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前言:前面的各期我們分別從技術層面分別介紹了建築能源的供能、節能及數字化改造,然而僅有技術,無法全面推進建築節能的步伐,任何一個公司都需要存活、需要盈利,無法無償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這就催生了一種合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關鍵詞:建築能源管理 建築節能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客戶和能源管理公司雙方簽訂合同,各取所需,來達到經濟節能效益的手段。其中,一方提出訴求,希望節約能耗的同時節省開支;另一方接受訴求,提供相應解決方案,並從中獲取一定提成。合同能源管理不是一個具體的產品或技術,而是一種減少能源成本,使得合同雙方均獲利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經營機制是一種節能投資服務管理;客戶見到節能效益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才能與客戶一起共同分享節能成果,取得雙贏的效果。

1. 合同能源管理定義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1 合同能源管理簡介

目前我國的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是指節能管理,主要面向於大型建築如:企業大樓、醫院。賓館飯店和商場;以及工業廠房,如:工業流程及廠房空調、照明。除節能管理以外,合同能源管理分類還有多種,我們將在下一期詳細介紹。

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商業模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客戶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以降低運行成本;或者節能服務公司以承諾節能項目的節能效益、或承包整體能源費用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

具體的解決方案可以是,更新設備或控制策略,以減少的部分能源支出來支付項目全部成本。合同能源管理是提高建築、工業能效的有效工具,在使合同雙方得利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因此,可以說合同能源管理是能源轉型在用戶側成功的重要工具。


2. 合同能源管理起源

合同來自英文單詞contracting,指建築產權所有者或企業(客戶)與能源服務提供商(承包商)簽訂合同,合同包括前期設備更新工作、設備節能運營和節能方案服務等要素。

在簽訂合同時,客戶將提高建築物效率有關的任務轉移給服務提供商,即所謂的承包商。在節能合同中,承包商承包建築的技術設備更換,運營策略及運營實施,旨在降低總體能耗,從而降低能源成本。承包商根據合同,負責計劃,實施和資助針對房產量身定製的技術措施。由此實現的能源成本節約由承包商以合同方式保證,承包商從中獲取一定比例或特定金額的利潤,若不能達到承包商所承諾的節能指標,風險由承包商承擔,即客戶不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在合同能源管理中,一般不要求客戶自身對節能項目進行大筆投資。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2 (來源:德國能源署合同能源管理白皮書)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基於市場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在市場經濟國家中逐步發展起來,成為一個新興的節能產業,在達到節能減排環境社會效益的同時,雙方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分享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可解決企業在實施節能項目時遇到的諸如技術和方案選擇、項目融資困難和管理風險等問題,形成節能項目的效益保障機制,降低成本和風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創造互惠共贏,把環保、生態等眾多產業的綠色價值變成實際效益。而基於這種節能新機制運作的專業化的"能源服務公司"(在國外稱ESCO,在國內簡稱EMCo)的發展也十分迅速。


3.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主要分為兩種基本的模式——供能合同管理節能合同管理,這兩種模式原則上追求同樣的目標,都是

為了減少能源消耗及能源成本,但它們各自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供能合同管理主要從能源生產角度減少能耗及成本;而節能合同管理則側重於高效的能源分配和使用。

節能合同管理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3 節能合同管理流程結構(來源:dena)

節能合同管理是指通過優化能源分配系統及用戶用能的方式來降低能耗,用能單位與節能服務公司雙方分享節能效益。這種模式經常要考慮到用戶用能行為的重要性,因為這其中有相當大的能效提升的空間。通過節能合同管理實現的節能效果根據系統大小的不同可以達到節省20%-60%能源。

節能合同管理的流程分為設計、融資、施工、維護這四個步驟,在維護過程中節能服務公司要對系統進行監管、運行和優化。常見的節能合同管理措施包括更換效率低的水泵和風機、安裝節能燈、優化建築管理系統以及供熱設備的液壓平衡等等。

在節能合同管理中,乙方(節能服務公司)將保證甲方(用能單位)在整個合同實施期間確實享受到節能效益,即甲方通過節能合同管理實現能源費用的降低。而甲方則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中的一部分來支付乙方在改造工程中的投入及其服務費。這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合同及服務設計的靈活性較高,可以適應不同客戶進行個性化設計。

供能合同管理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4 供能合同管理流程結構(來源:dena)

供能合同管理是指通過建築物能源生產系統的安裝和改造以及供能系統來實現節能效果。根據所需的服務範圍,節能服務公司需要完成設計、融資、建造(項目執行)、運行和維護

幾個步驟,節能服務公司出資進行能源系統的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然後通過將產生的終端能量(如冷、熱、電等)銷售給建築物業主來得到報酬。因此係統運營越高效,節能服務公司的獲益也就越多。

4. 合同能源管理實施

由於節能項目實施工程量一般偏大,設計的金額也較高,因此項目實施前期客戶需要謹慎選擇,對實施質量的要求也比較高,節能合同的期限通常在7到12年之間。以建築節能合同能源管理為例,

對於客戶,通常前期包括:

1. 節能對象確定(即選取需要節能的建築)、

2. 節能目標設定,

3. 可行性分析,

4. 招標準備,

5. 招標,

6. 協商,

7. 承包商資歷分析,

8. 合同簽訂。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5 客戶前期準備


對於節能服務公司及承包商,前期準備包括,

1. 客戶要求可行性分析,

2. 經濟性測算,

3. 參與招標,

4. 協商,

5. 合同簽訂。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6 節能服務公司前期準備

合同簽訂之後項目才正式啟動。客戶項目承包商根據合同,開始正式設計方案,更新設備,運營和維修設備,具體的前期準備及實施步驟,我們之後也將詳細介紹。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7 合同能夠管理項目流程


5. 合同能源管理參與方

由於項目工程量較大,項目實際參與方除了客戶和節能服務公司以外,還涉及到多個其他單位,如銀行及保險公司,提供提供融資和保險服務;設備供應商,提供相應節能設備;對於部門不夠全面的中小型節能服務公司,項目具體方案設計及實施可能會外包給其他相應企業,如設計單位,負責設計具體方案;施工單位,負責具體實施項目。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8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參與方

(圖片來源:http://www.china-nengyuan.com/product/8954.html)


6. 合同能源管理優勢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種客戶和承包商“互惠雙贏”的關係,客戶的目的始終都是:節省開始的同時,節省時間和精力。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商業模式,建築或工廠所有者通過能源服務商的專業水平,從中獲得相應利益,而能源服務商也確保了,能源的高效利用,通過節能對象獲得一定利益。此外,對於客戶,合同的簽訂將所用資本和投資風險轉移給承包商。因此,技術設備的更新不會影響業主的財務流動性。此外,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客戶將節能項目各種繁雜的流程轉移給了承包商,由此可避免大量的時間和人員費用。在合同期滿後,客戶就可以接管一個高效且運作良好的功能系統。

對於承包商,基於其自身能力和節能潛力,應該追求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因為其利潤是基於節省的能源,節能越多,能源服務商,從中獲利也越多。承包商通過投資,承擔運營、維修設備的責任和長期合同期來承擔經濟風險。為了成功完成項目,承包商必須儘可能有效地實施計劃的措施,並實施最佳的設計方案。即承包商主要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從中受益。

實踐表明,合同能源管理的節能潛力巨大,一般來說可以達到30%的節能效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高達50%。節能一般情況也就意味著能源成本的支出的節省,合同能源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能效措施來降低建築物能源開支。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圖9 合同能源管理獲利示意圖(來源:德國能源署合同能源管理白皮書)

上圖是來自德國能源署合同能源管理白皮書中的一個節能案例,該項目合同持續十年,每年總體能源支出上漲2%。從上表可以看出,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整體的能源支出顯著下降,節能效益為30%。。在合同期內,客戶和承包商按一定比例分享了節約的費用,雙方均獲得相應的利潤。節能合同到期後,節能服務公司退出合同,客戶仍然能繼續享有節能成果。

能源服務商提供服務

市場上不同企業提供的服務不同,而同一企業具體可提供的服務根據合同能源管理具體模式的不同又不同,通常根據客戶及其對象的需要單獨定製。常見的服務有:

  • 具體節能方案設計
  • 設備的翻新及廢舊設備處理(如空調、管道、電錶等)
  • 新型設備投資
  • 電力及燃氣採購及電力供應
  • 設備運營
  • 設備定期維修、翻新
  • 能源管理具體實施
  • 客戶疑問解答服務
  • 定期用能相關財務結算。

7. 合同能源管理應用場景

居民社區合同能源管理

對於一個居民社區的能源管理來說,要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通常預算來源比較缺乏,且都比較緊張,合同能源管理通常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好辦法,而且在社區中,往往並沒有能效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員,因而提升空間很大,項目實現也有保障。專業的公司承擔專業的工作,社區的管理方也不需要再在能效上勞神傷財。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同時這類項目往往涉及多棟建築,集群效應使得一些在小體量建築無法有效應用的技術也得到施展,也值得采用複雜的策略,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能夠以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身份,直接去為相應的社區服務,保證了項目的管理和運維水平。如果維修這類配套服務,授權給社區自己的服務商,也可以給社區帶好處。只是能源管理公司一定要把握好各個環節,避免因為操作問題帶來的履約風險。

因為合同能源管理嚴格制定了能效指標,相應的監控手段也十分完善,它也就為環境保護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政策制定的導向性上,更加的有的放矢,量化節能的目標。當然,是需要一個標準的體系來做出規範和指導,德國能源署就此推出的相應的標準程序可供參考。

合同能源管理不應當被侷限在建築設施相關的環節,在社區當中呢,往往有其他的電力需求,比如說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路燈照明。

非住宅建築合同能源管理

非住宅建築只佔所有建築的10%-15%,然而能耗卻佔比三成以上。很多建築是依照舊標準建造的因此具有很大節能的潛力。非居住建築內往往有複雜的建築設備,對他們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可以帶來很大的節能空間,尤其是醫院、工商用建築,專業背景能源服務商可以為業主減輕相關的負擔。下面列舉幾種典型的應用場景。

非住宅建築節能服務合同

在節能合同中,能源服務商針對建築物能效,進行技術改造和管理升級,以節省能源和成本。

承包商全面考慮建築物的技術設備,降低總體能耗,從而降低能源成本。這些手段,不僅僅是新增設備,而是通過優化配置供需關係來減少能源消耗。同時還針對用戶的行為習慣,做出針對性調整,實現效率的顯著提高。

同時開展能效主題的培訓可以幫助用戶加強理念,使得技術手段獲得流程上全面的支持。對新建或已有工廠和建築進行整體優化,可以節省大約20-60%的能耗。

與能源供應合同一樣,承包商職能囊括了規劃,建設,融資和監控等各個環節,通過效率措施和相關技術,持續運營和優化工廠和設備,從而確保相關費用有效的降低。從節省的經費當中,服務方獲得相應的分成,來抵消他的成本,同時獲取收益。建築物所有者,仍然享受著其中的收益。能源供應不包括在節能合同中,即客戶仍然是能源供應公司的合同夥伴(例如,用於電力公司、燃氣公司等)。合同和服務設計具有靈活性,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和利潤空間。

非住宅建築能源供應合同

能源供應合同側重於建築物能源動力系統的安裝或改建及其能源的供應。根據所需的服務範圍,承包商將承擔規劃、融資、諮詢、運營和維護以及燃料採購等不同的工作。能源供應商將冷熱電等形式的能源銷售給建築物所有者,通過固定價格條件獲得服務的報酬。因此,能源供應商對能效提升非常在意,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可以與他們取得廣泛的合作。能源供應商典型的服務是通過冷熱電聯產機組實現的,它的工況優化往往可以提供很大的空間。

工業領域

工業領域中,通過節能降低成本是一件優先級很高的事情。通過優化技術路徑,可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收益:包括成本的降低和二氧化碳減排。在不同的政策環境中,技術的選擇是有傾向性的。在德國工業餘熱的回收受到了比較廣泛的推廣。研究顯示,工業廢熱回收潛力巨大。

然而,如此大的市場又面臨著層層阻礙。目前多數企業公司對自己企業的餘熱情況沒有認識,也不知如何利用工業餘熱。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將節能及餘熱利用外包出去,可以提高熱的利用率,節約能源降低廢熱。合同能源管理是一個非常合適這個場景的路徑。通過優化能源系統的運行,可以避免或減少廢熱的產生。具體包括:用戶側的響應;針對各個工業過程中壓力、溫度等數值數量,進行針對性精細化控制。

8. 合同能源管理的意義

自上世紀70 年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已經發展了數十年,國內外案例也頗多;作為一種雙贏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將金融、技術完美融合,成為了一種減少能源成本的十分常見的財務管理方法。我國節能服務產業近年來,因綜合能源服務的興起,也迅速成為熱門話題,已經成為用用戶側參與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通過合同能源管理,企業不僅能減少能源成本支出,又能建立了良好的綠色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大力。


從宏觀層面來分析,合同能源管理有助於用能企業專注自身主導產業的發展,也有助於公用事業節能減耗,減少財政支出,同時也帶動了諸如融資租賃產業、金融服務業、節能設備製造業、信息諮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廣泛實施節能措施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內容。工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這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對我國完成“十三五”節能降耗目標、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該獲得廣泛認知。

我國現在處於經濟快速發展和能源持續緊張的大環境下,基於市場運作、受利益最大化的驅使,節能服務企業會不斷尋找客戶實施節能項目。所以,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商業模式在我國存在著廣闊的節能市場。


《交能網合同能源管理實踐指南》


作者 | 交能網團隊

欄目負責人 | 交能網某某某

投稿請聯繫 | [email protected]

◆ ◆ ◆ ◆ ◆

交能網諮詢團隊提供能源電力領域專業的數據分析 | 行業諮詢 | 中歐對接,請垂詢交能網團隊瞭解更多詳情

版權說明:交能網訂閱號原創內容包括能源電力行業資訊焦點挖掘、新興技術分析與市場動態研究等內容,轉載需註明原作者及來源,請在後臺留言或聯繫小編。本文部分圖片及內容提煉、摘取或翻譯自其它參考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探尋建築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