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天天窩家裡玩電腦玩手機,家屬該咋辦?

凡人釩語


得了抑鬱症的孩子,他喜歡玩什麼就玩什麼,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會自愈的。


FCFT


家屬應明確告知病人抑鬱症病情的嚴重性,並儘快帶病人去專科醫院就醫,最好陪護其住院治療。今年年初,我的一位親戚得了抑鬱症,到專科醫院看病,被診斷為中度抑鬱,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但病人和家屬都嫌麻煩並不同意,醫生就開了一些藥物,由病人帶回家服用,但是服藥並沒有控制住病情,到四月份,抑鬱症病情發展成了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才被迫去專科醫院住院治療,被診斷為焦慮型抑鬱症,屬於重度抑鬱,由我陪護住院治療了一個多月,期間我看到了很多的抑鬱症病人,與幾個家屬和病人交流了一下病情,最嚴重的病情都是有自殺念頭,有的病人還實施過自殺或自殘行為,還有一個女大學生髮展成了木僵狀態才來住院。抑鬱症的木僵狀態是指,病人連續多天躺在床上不動,像一根木頭。

患者現在還能玩電腦和手機,說明病情還不嚴重,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任由病情發展到了重度抑鬱,就會喪失對所有事物的興趣,並很可能伴有上述的強烈自殺念頭或木僵狀態,病情就會很危險。因此無論如何,家屬都要帶病人及時就醫,如果醫生要求住院,就一定要住院治療,其過程中有口服藥物,還有各種物理和心理治療,治療效果要比在家單獨服藥好得多,期間也允許病人玩手機。

我在陪護病人住院的過程中,瞭解到的抑鬱症病人都得到了很有效的治療,包括我的親戚和那位木僵狀態的病人,治療一個多月後也恢復了正常狀態,都順利出院了。根據醫囑,出院後病人還要堅持服藥六個月到一年,以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


麥克燈


其實抑鬱症的人如果願意去看手機玩電腦。說明他還沒有完全脫離社會,還遊離在社會的邊緣。

家屬在這個時候如果擔心他過於沉溺,封鎖自己,可以試著

1.給一些溫和的背景音樂。用音樂作為媒介,慢慢的更換樂曲,調動他的生命力。比如,可以偶爾給一些有非洲元素的或者是一些帶有和聲的樂曲。

2.給他一些小任務。抑鬱症患者可以給出一些小任務讓他必須完成,這個由家屬來引導,維持他與人的基本交流。

3.盡力安排一戶外活動。比如在陽光下散散步,每天10分鐘。只要控制在他體力範圍之內,當然時間越長越好。這樣維持他與社會的聯繫。

家屬的陪伴是最溫和的藥物,但是在陪伴中,家屬也要保持自己平穩的情緒,盡力用自己正向積極的情緒去影響抑鬱症患者,還要有耐心。

抑鬱症患者在服藥的同時還可以求助心理諮詢。也是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的。

希望每一位抑鬱症患者,早日脫離抑鬱狀態!

——用❤陪伴,伴你永遠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陪娃的媽媽


抑鬱症患者天天窩在家裡玩電腦手機,家屬應該怎麼辦?

通常我們瞭解的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悲觀自卑,不與外界接觸,生活喪失信心,反應遲鈍思路閉塞,感覺腦子好像生了鏽的機器,嚴重者無法正常交流。

在抑鬱症期間,患者容易把精神寄託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上,大部分時間除了睡覺就是胡思亂想,無法控制情緒。

其實,抑鬱症患者如果在抑鬱期間,還願意接觸電子設備,說明沒有完全與社會脫節,徹底封閉自我,很多家屬在這時候就非常擔心患者過於沉溺封閉自我。

其實患者只是因為只有把自己關在封閉的空間,才能感覺到安全感,也是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

在平時我們要多和患者聊天,談談心,給他更多的關愛和溫暖,建立溝通渠道,瞭解他真實的想法,對什麼事物感興趣,慢慢的打開心扉學會接觸外界的世界。

很多人以為抑鬱症是因為矯情,實際上這是一種情緒障礙,需要接受專業心理醫生的輔助治療,身邊的人要深入瞭解他的內心,耐心陪伴,便於對症下藥。


劉劍隼


抑鬱症患者的症狀表現,最常見的應該是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整日無精打采,鬱鬱寡歡,什麼都不想幹,也不願意跟人打交道,甚至不願意說話,有什麼事情都憋著,只想活在自己陰冷的小世界裡,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情引起漫無邊際的愁思。

患者自己可能比較習慣於這種狀態,因為這種環境下,能感覺到一種安全感和自我空間,至少在患者眼中,這種狀態能讓他們感動一點安寧,儘管這個心態看似有點不太對勁。

您說您這邊患者天天窩在家裡打遊戲玩手機,有自己樂於去幹的事情,以至於可以說到了樂此不疲的程度 這算是件好事情。在電腦和手機的世界裡,患者才不會一直沉溺於抑鬱的狀態,不管怎麼說,相比於那種重度抑鬱,這都是令人比較放心的。

當然了,患者也不能一直沉溺於玩手機玩電腦,家屬應該盡力給患者開導,平時多跟患者聊聊天,談談心,把患者的癥結解開來,沒有什麼事情是溝通解決不了的。抑鬱很多情況下都是被憋出來的。

可能患者覺得跟家屬溝通,會比較尷尬,畢竟患者的很多小秘密是不太願意讓家屬知道的。這時候家屬可以多帶患者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呀,家庭聚會呀,發揮親朋好友的力量,讓患者多跟他人玩一玩,聊一聊,這樣一來也能有緩解效果。

就目前來看,患者總歸是有了一件愛做的事情,就讓他先玩著吧,只要稍微控制一下他的時間就好,以後再逐漸地減少玩手機電腦的時間,是不用太擔心患者會因為沉溺手機電腦而出現別的問題的。

如果家屬在幫助患者消除抑鬱的時候,努力都不見成效,也可以選擇現場諮詢一下當地的心理醫生,讓醫生用專業的心理知識給患者開導開導。

希望能夠幫到您。


南宮閣主小未央


所有人都有心理自救本能,包括抑鬱症患者。手機成癮意味著自救暫時失敗,自救失敗是因為自律性過差。

而自律性差的人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自尊心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

抑鬱症患者是心理病攜帶者,他們因為自己的處境不理想,自我否定成性,於是對外界,對他人及社會內心有著深深的譴責。

抑鬱症患者自己不作為、慵懶,也是對於他人對於社會的一種無意識的報復行為。

身患抑鬱症是賴著玩手機的很好的藉口。整日沉湎於手機中的抑鬱症患者,他們通常有一個堅硬的壁壘,外人無法攻入。如果家長與他針鋒相對,那麼事情只會惡化。因此家長可以有以下幾個對策:

  • 第一。放他自由,同時給他足夠的愛與溫暖,看他什麼時候能收心。

這就需要陪伴著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來對待有手機癮的抑鬱症患者。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智慧來對應局面,這種智慧就是沉默。

在等待轉機的時候,陪伴者一定不要嘮叨,不要說理,不要勸慰。也不要鼓勵,那顯得非常虛假。但可以進行正常的對話噓寒問暖,在對方有所鬆懈內心開始柔軟的時候,可以試探著進行心靈的交流。

  • 第二,家長甚至可以跟他一起玩手機遊戲,做他的朋友,跟他打成一片。之後再慢慢把他帶出來。

與他成為比較好的朋友,可以聊天之後。就可以慢慢的引導他進行一些別的活動,比如閱讀,比如外出進行戶外活動,比如去看電影,去散步等。

如果能夠讓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抑鬱症就很有可能會慢慢好轉。走出手機癮也已經不在話下。

總之,面對上網成癮的孩子,家長只有耐心加愛心供上。另外,再要有的就是大智慧的處理方式。

孩子進入這種讓人為難的局面,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要應對這種局面破解難題也不是一兩天可以搞定的事情。

但是隻要家長有信心有行動,相信孩子會有走出來的一天,皆大歡喜。


壹兒


1,藥物問題

假如患者斷藥了,出現自閉狀態,這就好辦些。家屬一定記住讓患者按時服藥,以糾正其自閉狀態。如果服藥期間,家屬也管不了,建議去心理醫院再做進一步康復治療,讓患者為自己的行為自主受控。

2,溝通問題

家屬和患者是否不怎麼交流?這是患者和家屬溝通方式出現偏差。更多的行為,包括負面情緒、自尊心問題、軀體懶散、成長的煩惱等,監護人疏忽大意,導致患者的心理需求被忽視,患者我行我素,成為病態方式出現。

3,自我缺失

有時患者不知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想怎麼就怎麼,找不到自我。對於自我的重建,是一條漫長的路。家屬可以時不時提醒患者,但不能嘮叨太多。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患者的潛意識多一些對自我的重新認知,找回自己,認識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最終要走健康之路。

4,換位思考

患者到底在想什麼?他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當?目前要做的是分析清楚原因。弄明白原因最重要。對於家屬就是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位置,去思考問題:患者為什麼這樣?假如家屬也是一味看手機,您的做法一定是傳染了對方。找到原因後,家屬先做好自己,再管理病人。

5,人格障礙

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就是人格出現問題。鼓勵患者走出去,鍛鍊身體,多交朋友,參加社交活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要只看患者答應了,要看他去實際當中有行動。患者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價值,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正確認識自己,走出誤區,拋開原來的束縛和不良習慣,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這是終極目標。


花草健身


這是一種心靈寄託。

我接觸過類似的孩子,父親過世,母親改嫁,和奶奶一起生活,診斷為雙向情感障礙,暴躁的時候摔東西,抑鬱的時候想自殘,喜歡玩遊戲,打生打死的。

我覺得這樣無益於他的恢復,醫生也建議多接觸人,不能沉迷虛幻的世界,回到現實社會來。


踮起腳尖就更接近太陽


家屬要知道具體的解決辦法,需要提供四個方面的信息。

第一、這一個抑鬱症患者是幾歲?是還在上學的年紀,還是說已經到了工作的年紀

第二、天天,這樣的情況具體持續多久了?是一個周?一個月?還是多長時間

第三、在那之前有具體發生什麼事情沒有?

第四、清楚患者玩電腦手機具體是玩什麼?是看視頻、文章、刷抖音還是小說、聊天

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都清楚,那麼患者待在家裡和誰關係比較近,也就是願意聽誰說話,那麼可以和他一起看,看一段時間之後,邀請患者和自己一起去做一件事,讓他們動起來是改善症狀可用的一種自我治療方式。


心靈守護師張楠


抑鬱症患者天天窩家裡玩電腦玩手機,家屬該咋辦?

作為家屬,第一不要做的就是積極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專業人員,讓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患者走出困境,當然需要本人的認可配合,需要家人的理解。

這時候,家屬能做的不多,比如不要全,不要發動親戚朋友來勸,說什麼想開點,該吃吃該喝喝,該上班上班,你看看誰誰,還不如咱等,患者聽到這些,就認為你不理解他,不懂他,更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