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馬濤:連續奮戰21天的疫線急先鋒

映象網南陽訊 (見習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申鴻皓)

“馬濤,你一定得挺過來呀。”2月17日早上,在南陽市中心醫院急救病房裡,李麗看著仍舊昏迷中的丈夫,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馬濤,“家人和同事們都等著你呢。”

今年44歲的馬濤,是南陽市生態環境局社旗分局黨組成員,分管環境監察等工作。就在2月14日上午,他因突發心梗,倒在了抗疫一線,已整整昏迷了三天。

“從大年三十開始,工作連軸轉,作息沒規律,馬濤同志是累倒的。”市生態環境局社旗分局黨組書記、局長郭玉,說起馬濤的病情,痛心不已。

“忙禁放、忙抗疫,21天堅持衝在一線,馬局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事們回憶起馬濤近段時期工作的過往,都為他“拼命三郎”的作風深深折服。

1月24日,農曆除夕,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迎來了“大考”。面臨巨大考驗,為了做好禁燃禁放工作,按照分工,馬濤從當天下午開始,就組織環境監察人員60餘人、十餘臺車輛,深入禁燃禁放區開展宣傳督導工作。新年的鐘聲早已敲響,然而他帶隊宣傳督導的腳步仍未停下。當他疲憊不堪的回到家裡時,已經是大年初一凌晨兩點……

1月25日下午,大年初一,歡樂祥和的春節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斷,馬濤在開完局黨組緊急會議後,絲毫沒有停歇,馬上就對疫情防控卡點和網格管控區域展開實地調查,並結合實際制定了環境監察人員執勤分組及工作方案,各項抗疫工作開始緊鑼密鼓向前推進。

“面對疫情,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關鍵時刻,黨員幹部得先衝上去!”縣城鴻福花園小區是該局定點分包小區,作為帶隊領導,馬濤幾乎天天守在那裡,誓用共產黨員的鋼鐵身軀,將新冠肺炎病毒阻擋在小區之外。他身先士卒,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置黨員先鋒崗,帶領局黨員幹部不遺餘力的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出入登記、體溫測量及消毒工作;面對個別群眾不理解、不支持的問題,馬濤都不畏艱難,耐心勸導,一一克服,並嚴格落實調度制度;為了將入戶排查工作做實做細,他主動扛起責任,明確自己擔任排查工作的樓長,決心與同事們一起,撐起“保護傘”,築牢“保護牆”,堅決避免小區疫情的發生……

鼠年春節,在馬濤的示範帶領下,生態環境局一邊抓環保督查,一邊抓疫情防控,特別是在抗疫一線,局其他黨員幹部紛紛選擇“逆行”,各個勇當先鋒,輪班值守,持續宣傳,勸導居民,全面排查,分組包到單元、人員分包到戶,常常飯也顧不上吃……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一切為了小區能夠安全度過疫情。

“早幾天他說胸悶不舒服,我讓他去醫院檢查,他說是戴口罩悶的,歇歇就好了,還說等疫情過去再去;沒想到咋會這麼厲害呀。”看著昏迷的馬濤,妻子李麗既心疼又埋怨。

“馬局長在一線整天風風火火的,有個小病小災也都忍著,原來這都是他‘裝’出來的‘假象’,這二十多天他都很少回家。”說起這位“領導哥”,同事們心中有著滿滿的敬佩。其實,連日的高強度工作,馬濤多次出現胸悶、噁心、乏力的症狀,身體早已敲響警鐘,只不過幹了多年基層工作的他習以為常罷了,他還總是以“睡一覺就沒事了”來寬慰家人和同事。

作為黨員,馬濤做的還遠不止這些。為了抗擊肺炎疫情,他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1000元,捐獻到全縣抗疫工作中,並主動承擔晚間執勤;一線缺少口罩等防護物資,他就積極與藥店的老同學聯繫,爭取到了50只應急口罩,又到南陽酒精廠購買了300公斤的醫用酒精;在做好卡點管控工作的間隙,他還不忘對縣汙水處理廠進行環境監察,指導做好環保工作……

2月14日上午9時50分左右,剛從縣汙水處理廠返回辦公室調度疫情防控信息時,馬濤突感胸悶、呼吸急促,他倒了杯水,可還沒等喝,額角已是大汗淋漓、嘴唇發紺……同事們連忙把他送到縣婦幼保健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為疑似急性心梗並心源性休克,需要立即轉院。

“醫生說要是晚來五分鐘,可能就搶救不過來了。”李麗告訴記者,在轉運市中心醫院的路上,隨車醫生曾緊急對馬濤進行過電擊除顫胸外按壓搶救,到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後再次休克,又做了八次電擊除顫和胸外按壓後,做了心臟支架手術,“真希望他能快點醒來呀。”

“如果一週內不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臟功能衰竭才算度過危險期。”市中心醫院醫生說,這與馬濤長期的勞累有很大關係,並且表示將全力救治。

“面對疫情,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馬濤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了一名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看著病床上的馬濤,郭玉動情地表示,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想和他一塊兒繼續並肩作戰。

(映象網南陽新聞熱線:0377----60396959,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