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連日來,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逆戰向前,履職擔當,連續奮戰,用忠誠和堅守為轄區廣大人民群眾築起了平安“防護牆”。

01

大年初一,父親帶著奶奶

開車100多公里送她到派出所

她叫張瀾,25歲,警齡3年,和林派出所民警。

1月24日下午,張瀾正在長壽的家中準備除夕夜晚餐。家中有父親、奶奶和她三人。此時,梁平公安向全局發出短信,要求全警停休,務必於1月25日返回工作崗位。

吃完晚飯,拾掇乾淨。張瀾連忙拿出手機來訂高鐵票。父親擔心女兒轉車不方便,主動提出送張瀾到和林派出所。

張瀾的奶奶已81歲高齡,平時就是和張瀾的父親生活在一起,且只有父親一人在照顧她。考慮到奶奶的安全問題。大年初一,張瀾的父親開著車,帶著奶奶,行駛100多公里將女兒送到和林派出所。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工作中的張瀾


數據落地核查是派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任務之一,作為內勤民警,張瀾就具體負責這項工作。但數據核查遠比想象中的複雜,有的數據有準確人員信息,有的只有一個聯繫方式或地址,有的需要問村組幹部,有的需要在網上核實,張瀾抱著一個電話、面對一臺電腦,一條一條地核實,一項一項落地。

“從武漢回來的有多少人、從湖北其它地方回來的有多少人,其中哪些人離渝、哪些人在本轄區、居家觀察隔離的有多少……”

期間,張瀾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深夜,除了收集核查對象的信息外,還要與鎮政府、衛生院等部門對接數據,確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戶,確保上報的數據真實、精準、統一。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張瀾和父親互相加油鼓勁


02

跨越沙坪壩、梁平兩區

警察“父子”堅守抗疫一線

他叫袁梽桉,24歲,警齡2年,和林派出所民警。

袁梽桉的父親是重慶沙坪壩區井口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他從小就以父親為榜樣,大學畢業後,他通過公務員考試,光榮地成為一名公安民警。

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也和父親一樣,一直堅守在一線,在轄區主要路口聯同醫護人員開展疫情篩查;深入鄉村,走訪居家隔離的返鄉人員;關停棋牌室、麻將館等人員集聚性娛樂場所。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袁梽桉下村開展防疫工作


因為元旦節值班,加上後面的週末出差辦案等原因,袁梽桉已經有1個多月沒有休假了。2月11日,袁梽桉協同醫護人員到轄區萬安村開展“三包一”工作時,左腳不小心扭傷,造成腳背軟組織挫傷,但他輕傷不下火線,貼上膏藥,繼續走上抗疫一線。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戰疫情正處於攻堅階段,排查工作必須更深更細,堅持就是勝利。”“平時多鍛鍊,派出所人少,絕對不能減員。”工作經驗豐富的父親總是給兒子諄諄教誨。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我受傷的事情沒給父親說,怕他為我擔心,他工作壓力也很大,也很累”。袁梽桉說。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袁梽桉的父親抗疫工作表現突出,獲得沙坪壩區公安局戰時表彰,這激勵著兒子更加努力去開展工作。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在公安隊伍中,還有許多像他們這樣的“父子兵”,他們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將疫情擋在身後,把平安留給大家。

03

翻山越嶺去勸導

唐德貴,47歲,5年輔警工齡。

唐德貴是和林派出所的輔警,他的家就在和林鎮街上,步行到派出所只要5分鐘。

和林鎮春節返鄉務工人員有12000餘人。雖然家就在街上,但面對繁重的防疫工作中,從大年初一以來,唐德貴都沒回家過個夜。他白天下鄉開展人員核查、宣傳,招呼麻將館、棋牌室關門停業,晚上和民警一起統計數據、協助接處警,調停矛盾糾紛。

期間3次,唐德貴回家換洗了衣服就馬上來到單位,她老婆是鎮上社區的工作人員,工作也十分忙碌,家中70多歲的老母親就交給讀大學放假回來的兒子照顧。“大家都很忙,我是所裡年齡最大的,對轄區也很熟悉,過年警情中糾紛比較突出,調解糾紛我比較在行,這個關鍵時期我更要發揮作用”。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唐德貴在防疫卡點執勤


疫情核查工作中,對於有些群眾的電話聯繫不上,唐德貴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多方聯繫、上門找尋,很多難題也就迎刃而解,工作也切實落到了實處。

近期,群眾到三龍村三龍水庫扎堆垂釣的現象比較突出,給防疫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唐德貴主動請纓,每天和政府工作人員翻山越嶺、沿著水庫來回行走1個多小時,勸導停止垂釣行為。

梁平公安和林派出所:他們的戰“疫”故事

唐德貴翻山越嶺去勸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