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化無我

無我是一個人人內心都追求的清靜層次,但世事無常,我們在分別執著中誰都不是受困於萬物和自己的內心呢?

一切還得從一句機緣感悟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語思悟開始。

近日因疫情看世事眾相經歷中有對身邊在乎之人的擔憂,思之人身安危,風險規避,都說關心則亂,因是在人生經歷低谷消沉時在精神上給自己鼓勵很大的人。

對於家人身於不同的城市也是甚為擔心,在和家人溝通時說是沒有口罩,也在自我隔離,聽到這樣的消息心裡也是為之一緊,便通過各個渠道為家人購買。然而對於緊缺的口罩來說社會之中也眾相百生,先是各個藥店店鋪搶購一空的口罩,後是各種可能的抗疫藥品藥品搶購一空,又是朋友圈海外代購口罩高買低賣和騙局,最讓人大跌眼鏡佩服的不過是日籍華裔女子無恥無下限的秀操作,更是拷問了良知和信仰。

作為凡塵中修心的人,這一切身邊的事情都在讓自己不斷的思悟,內心對身邊人的擔憂,對社會問題的見思。

想到佛家的空性,儒家的反求諸己,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想到了人能量層級的開悟的層級,人類意識進化的頂峰,天人合一無我之境。

自己對在乎的人,家人,社會問題的關注,這些事物對自己的內心產生了擔憂焦慮的思緒,這是一種分別執著的思緒,也是無端的擔憂。在《福爾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中,華生醫生驚訝地發現,福爾摩斯居然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福爾摩斯解釋道,因為人的大腦容量有限,他不能讓這些沒用的知識佔據那些存放有用知識的位置。他這樣說:“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你說我們在圍著太陽轉,就算我們是在圍著月亮轉,對我或我的工作也不會有半點兒影響。”

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本書中都有很多你能學習的知識,但是其中也有相當多的知識是你不需要學習的。這是沒有必要讀完一本書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讀得越多,不見得用得越多。不妨回憶一下,近年來你徹底讀完的一本書是不是對你幫助最大的一本書?或者你讀過的最厚的一本書是不是為你創造價值最多的一本書?恐怕未必。所以,價值多少跟讀得多少沒有關係,讀得少而精反而更可能去應用。因此,若再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類似《我是怎麼每週讀三本書並且都記住》的文章,你應該先追問作者這樣的堅持帶來了什麼。

在很多劇中毛主席曾經在炮火連天的戰壕裡面篤定冷靜的分析指揮戰局,身邊的都替他緊張,他卻若無其事。王陽明曾在龍場悟時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聖人處此悟性自足,之後境由心轉做出改變努力面對當下適應環境,徐徐如在!釋迦摩尼覺悟出世間苦厄,內心分別執著,覺悟身心,達到無我之境。

從這些經歷故事中,想到自己和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麼?自己內心內在對人的擔憂恐懼,對外在事物思量的執著,這些事物煩擾身心,生出各種思量情緒。內心執著於這些東西,讓自己內心無法安定和清靜,成住壞空,不增不減,不垢不滅,一切事物本來也就循環變化的過程,本身存在的東西,有那麼多的情緒和自我的不安定,全是自己心念執著而生,所有的想法和生出情緒全由自己內心我執產生,明境非臺,庸人自擾。自己也隨即放下內外的執著,因一個放下屠刀的思悟而覺悟無我之境!

法無定法,貴在得法,很多的身心覺悟要靠個人的自我借事磨心借物磨性的修煉,也要靠事物機緣中自我的覺悟!只有自己內心的清靜和安定才能更好的面對當下生活!我們都是來享受人生的,最好的狀態感覺就是臨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