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焦慮化解大法:樹立個人品牌,探索職業轉型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我國各行各業,都有很大影響。疫情之下,我們如何應對由此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可能是未來數月中我們需要不斷嘗試和努力的事情。


失業焦慮化解大法:樹立個人品牌,探索職業轉型


所謂危機,即危中有機,機中有危。在大多數人看來,此次疫情是“危”,少數人看來也是“機”。


眾所周知,在網上現在最紅的除了明星就是網紅了,其實不管是明星還是網紅,都在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他們都是努力把自己變成一個個人IP(意見領袖),除了咱們耳熟能詳的papi醬、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吳曉波等等。在各行各業都存在著行業的意見領袖,都有自己的粉絲。


有粉絲的信任、認可,才是賺錢最簡單的方式,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就是三大宗教,為什麼能幾千年一直興盛不衰,其原因是他們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超級IP,為信徒提供了信仰,信徒幫他傳播。


2017年2月,寧波動物園發生了一件老虎咬人的事件。一個男子逃票進入了動物園,近距離逗老虎,被老虎咬死。這個事件一經報道,立刻引起輿論譁然。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去翻看這個事件的網友評論,會看到許多人的評論不由自主的提到姜昆。大致意思是說姜昆在春晚《虎口遐想》裡講過一段和這個相同的段子,現在成了事實。


失業焦慮化解大法:樹立個人品牌,探索職業轉型


大家都戲稱姜昆為“預言帝”。姜昆從出道開始講老虎,如今復出又在講老虎,所以一提到老虎,人們就會聯想到姜昆。於是,老虎就成了姜昆的行為形象標籤。


我們在進行個人品牌形象定位時,除了自然形象標籤、社會形象標籤以外,行為標籤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說自然形象和社會形象標籤反映的是靜態的個人品牌形象,那麼行為標籤則反映的是動態的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所以,哪些要素可以被用來作為個人品牌行為形象標籤呢?


事實上,一切在人的活動中開展的內容都可以作為自己的行為形象標籤。具體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01 服飾


服飾包括人的衣著、配飾、髮型。大部分人在見到一個人的第一面,是無法判斷這個人到底有多少內涵的。這時,他就會藉助你的服飾形象和行為舉止來判斷你的專業度。


失業焦慮化解大法:樹立個人品牌,探索職業轉型


曾經見過這樣一位培訓老師,在大部分情況下,她會穿紅色的西裝和黑色的裙,包括我開的車也是紅色的。


為什麼她這麼喜歡用紅色呢?因為她的名字裡有個“紅”字,所以用紅色作為她的個人品牌行為形象標籤,這樣可以強化用戶的記憶。所以,個人品牌塑造時一定要重視服飾行為形象的設計。


02 聲音


俗話說“言為心聲,聲如其人”。除了你說話的內容反映了你的內涵外,音色、音量、音調也是一門非常有學問的、值得研究的學問。


失業焦慮化解大法:樹立個人品牌,探索職業轉型


要讓用戶對你的印象深刻,個性的聲音可能成為一個最有利的行為形象標籤。比如,能在美女如雲的演藝圈脫穎而出的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就是以她嗲嗲的聲音作為其個人行為形象標籤的。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種嗲,至少她能讓你記住她。同樣,楊坤和阿杜等歌手也是以沙啞的嗓音形成自己的特色,受到歌迷的追捧而走紅歌壇。


聲音雖然只是一個媒介,但它所傳達的信息卻是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個人品牌塑造者可以通過自己獨特的聲音來樹立自己的個性與特色,讓用戶記住你。


03 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


生活方式更多的是指衣食住行,非工作形態下的方式。而工作方式則主要指職場上的行為方式。


失業焦慮化解大法:樹立個人品牌,探索職業轉型


所以,你採取怎樣的工作方式,也會影響人們對你的價值判斷。比如一個天天泡酒吧的員工,經常晚上吃夜宵的人,在一些人看來是時尚的生活方式,但在另一些人看來就是放蕩的、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生活方式。


而到底要表現出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這要取決於你要創建的是什麼形象,你用戶的價值觀。


願大家在待春暖花開之際,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機遇。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如果不掌握你自己的個人品牌,不知道如何呈現自己,別人肯定會給你貼一些亂七八糟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