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酵,大家的防疫意識已經大大加強。


一開始,部分人還未曾意識到戴口罩的重要性,如今,大家卻恨不得將全身上下嚴密包裹。去年的我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2020年最受歡迎的禮物竟然會是口罩吧。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這段時間,不少公司陸續安排員工返崗復工。於是,#當父母得知你要復工後#的話題在昨日一路衝上熱搜。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不少網友曬出戴上自制口罩、頭盔,身穿自制防護服的超硬核防護照片,彷彿多遮住一部分身體,就多一份成功防範病毒的勝算。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也怪不得大家“反應過度”,實在是新冠病毒太過難纏。


一提到新冠病毒,許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病毒的超強感染性。2月4日,寧波一名56歲男子出門買菜未戴口罩,短暫接觸僅15秒就被感染的事例,如今想起來還是令人心驚肉跳。


出門在外,很難保證一整天不調整口罩。這15秒就像一枚倒計時炸彈,為人們敲響了警鐘。


返崗在即,如何防疫復工兩不誤?快收下這份“芬蘭式”返崗工作指南吧!


復工的防疫工作,除了我們牢記在心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出門”外,最重要的就是牢記:距離產生美。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1. 先戴口罩後出門,謹守乘梯禮儀


出門前,除了口罩外,在包裡也要備上面紙、消毒溼巾、酒精。疫情期間,這些東西比香菸、口紅更為實用。


大家都知道要出門戴口罩,但要注意一個細節——先帶好口罩,後出門。


剛出門,大部分居民就將面臨第一個“高危場所”——電梯。即使物業經常對電梯進行消毒、打掃,也無法改變它密閉性強、不易通風的本質。


因此,電梯殘留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如此一來,養成提前戴口罩的習慣就尤為重要。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預備紙巾或沒有筆芯的簽字筆按電梯,避免手指直接接觸按鈕。


如若在電梯遇到熟人,建議點頭示意、減少接觸交流。低樓層的住戶,建議出行走樓梯。


特殊時期,人與人之間維持“芬蘭式”禮貌,保持距離尤為重要。


2.上下班途中,“芬蘭式”坐車保平安


之前網上有個說法,2個芬蘭人之間可以站下8個擠地鐵的日本人。


這個像段子一樣的說法,卻是疫情當下最建議的排隊距離。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若需乘坐公交車或地鐵上班,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落座時與他人分開坐,遇到熟人也不例外。


讓自己安心,也讓路人放心。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途中要儘量避免玩手機,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扶手、車門,千萬不要用未清潔的手揉眼睛。


一來,玩手機提高打電話時病毒接觸到皮膚的風險;二來,病毒容易經過手指,汙染眼結膜和口鼻粘膜組織。


疫情期間,選擇私人交通工具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途中感染的風險。


3.辦公室防疫,著重避免交叉感染


到達辦公場所,立即用肥皂仔細洗手,手背、手面、手指間、指縫都要著重清潔。


疫情期間,減少不必要辦公用品,工作前先對辦公用品進行消毒。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工作中,全程不得摘下口罩,儘量採取無紙化辦公模式,減少文件傳遞。


為了辦公人員的安全,員工座位儘量分隔開來,保持距離,避免聚眾開會。


若一定要面對面開會,要提前做好會議室的消毒、通風工作,開會時保持距離。


4.在外吃飯,“芬蘭式”用餐最安心


不少上班族沒有帶便當的習慣,日常選擇吃外賣、吃食堂。在疫情當下,我們還能放心用餐嗎?


其實是可以的。在高溫烹飪的過程中,病毒很難存活。廚房環境衛生、員工健康、食材新鮮的情況下,不必擔心菜品受到汙染。


所以,口碑好的外賣還是可以照常食用的,只是在取餐的過程中要注意防護。


在公司食堂吃飯,儘量錯開用餐高峰期,避免扎堆。有條件的情況下,將飯帶回工位食用,不到最後一刻不要摘下口罩。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返崗在即!這份“芬蘭式”工作指南,讓你在疫情下安全復工


疫情期間,在積極掌握安全有效的隔離方法的同時,別忘了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都不同程度上產生了情緒問題:焦慮、迷茫、恐慌。面對未知的難題,產生消極情緒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不能被這種情緒打敗。


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寬容理解,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戰“疫”必勝,春天一定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