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省疫情Ⅰ級應急響應結束後分批錯時開學


2月18日晚,山東省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就進一步強化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我省提出,實行差異化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全省疫情防控Ⅰ級應急響應結束後,各級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綜合研判防控形勢,組織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對屬地學校進行全面核驗合格後,分批次錯時開學。


實行差異化分區分級精準防控

城鄉社區繼續實施“地毯式”摸排


我省提出,實行差異化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制定防控措施,科學精準施策。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相關要求條件劃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地區,採取針對性策略和措施,實施差異化精準防控。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策略,落實常規型管控措施,加強健康監測和服務,做好個人防護與環境衛生整治,提高監測預警能力。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落實重點型管控措施,強化傳染源管理,減少人員聚集,堅決切斷病例和密切接觸者輸入輸出。高風險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落實強化型管控措施,對發生社區傳播或聚集性疫情的社區(村)進行封閉式管理,限制人員聚集,防止疫情擴散至其他區域。進一步落實精細化管理,把防控措施細化至最小社會單元,劃小管控單元,不留死角,實現防控效果最大化。


同時,從嚴抓好城鄉社區(村)管理。廣泛發動公安民警、輔警、網格員以及社區(村)幹部、治安積極分子、物業人員、志願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繼續實施“地毯式”摸排,實行網格化管理、“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嚴格社區(村)管理。強化對返鄉(城)人員和其他流動人口信息登記、規範體溫檢測等措施,對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立即送診排查,做到人員底數清、健康狀況清、出入行蹤清,嚴防脫離管控、隔而不離。對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等可疑症狀的非重點人群,也要立即安排到醫療機構就診。發揮好社區(村)醫生在社區防控小組中的專業作用,及時為工作力量薄弱的鄉鎮和村調整充實相關人員,確保基層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全省疫情防控Ⅰ級應急響應結束後

分批次錯時開學


我省要求,抓好學校疫情防控。全省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一律不得開學,學生一律禁止提前返校,待全省疫情防控Ⅰ級應急響應結束後,各級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綜合研判防控形勢,組織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對屬地學校進行全面核驗合格後,分批次錯時開學。


同時,加大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和技能的宣傳力度,推廣普及簡便易行的穴位按摩、艾灸等中醫適宜技術,倡導太極拳、八段錦和保健氣功等運動方式,繼續為密切接觸者提供預防性中藥湯劑。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在工作場所使用艾條煙燻法等方法祛除疫毒。統籌調動各級各類中醫藥服務資源,充分發揮基層中醫館、國醫堂的服務功能。堅持中西醫並重,強化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專家協同機制,每個醫療救治組都要有中醫專家參加。對疑似和確診病人要及早使用中醫藥參與醫療救治,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


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個人信息

進一步打擊製售假冒偽劣涉疫情防護物資


《措施》明確,依法保護個人信息。收集聯防聯控所必需的個人信息應參照國家標準《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堅持最小範圍原則,收集對象原則上限於確診者、疑似者、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一般不針對特定地區的所有人群。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於其他用途。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因聯防聯控工作需要且經過脫敏處理的除外。收集或掌握個人信息的機構要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負責,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被竊取、被洩露。


同時,嚴格依法防控。進一步加大對擾亂疫情防控秩序、製售假冒偽劣涉疫情防護物資、造謠傳謠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處置力度。對侵犯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的;因防控疫情需要進行的村居、街道等臨時封控措施不配合,藉機尋釁滋事、擾亂秩序的;拒不配合隔離治療或醫學觀察人員,以及在隔離場所逃脫,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的;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故意隱瞞病情、旅居史和人員接觸史,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給疫情防控帶來嚴重危險等情形的,一律嚴查嚴處,並及時予以曝光。


公共場所不建議使用空調

機關企事業單位實行體溫晨午檢制度


我省要求,強化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公共場所從業人員每天上崗前都要檢測體溫,並全程佩戴口罩。進入醫療衛生機構、商場、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都應當自覺佩戴口罩,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對拒絕體溫檢測、體溫高於37.3℃或未佩戴口罩的人員,一律禁止進入。公共場所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首選自然通風,不建議使用空調;電梯、自動扶梯、購物車、門把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天至少消毒3次。醫療衛生機構要全面落實來院人員測溫登記制度,嚴格管控陪護探視人員,陪護人員做到一人一卡(證)、無卡(證)禁入,對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進行流行病學史排查和體溫檢測。


同時,嚴格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主體責任。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對所有在職在崗人員實施嚴格的健康管理措施,返崗人員一律建立“花名冊”,外省來魯返魯人員上崗前一律實施居家隔離觀察,觀察期限為自抵魯之日起至少14天;實行體溫晨午檢制度,發現異常立即安排就醫;上班職工和從業人員一律佩戴口罩上崗;暫停或減少例會等內部人群聚集活動。


推進疑似病例識別關口前移


《措施》要求,強化發熱門診管理。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必須設置發熱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結合資源分佈和工作需要規劃設置。設置發熱門診必須符合《山東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設置規範(試行)》要求,分設“三區兩通道”(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患者通道、工作人員通道),做到設施完善、流程科學、標識醒目。未設置發熱門診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設置預檢分診點,做好發熱患者的發現、登記、相關信息報告和處理工作,對於發熱患者要立即就近轉診至設有發熱門診的上級醫院,並按程序報告。要進一步加強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管理,推進疑似病例識別關口前移。因發熱門診設置不規範、管理不到位造成疫情傳播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我省要求,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對於所有不明原因發熱(≥37.3℃)的病人,或者雖無發熱症狀但呼吸道症狀明顯,結合流行病學史懷疑罹患新冠肺炎的病人,要立即進行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並隔離觀察;發現有肺炎影像學特徵、最近2 周內白細胞降低的病例,要立即進行病原學檢測;對懷疑為新冠肺炎病例或不能排除的,要嚴格隔離治療並報告當地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管理,規範分類收集、分區域處理、安全運送、貯存交接、轉移登記等工作。


最新!全省疫情Ⅰ級應急響應結束後分批錯時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