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和紙質書你更喜歡讀哪一種?

多爾袞愛新覺羅


我當然更喜歡紙質書。為什麼?一,我從十多歲起就跑圖書館。後來成了圖書館的志願者(那時沒有志願者六十年代初),一有空閒時間就去幫圖書館服務,打掃衛生,為讀者服務…。目的只有一個能拼命讀書。也是從那時起愛上了紙質書。二,文化大革命中圖書館雖然基本關閉,但也不能阻擋我讀書。有機會去借書,淘書,到廢品收購站去買書。這期間我淘到了哲學辭典,契訶夫小說集,阿托爾斯泰的加林多體線體,莫泊桑的俊友等。三,六九年我參加了工作。一有時間就去新華書店,用微薄的工資狠心去買書。值得買得了了無幾。這期間我隨著出版順序買了二十四史和一些雜書。四,後來我聽說有了內部發行書,我想方設法熟悉這個部門,經常去光顧,先後買了戰爭與和平,一千零一夜,苦難的歷程,圍困,期刋譯文,文史資料,金陵春夢等。還買了臺灣版的中文大辭典等。五,開放搞活後,我幾乎有空就去書店,即使到外地,無論城市與縣城只要有書店就是我的首選。因為每個書店我都能發現入眼的新書。近六十年裡我收集到了近萬冊書。我比較喜歡的:民國叢書五百冊,筆記小說大觀,紅雜誌全訂本,禮拜六合訂本,良友畫報全合訂本,中國美術全集,中文大辭典,還有幾乎囊括所有外國名家名著文集全集和中國名家文集全集等萬餘冊。傾注了我一生的心血。你說我能不喜歡紙質書嗎?另外紙質讀起耒方便,特別是只要讀過,查找名篇名句方便。電子書名篇名著少,時令作品多,快炙人口,教育啟發感染人的情節語句少之又少。我覺得讀紙質書的收穫會更大一些。愛好電子書的朋友千萬不要忽視對紙質書的閱讀,特別是對名家名著的閱讀,定下心來讀過一段間,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孫舉海sunjuhai


以前熱愛紙質書,每個月會收到三十幾種雜誌,外加購買十幾本書籍,都是幾百頁一本的,看書是最大樂趣之一。

現在難得看紙質書了,訂閱雜誌只剩兩種,還是經常買書,但是隻買電子書。

電子書優點太多:

1)輕便

以前出門總是帶五六本書,相當重。現在出門帶電子書,一個 Kindle 或是 tablet 裡面可以存幾千本書,我通常存幾百本,隨時攜帶,而且還在雲記憶裡面存了3套,有 WiFi 的地方用電腦看。

2)不會舊 不會壞

我愛書如命,書籍都保護得跟新的一樣,包括我大學用書,畢業了都可以當新書賣,偶爾有書被人弄髒弄破或摺頁,就會很不高興。電子書沒有這些顧慮,永遠是新的。

3)可以任意放大文字和圖像,可以改變字體。

4)書裡的鏈接點擊馬上看,你在紙質書上試試看?

5)附帶電子字典和各種文字翻譯,簡直太方便了!我看很多醫學書籍,裡面很多拉丁文,不確定該怎麼讀,電子書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6)電子書的錯誤少,而且經常更正,紙質書做不到這一點。

7)需要取部分內容做研討時,電子書很容易做到,紙質書大費周章。

8)電子書隨時隨地可以閱讀,不太受環境影響,甚至在漆黑的環境裡也沒問題,紙質書對環境的要求高。

9)電子書環保,多看電子書,少砍許多樹。

10)電子書通常便宜,而且付錢幾秒鐘內就收到。

11)電子書不會缺貨,比較專業的紙質書經常缺貨。

優點太多了!相比紙質書,沒有什麼缺點。


mimidustie


你好,能提出這個問題,看來你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

至於讀書是電子書好,還是紙質書本好的問題,我認為各有利弊,關鍵是看個人的愛好和習慣來選擇。

01 讀電子書的利弊

利:電子存儲書本信息量大,方便攜帶,尤其是對於沒有固定閱讀空間的來人說,閱讀電子書是一個比較便捷的方式。

出門在外,上下班的路上,出差途中,想閱讀時,隨時隨地就可以拿出一部小小的手機,一部電子閱讀器,打開電子閱讀工具軟件閱讀自己下載好的書。

另外,電子書的存儲方便,可以節省家裡的空間,一部手機、一個電子閱讀器可能就是一個藏書上萬冊的中型圖書館,甚至是大型圖書館。而且,這中大型圖書館可以隨身攜帶。

再者,電子書查詢信息方便,在閱讀軟件中,做好相應的標記,查找資料時輸入相關內容的關鍵詞,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這是一頁一頁翻閱紙質書的效率無法相比的。

弊:從小養成的閱讀紙質書籍的閱讀習慣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電子書的閱讀,可能閱讀的體驗和效果沒有紙質書的好;而且閱讀時間過長,會對視力產生不好的影響;同時,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閱讀思考效果可能不太好。

閱讀電子書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在讀書,而是在網遊,沒有書香的感覺,只有冷冰冰的電子屏幕。

02 讀紙質書的利弊

利:從小就閱讀紙質書籍,習慣養成後閱讀的效果好,效率高,容易讀進去,容易記憶,也容易引發思考。

閱讀紙質書對於視力的影響幾乎為零,利於視力健康。

家有藏書,可以裝點家裡的書香氣息,對於家庭的讀書氛圍也是一個很好的塑造。

弊:攜帶不便,非固定環境的閱讀,不能攜帶過多的紙質書進行閱讀。

信息查閱不如電子書方便,且一本書的信息存儲量有限。想要大量查詢資料時,效率不高

藏書要佔用一定的空間,如果家庭居住條件有限,不但沒有圖書存儲的條件,而且還會影響閱讀,同時會忍痛捨棄自己心愛的書。

從電子書和紙質書的利弊分析來看,電子書除了閱讀上的優勢外,似乎在其他方面還佔有較大的優勢。但對於我來說,我還是習慣閱讀紙質書,只要有固定的閱讀環境,我一定首選閱讀電子書。除非條件不允許,我才會拿起手機看一會電子書。

總之,讀什麼材質的書取決於個人的閱讀習慣和實際需求。作為常常閱讀的人,我建議您: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去多閱讀紙質書。

大家好,感謝您的“悅讀”,如果本文打動了您,麻煩您點贊並轉發!“悅讀詩意美文,感知智慧人生!”歡迎關注【魯班石】,一起努力學習,一起快樂成長!


魯班石


紙質書除了閱讀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借給別人。錢鍾書在《圍城》裡說:「一借一還,一本書可以做兩次接觸的藉口,而且不著痕跡。」就算是人家不還你,說不定多年後看見這本書,還能忽地想起你來。

很少有其他東西有這個好處,可以隨意借給別人,或者找別人借來看。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十年前微軟設計了一種叫「Zune」的MP3播放器,可以把正在聽的歌兒用WiFi「借」給朋友聽,但是最多聽三遍。喬布斯看了演示說:「It takes forever. By the time you’ve gone through all that, the girl’s got up and left! You’re much better off to take one of your earbuds out and put it in her ear. Then you’re connected with about two feet of headphone cable.」


早晚讀書山東


在這個互聯網信息時代,不少人批判碎片化閱讀有諸多壞處,提倡復興紙質閱讀的人更是不在少數。我始終對這兩派的紛爭不解,難道有了電子方式的閱讀就會徹底拋棄紙質閱讀麼?難道紙質閱讀就這麼脆弱不堪經受不起比對與考驗麼?據我觀察身邊的朋友和眾多網友的反饋,得出結論——這種憂慮實屬多此一舉的杞人憂天。

每一階段的科技發展都會結晶出一種乃至多種改變人類日常生存方式的新產品,例如代替人力的蒸汽機、替代自然日照的電燈等。每一個科技新品種的問世之初都會引起一部分“念舊”的人們的擔心焦慮。但,縱觀歷史的推演,您看,每一個階段的“新”最終都會淪為“舊”,新舊二者都會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此正常的新陳代謝保證了人類社會不斷的向前推進,閱讀方式也是同樣。

眾所周知,紙質書與電子書各有利弊,例如電子書雖輕便豐富但因缺乏厚重感使人容易在閱讀經典之時始亂終棄,紙質書也因其厚重感之強“福禍相依”,等等。

但我在此還是要由衷感謝電子書的問世及發展,為什麼呢?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於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且國民數字閱讀人均讀書僅1.42本,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

最新報告: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公佈:①2015年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電子書閱讀量為3.26本;②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62.21分鐘;③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7.19本。

可千萬別小覷這平均數字的小小漲幅,由此便能看出,電子書的發展不僅沒有阻礙紙質書的閱讀反而壯大了紙質書的閱讀市場,使得國民閱讀量有了穩步的提升。

講個玩笑話,從前不讀書不看報的人用上手機後每天僅讀上點資訊也算因科技而進步了吧,更別提那些運用好電子書的人們了。

而小編自己呢,更願意將二者結合起來,在公共場合用電子書看輕鬆詼諧的內容,在私密空間手捧紙質書感受經典文字的美好。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習慣,以上的分享內容也僅源自我個人的思考,感謝讀到最後的你們,也希望你們無論是通過電子書還是紙質書,都能感受文字與思想的無限美好。 THANKS~


一起書影音


我從大學開始到現在用Kindle也有四五年了,但是與此同時,也一直在購入紙質書。應該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吧。下面來對比一下二者的優劣:

一、電子書的優勢:

1、用電子書出門、通勤、旅行,非常方便,紙質書太重!

2、直接標記段落做書摘,讀完書整理筆記、撰寫書評或者文章,方便,節省時間。

3、電子墨屏幕,相較於手機要更護眼,而且具有較為柔和的背光燈,可以滿足睡覺前看書的需求。困了直接放下kindle進入睡眠,非常幸福哦~

4、省錢。講真,用kindle看的書,因為網上有很多正版破解的資源,下載下來放到裡面就可以看了。(下載盜版有點不道德,不過即使買正版書,有的只有幾毛錢也很便宜,尤其是商城搞活動的時候!)

二、紙質書的優勢:

1、有厚重感、儀式感。拿著紙質書坐到書房裡,跟拿著電子書坐到書房裡,絕對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2、可以隨意翻頁。雖然kindle最新的系統也開始支持快速翻頁了,但是也只是更“像”紙質書,而絕對沒有紙質書那樣方便。

3、可以隨手寫下讀書心得。這一點則是電子書所不具備的,畢竟手拿筆,想到就可以寫到,如過要往電子書上寫筆記,那就呵呵了……

總結:

電子書和紙質書各有優劣,但是對我來說,我一般會用電子書讀一些實用類的書,或者一些暢銷書。但是對於較為厚重的經典書籍,比如《史記》、《莎士比亞全集》、《魯迅全集》這些大部頭,當然還是紙質書來得好啊!

大概就是以上這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木木讀書


我覺得我應該是會選擇紙質書吧!

從上小學開始,每年最期待的時間就是,剛開學的時候發新書,聞著新書特有的紙質油墨的香味,對人來講是一種極大的滿足,那時間,物質還算貧乏,書還不像現在這麼氾濫這麼多,所能接觸到的,基本上都是名著,或者說是很有影響力的書籍。書在眼裡面是神聖的。

那時間如果說是得到一本書是要花很長時間把它看完的,細細的讀上一遍,因為也沒有手機去打擾,更沒有許多無效的社交去佔用你碎片化的時間,那麼當你閒下來的時候也就只有看書,才能夠打發和消磨時間。所以基本上,我看過的書都是在上上學的時間看的。

當工作了以後,應酬開始多起來,時間雖然也多了,但是更多的把時間花費在其他的事物上面,在想,沉靜下來看一本書,就顯得10分不容易了,電子書我也有一本,是亞馬遜的kindle,的確是薄薄的一本兒,裡面能放好多書,也不是十分回眼,但是每次拿起來總感覺少了紙質書的那種感覺,所以我每年都會定期買很多書,只是說再也沒有像小時候那樣認認真真,如飢似渴的認真讀過了。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為人類帶來的好處固然是非常多的,但是,或許在有些方面對人類,卻是一種退化,比如說手機的出現,讓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手機上面,翻閱著和自己毫不相關的新聞,回答著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問題,而沒有把這些時間拿出來,去認認真真的讀一下書,把自己帶入進去,在書籍的世界裡面,肆意的暢想。

是我的寶貴和人的重視程度,其實是和稀缺性有關聯的,當你發現書來得太容易的時候,隨便在網上,花一塊錢就能下載幾千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書籍的時候,那麼你就沒有那麼多的慾望,去認真的去讀或者去對待了,人對得來非常容易的東西總是不在乎的,而紙質書,你需要花錢把它買回來,那麼,付出的代價和電子書就截然不同了,而且紙質書拿在手裡面,你只能專心的去看一本書,而不是像電子書一樣,這一本看了半天突然想起來裡面還有其他的,又關掉翻開其他的書,這樣不能讓人心無旁騖的去,認真對待。

我想紙質書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它和冷冰冰的數據和電子產品,中間隔著一層人性和溫暖。

這是我4月23日讀書節新買的書。雖然可能有些書我永遠不會看完。…




溫雅楠的聽雨書軒


討論讀什麼形式的書好,跟討論用什麼讀書方法一樣,這是一個不能被一概而論的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說實話,紙質書和電子書各有利弊,針對不同的書、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安排,最終的答案也會各不相同。

紙質的書VS電子書

從健康方面:紙質的書比電子書更護眼,所以,給孩子讀書,特別是還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最好讓他們讀紙質的書,這也更容易讓他們養成讀書習慣。

從價錢方面:紙質書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電子書,而電子書則更便宜,甚至可以不花錢。 當然,你也可以從圖書館借閱紙質的書,這也相對省錢的。

從時間方面:碎片的時間看電子書更好,即時、高效;大塊時間看紙質書更好,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從專注方面:紙質書更容易專注,你可以直接擺脫電子產品的干擾,但電子書不行,不管是手機,還是如kindle一般的閱讀器,它都會有讓你分神的功能,比如時間、消息,這些都可能讓你無法專注讀書。所以,在大塊時間閱讀專業書籍的時候,建議讀紙質書。

從閱讀速度上看:這個要看不同的人,有的人看電子書快,有的人看紙質書快。其實,這裡講的速度多數看個人習慣。說實話,以前我不怎麼看書,看什麼書都慢,但後來因為養成了讀書習慣,看書的速度整體提升了。又因為書架和經濟原因,更多的時候看電子書,所以我看電子書的速度,明顯高於紙質書。

從方便程度方面:電子書要比紙質書更方便,方便攜帶,比如直接用手機看,我們日常都帶手機,隨時拿出來就可以看,比如我,沒事等車的時候就拿出手機看會書,一週積累下來,也能差不多讀完一本書。

從記筆記方面:這個完全要看個人喜好了,有人喜歡直接在書上寫寫畫畫,有人喜歡抄在本子上,有人喜歡做成電子文檔、思維導圖。比如我,做思維導圖一類電子筆記的時候,就喜歡電子書,可以直接複製,但摘抄的時候就喜歡紙質的了,因為方便翻閱。

所以說,要選紙質書還是電子書,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答案並不絕對。雖然說,一直有紙質書終將被取代的說法,但我相信,紙質書並不會被取代,它的存在還是很必要的。

畢竟,一個拿著kindle的美女和一個拿著書的美女相比,雖然都很美,但是給人的感覺終究是不一樣的,你說呢?


我是喜歡讀書的白羊羊,希望我們都能讀到更多好書,遇見更多可愛的人,加油^0^~


書不白讀


因人、因時而異。讀電子書還是讀紙質書,其實都可以。



讀電子書比較方便,並且電子書不佔地方,選擇餘地也挺大。一本電子書的容量可以很大,幾乎相當於一個移動的圖書館。所以,電子書與紙質書相比,有它獨特的優勢。


讀電子書,最大的弊病是可能陷入“淺閱讀”。你現在的苦惱:“現在手機讀書app很多下載好了還可以聽書,但是總感覺記憶不深刻”,說明你已經進入淺閱讀狀態了。


淺閱讀容易不求甚解。因為浮光掠影一番,留下的只能是隻言片語的淺層記憶。這種碎片化的知識不是沒有用,只是,僅僅依靠這些,你搭不出屬於你個人的完整的知識體系。


讀書除了愉悅自己,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增長知識。希望增長知識,就得下功夫。顯然,平心靜氣地坐下來,泡杯香茶,細品一本經典的紙質書,是很有必要的。


糾結不如行動。其實,讀電子書與讀紙質書並不是截然對立的事情,從現在開始,你嘗試一下雙管齊下的效果,久而久之,自然就明白了。


俚言雜談


首先在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紙質書和電子書的優缺點

從功能上來講,電子書和紙質書都是提供知識的載體。因此不必要在電子書和紙質書二者中去糾結。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但是文章中的知識才是核心點,不必為了一方而丟棄掉另一方,如果這樣就明顯是非常不理智的。



紙質書一直以來是文字知識的載體。閱讀起來不傷眼,有質感,而且可以隨時寫寫畫畫,做標記,可以反覆翻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習。

紙質書的缺點,對比價格來說,和電子書的價格差距很大,而且佔用的空間大,出門不宜攜帶,書本容易丟失,毀壞。



電子書的優點是小體積大內存,一個手機或者電子書閱讀器就能把你想學習的書籍裝在裡面,而且攜帶方便,隨時隨地可以學習。電子書適合搜索查閱資料。

電子書的缺點是傷眼閱讀後對記憶的深度較淺閱讀效率偏低,主要因為電子書的是需要聯網的,所以不時會有信息,微信等跳出來,影響閱讀導致思緒接不上,閱讀後對書中的內容記憶存諸差。



因此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書籍,要經常反覆學習查閱翻看做筆記,那麼就應該買紙質書來閱讀。而一般獲取知識的書籍可以用電子書替代。

我認為應該以電子書為主,紙質書為輔。兩者可以作為學習互補,各有千秋,合理利用提升自己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