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生小魚必須隔離嗎?

梅子愛生活


孔雀魚是大家喜歡養的熱帶魚中的品種之一。孔雀魚好養,而且好看,顏色多樣,美麗壯觀。

孔雀魚屬於胎生,而且有吃小魚的習慣,孔雀魚生小魚時如果不把母魚單獨放一個容器中飼養,母魚生出的小魚就全都被其它魚給吃光的,達不到繁殖魚的目的。

通常觀察母魚的肚子,等看到母魚的肚子大到一定程度,從上面背部看母魚的肚子後半部分有些透明的感覺,而且發黑,這時就需要把母魚撈出來放在單獨的容器中養護。

以前人們觀察母魚,只要母魚生出小魚,人們立刻再把小魚撈出來和母魚分離,不然小魚也會被母魚吃掉的,或咬死。

現在市場上有售專門供母魚生產時用的網子。利用網子把母魚和小魚分開。小魚利用網格游出網子起到保護小魚能夠成活的作用。等母魚生產完後,利用網子再把母魚撈回原來的魚缸裡進行養護。這樣繁植胎生熱帶魚時很方便,可以試一試。



世通27


魚缸裡如果有小魚掩護躲藏自己的東西,比如,水草,假山,缸底沙石會好些,如果沒有掩護,就是裸缸,那可就不好說了,母魚有改善生活吃小魚的機會,絕不會放過的,因為魚沒有血緣意識,它不知道小魚是它的孩子。我曾有多次發現缸裡有小孔雀魚仔子,但都很少,一兩 條,三五條的,那就是下仔子不知道,被大魚吃剩下的,或者暫時逃脫的幾個倖存者。


與非或非gy


你好!我是草缸養魚蝦。很高興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感謝閱讀。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


孔雀魚生小魚必須隔離嗎?

我的答案:負責任的你必須要隔離!我建議在臨近生小魚之前就隔離為好!


我們常說“虎毒不食子”,可是孔雀魚比老虎還狠,自己的魚寶寶也會吞食!

不僅是生小魚時候隔離,我建議在臨近生小魚之前就隔離為好!


孔雀魚的孕母魚在腹部有深色的胎斑,如果是頭胎魚、淺色或透明系的魚,那麼是淺色胎斑,總之很容易看出來的。如果胎斑顏色越深、面積越大,甚至在腹部出現凸起的時候,那麼這條孕母魚就即將生產了,這時候就趕緊隔離。

◎隔離要注意:最好是在原缸水中隔離,避免水質水溫差異;孕母魚易受驚嚇,隔離同時注意遮擋光線增加安全感、設置防護網防跳缸。

◎注意隔離的生產場所應該設置為母魚和魚苗聯通但獨立的空間,讓母魚不能吞食到新生魚苗。市場上有專門的隔離盒,你也可以根據原理自己diy,但是一定要確保新生魚苗一出生就在安全的水裡。

最後,除非你就不想要孔雀魚繁殖,否則不要心存僥倖,不要以為有水草能提供小魚苗躲藏就沒事,水草是能提供短期躲藏,長期那樣你會發現小魚苗每天都在減少,最後一條也找不到了。



草缸養魚蝦


朋友你好 我是銀川光影玩家魚 圈子裡大家叫我光影 隔離的目的不僅是不讓小魚被吃 其實最重要的是 把母魚提出來單獨生產 因為下崽的時候會放出大量胎水 讓水質迅速惡化 消化系統不好的缸 胎水下來3天后 其他魚就會陸續出問題了 辦法是如果發現母魚生在缸裡 要換養好的水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提前拿出來單獨生產 要注意水溫和原缸保持一致 拿兩個隔離盒 放在原缸裡 生出來的小魚24小時內 放入其中一個 因為小魚24小時內有母體自帶的抵抗力 超過這個時間移缸 小魚有可能會病 產後母魚放入另一個隔離盒 產後恢復72小時就可以放出來了


孔雀魚深聊光影玩水族


當然 孔雀魚有食仔本性 在它眼裡小魚和魚蟲並無他樣 一般都是用生殖箱隔離 有網眼箱 有漏斗箱 道理相同 都是把小魚通過網眼或縫隙掉落到安全區域 如果你怕麻煩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 你可以用一個碗或者陶瓷缸子任何一種不透光的容器 把待產母魚放進去後再蓋上蓋子 注意留出一點縫隙透氣 然後適當的加進一些新水刺激母魚產仔 這樣 在黑暗的環境裡母魚看不到小魚自然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這是我自己的方法 你可以試試


山鷹6795608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b2000a5461e272ed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