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最近喝茶時,常在想,喝茶有沒有快樂,能把不快樂變成快樂嗎?在別人苟且、悲痛和哀怨時,灑脫自在地活成自己一道曼妙的風景。如可,動力又源於何方。能複製嗎?

挺奇怪,有時候,剛好想什麼,就會看到什麼。羅素的《快樂哲學》進入視野。集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散文家等於一身的他,享年98歲。對於他來說,似乎有不少“不快樂”的人生素材。年幼喪父喪母,中老年又逢“二戰”。孤寂的童年,亂世的滄桑,應有不少難以擺脫的傷痛。然而恰恰這樣的一個人,人們還稱讚其為“快樂主義者”。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他給的答案是這樣,“一個快樂的人,以客觀的態度安身立命,他具有坦蕩寬容的富有情感的愛和豐富廣泛的興趣,憑藉這些情愛與興趣,使他成為許多別人的情愛與興趣的對象,他便獲得了快樂。

羅氏的觀點,以我們東方人的思維理解,應該是這樣,即人要有清醒的大腦看清所生活的世界,快樂與不快樂並存,興趣與責任共在,才能以出世的態度入世,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步修正建立適合自己的人生髮展之路,用智慧保持自己的坦蕩和寬容,通過有情有愛的情懷與對世界保持好奇與興趣的狀態,讓自己變得可愛,值得欣賞,才能真正收穫快樂和幸福,也就是說,一個人得對生活充滿激情,並擁有智慧,懂得愛他人,才能收穫他人的欣賞、收穫他人的愛,也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因此,羅氏快樂哲學的真諦,就是看清世界,追求快樂,擔負責任,善待他人。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這讓我們總會聯想到文化歷史裡其他的一些快樂主義者。莊子,一個很早很早的,有智慧的快樂主義者。“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典故,告訴了我們快樂的其中一個條件,即要看清人這一真實的存在。他認為人是宇宙大道演化的一個具體形式,人和其他生命一樣,生死僅是一個過程,順其自然發展,泰然處之。他告訴世人,如果在生死這一點上,思想認識能到位,就是大智大慧;如果行動上也能到位,那一生就會有永遠的快樂;如果對自己、對他人也能這樣認識,這樣對待,那就可坦然一生,無憂無慮,並具有了達到聖人境界的潛質。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蘇軾,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一個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曼妙、灑脫”的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一詩中,他自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在蘇軾的一生中,政壇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難以想象,十幾年的貶謫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題,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經受了無數的磨難。然而他仍然能夠用詼諧的語言總結自己,足見其胸襟之坦蕩。

無論順逆,蘇軾都是用一顆熱心對待生活。有情懷,也不乏自己的樂趣。難怪林語堂給他這麼高的評價,“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林語堂對中國式的快樂哲學也有自己的概述:“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個對人生有一種建於明慧悟性上的達觀者。這種達觀產生寬宏的懷抱,能使人帶著溫和的譏評心理度過一生,丟開功名利祿,樂天知命地過生活。這種達觀也產生了自由意識,放蕩不羈的愛好,傲骨和漠然的態度。一個人有了這種自由的意識及淡漠的態度,才能深切熱烈地享受快樂的人生。”

其實,佛陀也有如此的訴說。菩薩一詞便是明證。菩提薩埵,即覺悟、有情之意。放下就是一種覺悟,不再執迷於某些事,不再執迷於自我,跳出自我,而後能有情於眾生,也即做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又要愛己、愛人,愛眾生”,此乃行菩薩道,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看透人、看透生活、看透社會的的真相而放下,也因放下而有人生的快樂,更因看透放下,而更激起拿起的擔當,從而實現個體生命的價值和著落。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總而言之,放下,並有情、有趣,而且專注於當下的事務,應該是快樂哲學的三個核心點。

在此,重點講講專注。即做事的專一性,能即時入定,是快樂的一個要素。有個蘇格拉底讓學生造船的典故:一群學生在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他們向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請教:“老師,快樂到底在哪裡?”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群學生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在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一條獨木船。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划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 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蘇格拉底說:“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它的時候突然來訪。”


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曼妙

最後總結一下:

茶的精神,似乎也能解讀出這樣快樂的內涵。

一種對茶的感情、一種對茶人的理解與尊重、一種對茶來之不易的瞭解和敬重,並由此而產生的一種愛與情懷;一種追求茶道即茶科學、茶文化、茶美學內在學問的興趣及其間產生的樂趣;一種茶精神的認同和堅守,包括靜心、精細、專注、精進等。

如果這種與茶的快樂相似的精神,能延伸、滲透於工作和生活中去,在那,一樣可以使人得到被愛和被欣賞,一樣可以收穫快樂和幸福,那麼在面臨高生存競爭和精神壓力的現代社會,對許多人來說,學習快樂哲學的要領,從中汲取點東西,也是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