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啊啊啊啊啊!好无聊啊!!!”


近来你是不是也处在一种无聊的状态中,反正我是这样的,所以啊,我整理了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福了,喜欢别忘了点个赞哦。


遇见野兔的那一年


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最开始了解《遇见野兔的那一年》是在一本杂志上,后来才知道是廖伟棠写在书里的推荐语。我在推荐语里看到这么一句话:于是野兔成为他判断这个世界的唯一法则,善待野兔者就是好人,恶待野兔者他必奋勇反抗之。具有如此单纯法规的人是幸福的。


抱着对这句话的好奇,我找来这本书细细详读。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瓦塔南,让他不惜一切守护自己的野兔。


一个诙谐幽默的寓言故事就这样上演了:瓦塔南是个三十多岁仍诸事不顺、愤世嫉俗的记者,偶然撞到一只野兔后,他决定逃离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带着野兔私奔。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我们总爱对自己说不想随波逐流,只想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


成天嚷着要诗和远方,要自由、要独立,当困难来临,却只想着逃避,瓦塔南亦如此,但他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敢于对这个世界说不是这份拒绝,让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是这份拒绝,让他学会踩着过去往上爬。


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只觉得瓦塔南疯了,他在荒野里,和野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森林大火、枪战、宿醉、跟乌鸦抢食,甚至是和黑熊结怨,因此展开了一场跨越国境的潜逃,还把自己送进监狱。可这一切似乎无法阻挡一颗向往自由的心。最终,瓦塔南越狱了,带着他的野兔,没人知道他的行踪,就是这样疯狂。


后来再读这本书,又有了另一番理解。瓦塔南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的野兔。


我也想做那个被瓦塔南偏爱的野兔,可我也知道,瓦塔南并不常有。与其说没有,倒不如说人心易变,真正疼野兔的,是瓦塔南那颗向往自由的心。我也总算知道了,支撑瓦塔南守护野兔的,并不是野兔本身,而是他自己的心。


在书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都期待有一天能遇见什么,从此有勇气去过真正想要的生活。


亲爱的,愿你能找到自己的野兔,去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也愿你能找见那个偏爱你的瓦塔南,做他的野兔。


月亮与六便士


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与其说这是一本追求梦想的书,倒不如说是追求自由。人到中年,银行家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突然抛弃妻儿,离家出走,只是为了追求深埋于心的绘画梦想。


这也是一个近乎疯狂的人物的一生,我记得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在得知丈夫为了画画离家出走的时候,她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自己的丈夫为何如此自以为是,在她眼里,丈夫是个没有一丁点艺术细胞的人,不可能会因为画画离家出走。她把这些推给一个不存在的女人,思特里克兰德的“新欢”。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很不能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这一行为。他有着别人羡慕的一切,温馨的家庭和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啊,尤其是人到中年,何必再折腾一番。


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后来读到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崩溃的那一段,恍然明白。是啊,她可以做“新欢”的对手,却永远会败给一个观念。


荣格曾说:“多用一些时间关注自己反倒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而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直没忘记自己心中的梦想。在异国他乡,他贫困交加,对梦想却异常坚定执着。他说: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这让我想起了弘一法师,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幻想着有这么一次艺术行为,只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原地踏步。


希望你也有一个伟大梦想,也会有努力追求的一天。


傲慢与偏见


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年前闺蜜来我家一起看电影《傲慢与偏见》,和她坐在一起讨论故事,我劝说她去找到书来看,一定会有新的见解。


小说讲述了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和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故事,幽默的言语交流、情节的戏剧性,都是我推荐她的理由。


很多人第一次看都会选择电影,毕竟电影是最快了解故事情节的一个方式。如果要我说,电影枯燥,很难融入进去,体会不到故事的情感所在。书里的故事从一开始的确有些无聊,让人读不下去,但细细阅读后你会发现,你融入这个情感线索里了,你会越来越好奇下一步发生什么,那种迫不及待,那种放不下。


我的建议是,先看书,再看电影。从书里融入主人公的世界,再从电影里观察人物表情。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唯一让我喜欢的就是人物动作和表情,达西向伊丽莎白表白那段,大雨中的达西,神情坚定,是全剧最大的亮点。


闲在家里,推荐你看的几本书

建议你从书开始读起,并非指责电影的不是。我最开始读这本书是在高三,日渐紧张的那些天,看书是静心的最佳选择。闲赋在家的这些天,也希望你找来读一读。老师曾说,欧美作品里的人物背景和他们的观念都和我们不一样,没有耐心的人是读不下去的。荻迪知道,我的读者们都是非常爱文字的,你一定可以。


相信我,这会是一本很好的书,试着每天读一点点,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推荐啦~


我常想,生活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些经历明明刻骨铭心,却还是想要忘记?


其实答案就藏在书里,我之前给《羊皮卷》里的一章内容写过注释:仔细想想,活在过去不敢憧憬未来似乎是懦夫的表现,我们也会说很多自我安慰的话,真正去做的时候却也都落荒而逃。忘不掉,是因为那段记忆里还有最美好的存在,有一个伤你最深的人。


很多时候,书里的别样人生,就是我们解答人生的钥匙。


正如书籍《遇见野兔的那一年》里,瓦塔南生活里的瑕疵便是他太太,这份美好镶上了悲伤的影子,瓦塔南再也受不了,好在他遇见了野兔。


当你经历过不同的人生,就没什么困境能绊倒你。


荻迪推荐的三本书或许不能很好的解答你的困惑,但你总会学到些什么,进而打开人生的迷局。


读书是一件缓而慢的过程,要记得耐住性子,专注一点,剩下的,就让时间来告诉你吧。


亲爱的,如果喜欢,记得点个#再看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