,樊文峰將自己“掃地出門”,搬進了魚窩頭醫院的醫生宿舍。

魚窩頭醫院是南沙區率先完成傳染病區改造的醫院。星夢郵輪“世界夢號”一旅客確診感染後,這家醫院作為定點醫院,為郵輪上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先後有50餘名密切接觸者進入該醫院隔離。與疑似病例不同,密切接觸者因為接觸過確診病人,魚窩頭醫院的醫護人員顯然面臨著一定的感染風險。

“如果問怕不怕,心裡哪能不怕,我穿了23年軍裝,有18年黨齡,此時也應該和一線的醫護人員在一起。”樊文峰說。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樊文峰也參與了診斷的工作,如今50餘名密切接觸者陸續出院。在醫院的壓力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樊文峰又報名參與社區的疫情診斷排查工作,他和魚窩頭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逐戶探訪,確保在返工潮來臨時社區疫情不擴散。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900多年前,逆境中的蘇軾用《定風波》這首詞,勸慰了自己,也激勵了後人。內心強大者,何處都可心安。

在嶺南的廣州,“此心安處是吾鄉”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被詮釋出更廣闊的含義:一個能夠讓人感受到和善與溫情的城市,便可稱為故鄉,而廣州總有一批人,讓人倍感心安,也讓人充滿力量。

廣州溫情戰“疫”時間軸

1月22日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廣大市民發佈了九條健康防護指引,並公開發布了《致廣大來穗的湖北、武漢朋友的一封信》,呼籲大家做好個人防護,做好信息記錄,配合相關部門工作,共同抵禦疫情的蔓延。市疾控呼籲來穗的湖北武漢群眾,密切關注自己和同行或近期接觸人員的健康狀況,如有健康異常,就近選擇正規醫院就診。

1月23日

南沙區萬福衛生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復工,口罩產能從每天2萬個提高到3萬個。員工們放下家庭參與生產,得到了家人支持和點贊。

1月24日

白雲區轄內22個鎮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將原有的大配餐服務,轉變成送食材服務,為全區特殊困難老人群體築牢疫情防線。

1月27日

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發佈了《關於積極協助改簽廣州的湖北武漢出境遊組團的通知》,向全市旅行社、星級酒店發出倡議,得到了積極響應。改簽廣州的湖北武漢出境遊組團遊客,被安排優先入住新世界大酒店。該酒店取消了所有商業接待,騰空客房投入接待。

1月29日

廣州市公佈了共計22家廣州定點接待酒店名單,這些酒店成為湖北籍來穗遊客朋友們在廣州的“新家”。

1月30日

市房地產租賃協會發布《致全市業主(房東)的減租倡議書》,號召業主給商戶減免2月的租金,3月和4月的租金減半收取。

2月9日

凌晨1時20分,500架無人機從海心沙東區碼頭飛向珠江上空,無人機切換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武漢加油”、“廣州塔與武漢黃鶴樓”等圖案。

2月10日

廣州市西村街幹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及消毒站工作人員等協同配合,對路面流浪露宿人員進行防控知識解釋、體溫監測、派發口罩及物品消殺等工作。

2月14日

番禺區從定向捐贈的防疫物資中調配部分口罩,向孤寡老人每人派發10個。

2月17日

廣東省最小新冠肺炎患者,一個二個月大的患兒從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出院,因家人都已確診,身邊無人陪護的寶寶成為隔離病區所有醫護人員的共同女兒,受到悉心照料。

策劃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中心湯新穎、王曉雲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陳薇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