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總會: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兩手抓”

中國經濟導報訊 當前,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兩手都要抓都要硬”,恢復經濟運行秩序,全面做好“六穩”是當務之急。截至2月16日,浙江全省企業復工綜合指數為42.4,超五成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兩成的規模以上線上服務業企業已經復工。但是,浙江省各類企業產能只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2月17日,浙商總會發出關於有序復工復產事項的建議通知。通知指出,恢復生產經營,是浙商企業肩負的國家使命,要準確把握時機,積極創造條件復工達產,充分考量自身原有問題,強身健體,變危為機。

復工復產是必經之途

恢復生產經營是戰“疫”決策的出發點之一,也是戰“疫”決勝的組成部分,更是戰“疫”最終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企業傢俱有雙重任務。既要防疫又要防經濟停滯,既要保護生命健康又要維護生產健康。調動產能、恢復生產、穩定就業、穩定市場,是企業家自身的生存需要也是國家使命。

把握復工復產時機十分關鍵

經濟是長治久安的基礎,企業是經濟的細胞。許多企業本來就很困難,如果雪上加霜,就難以撐過“呼吸窘迫期”。在各級政府的指令下,在鑑別化隔離和精密型智控管理條件下,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差別化漸進式恢復生產經營,是企業擺脫“窒息”的重要生存機會。不能被動等待,恢復秩序、恢復元氣、恢復生產,是當務之急。

面對困難,要積極創造條件

對外,必須接受政府指令並獲得支持。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政府的各項措施,同頻共振,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協同戰“疫”、恢復生產、恢復經濟的重擔,讓社會的注意力“回神”到經濟發展上來,讓企業“回暖”、經濟“回升”。

對內,要練好內功增強“抗體”,著眼於長期發展和持續生存。企業要深刻總結反思,查找痛點、補齊短板、練好內功、強身健體,全面提升免疫力。創新要求應該集體覺悟、抗風險能力應該未雨綢繆、數字化水平應該快速補課、協同作戰的方法應該更為完整、響應和配合公共管理的適應性動作應該更為具體細緻紮實。防止被動復工、無序復工。

建議要求,要充分考量企業自身原有的問題,要利用這個機會,強身健體,充滿生機。總會建議復工企業要注意如下方面:

——有序復工,聯動復工,梯隊安排,由內而外,由小而全,要有預案防止回彈;

——強化精細管理、數字化管理,制定發放員工復工上崗作業管理手冊,要利用數字平臺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工程;

——生活服務類企業宜小型化運行,強化網上優勢,實現業態變身;物流快遞分區並聯作業,推行員工健康碼掃碼制度;

——啟動市場資源儲備,完善上下游要素鏈接;

——鏈接金融服務,確保流動性充足,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啟動個性化服務;

——主動彙報政府各有關部門,在政府部門指導下用好復工解困政策,總會維權委員會啟動專項服務;

——關愛員工,奉獻社會,切實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在社區內做優秀社會公民;

——強化企業黨建,發揮骨幹先鋒模範作用,傳導貫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指示精神。

建議同時提出,要充分信賴黨和政府的領導,風雨同舟,共識共命運:在全局性的系統持久戰中,企業家是生力軍;疫情蔓延與企業大面積倒閉同樣是災難,是同一個問題的延伸次生;企業問題就是社會問題;企業第一,員工也在其中;差別性管控和差別化恢復生產是科學治理機制的重要完善。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目前,浙商總會已成立復工復產生產服務聯絡組、金融服務對接聯絡組、市場與物流服務聯絡組、法律事務服務聯絡組、疫情防控服務聯絡組、政策環情諮詢服務組、公益行動諮詢聯絡組,並持續推出戰“疫”情、復工復產激勵增強榜。

浙江企業正在提起精神、練好內功,備足糧草、開闢通道,科學安排、有序復工。(記者:沈貞海 通訊員:陳以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