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雨水”節氣,農村還有這些習俗,你們那有這種說法麼?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也保留了非常多的傳統習俗,體現了一個古國應有的傳統文化。而這其中傳承最廣的,就屬二十四節氣了,幾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設立冬至和夏至兩個節氣點,作為觀測太陽運動的依據,而後來到了漢朝二十四節氣已經逐漸完善了。

農村作為我國最基本的聚落,自然保留了很多傳統習俗,二十四節氣不但可以計算日期,同時也能。每年二十四節氣,在農村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一樣的習俗。時間過得很快,2月4日立春過後已經半個月了,我們也迎來了新的節氣,雨水了。雨水來的時候因為陽光照射地球角度的關係,氣溫會有所升高,地面的水分蒸發會更快,更易成雨,所以這個節氣叫雨水。那麼雨水農村有什麼習俗呢?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

今日是“雨水”節氣,農村還有這些習俗,你們那有這種說法麼?

首先有一個習俗是接壽。一些農村地區在雨水的時候一般女婿女兒會給岳父岳母送禮,禮品則是一丈二的紅棉帶,這被稱為"接壽",通過這樣的形式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

今日是“雨水”節氣,農村還有這些習俗,你們那有這種說法麼?

而與之對應的,就是回孃家這一習俗。在一些地區,已經出嫁的女兒這天帶上禮物回孃家去拜望父母。而還未身孕的婦女,母親就會給其縫製一條紅褲子來貼身穿,原因是這樣可保佑早日懷孕生子,這個習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今日是“雨水”節氣,農村還有這些習俗,你們那有這種說法麼?

再有一個習俗就是佔稻色。這個習俗看起來很難懂,解釋一下大家就明白了,這裡的沾稻色就是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當年稻穀收穫是否豐收。看爆好糯穀米花"成色"好壞:如果爆出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表示收成越好;反之爆出的米花越少,就意味著收成可能一般,米價將要上漲。

今日是“雨水”節氣,農村還有這些習俗,你們那有這種說法麼?

其實雨水這天各地的習俗還是比較多的,由於各地風俗習慣各異,所以雨水節氣各地的習俗,還有傳下來的說法也是不一樣的。在一些地區雨水節氣還有"拜乾親"的說法,就是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會讓對方認自己的孩子為乾兒子,或者乾女兒。在當地也被稱為"撞拜寄",寓意是以此通過認乾親的方式保佑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對於古代這些老習俗傳統,海棠的看法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對我們好的多多繼承,封建迷信的聽聽就行。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圖文無直接關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