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備考“強基計劃”,看36所雙一流高校升學率

2020年強基計劃一經公佈,36所招生院校名單就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這36所雙一流A類大學到底如何?


本文根據最新出爐的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整理36所大學本科畢業生升學率排行榜,解讀大學的培養模式、優勢專業,為大家選報2020強基計劃提供參考依據。


疫情期間宅在家?備考“強基計劃”,看36所雙一流高校升學率


一、升學率排行榜


因為統計的計算方法不一樣,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升學率數據也有不同的版本,根據最新的信息來看,36所雙一流高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本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升學率為74.20%,名列第二位;浙江大學為65.5%,這個數據也還是較大的,但是僅排名第12位。


北京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都超過了70%的升學率。就已經統計的33所高校來看,32所院校升學率都在40%以上,中央民族大學有38.75%,但是排名第33位。


疫情期間宅在家?備考“強基計劃”,看36所雙一流高校升學率


由此可見,36所A類高校中有22所高校本科畢業生升學率超過50%,佔A類高校的60%以上,還有4所高校本科生升學率超過70%,36所A類高校本科畢業生平均升學率已達55.32%。這意味著當前“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超半數本科生畢業後直接升學,實際上進入了“本研連讀”模式。


如果將升學率達到50%作為普及化標準,那麼A類高校整體上已跨入本科生“升學普及化”階段。


二、人才培養模式


由於“本研連讀”已成為我國“雙一流”建設A類院校學生的主要發展路徑,針對這一特徵,這些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教學內容安排及學生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必須統籌考慮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特別是兩者的銜接與過渡,探索“本研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這裡提出一個問題:對選擇讀研的高校本科畢業生來說,在國內升學還是出國留學是個體面臨高等教育的差異化需求所做出的理性選擇,到底是什麼影響或制約著他們的“去留”呢?


從宏觀層面上考慮,國家的高等教育供求及質量、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市場的就業機會及教育成本收益、政治穩定和開放包容度及移民政策等都會對學生的去留產生影響;而在微觀層面,學生的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價值觀念和個體偏好則起到決定性作用。


從院校入學要求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選擇國內還是出國讀研的學生,都需要滿足學業和經濟雙項要求,既要達到院校的入學標準,又需要承擔相應的學費及生活費。


不同的是,海外院校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外語水平有相應要求,同時也注重考量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出國留學的花費通常也要遠高於在國內讀研的經濟成本。


由此可知,學生自身的學業能力和家庭經濟背景在本科生的升學選擇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經濟水平直接制約著學生是否能夠自主選擇是在國內讀研還是出國留學;另一方面,父母對子女高等教育投資的意願、對國內外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評估、對子女學業規劃的建議甚至對子女學業水平、外語成績、綜合能力及價值偏好等也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在雙一流大學的建設進程中,我們應當注重提高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質量,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從而滿足來自不同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以留住優質人才。


三、院校特色及王牌專業


1國防科技大學


院校名片:國防科技大學位於湖南長沙,前身是著名的“哈軍工”,是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也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


優勢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


2中央民族大學


院校名片:中央民族大學坐落於北京學府林立的海淀區,南鄰國家圖書館,北依中關村科技園,是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優勢專業: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


3中國農業大學


院校名片:中國農業大學簡稱“中國農大”,坐落於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各類學科群。


優勢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學、農業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作物學、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4北京大學


院校名片: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中國的頂尖名校。


優勢專業: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統計學、力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藝術學理論


5中國人民大學


院校名片: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


優勢專業: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6清華大學


院校名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水利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院校名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


優勢專業: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8北京理工大學


院校名片: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於延安,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


優勢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9 北京師範大學


院校名片: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


優勢專業: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10南開大學


院校名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


優勢專業: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11天津大學


院校名片: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12大連理工大學


院校名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高校。


優勢專業: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


13吉林大學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優勢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


14哈爾濱工業大學


院校名片:哈爾濱工業大學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曾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


優勢專業: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15復旦大學


院校名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16同濟大學


院校名片: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優勢專業: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17上海交通大學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全國重點大學。


優勢專業: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18華東師範大學


院校名片:華東師範大學是由國家舉辦、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19南京大學


院校名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優勢專業: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20東南大學


院校名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


優勢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21浙江大學


院校名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優勢專業: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2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院校名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優勢專業: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23廈門大學


院校名片: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


優勢專業: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24山東大學


院校名片: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優勢專業:數學、化學


25中國海洋大學


院校名片: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優勢專業:海洋科學、水產


26武漢大學


院校名片: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


優勢專業: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27華中科技大學


院校名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是擁有國家大科學中心的四所大學之一,入選《Nature》評出的“中國十大科研機構”,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優勢專業: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8中南大學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國百強企業最歡迎的十所大學之一,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重要成員。以工學和醫學為特長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29中山大學


院校名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


優勢專業: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30華南理工大學


院校名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31四川大學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佈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


優勢專業: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32重慶大學


院校名片: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由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同建設的“建築老八校”之一,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


優勢專業: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


33電子科技大學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優勢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34 西安交通大學


院校名片: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最早興辦、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學校是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哲、教、藝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優勢專業: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35西北工業大學


院校名片: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全國重點大學。


優勢專業: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中


36蘭州大學


院校名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教育部共建,坐落在古絲綢之路重鎮、“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蘭州,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優勢專業: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