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合琪:螺螄粉團隊觀察日記——工具思維

專注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


昨天,整個操盤團隊都被訂單流程弄瘋了,出現了錯漏單的情況,同時代理的單號反饋跟物流夥伴對接也出了問題,團隊長不得不放下所有事情,來梳理和優化流程,所幸,已經解決。

整個過程當中,我觀察到,高效流程對於工具的依賴,提升效率是新零售必須解決的。

單獨租賃倉庫,是為了防止公司代發貨不可控,導致代理的單子未能及時發出。

小程序下單是為了立即把單號反饋給代理。

額外增加電腦、打印機等工具,把快遞下單、打單和發單權全部收回,集中一個人進行管理,是為了不漏單、貨品對賬清晰。後期打單權收回後,將由代理自行下單(這個環節待考慮?最大限度方便代理是工作原則)。

在倉庫自建充電樁,是為了及時給送貨團隊充電,解決交通工具的問題。

羅合琪:螺螄粉團隊觀察日記——工具思維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材工,說的就是工具思維

我們來給它下一個定義,工具思維,即運用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次遇到棘手的問題,我都會想,是不是應該有什麼工具來解決,是不是應該有更加便捷的方式?

為什麼工具思維這麼重要?

大家還記得我們中學的政治課的內容嗎?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誰厲害聽誰的,誰牛逼我們都聽他的

在家裡,誰掙錢多,就聽誰的。

羅合琪:螺螄粉團隊觀察日記——工具思維

在國際政治中,誰厲害就聽誰的,以前美國很厲害,現在中國也很厲害了。

誰決定生產力?接下來,我們要看另外一句話。

生產工具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比父輩牛逼。其實不是我們比他們聰明、也不是比他們勤勞。

而是我們擁有的“工具”更多更強,我們的生產力大大提升了。

我們這個時代有微信,通信效率更高了;我們這個時代有動車,交通效率更高了;我們這個時代有手機支付,交易效率更高了。

那些真正牛逼的人,是發明了這些“工具”,製造並推出的人。

為什麼我們經常說,要多學習,與時俱進,其實,我們與時俱進的不是知識,中國的文化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我們3歲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基本的知識已經掌握。

我們與時俱進的大部分是工具知識

創業後,我把電腦換成了蘋果筆記本,手機也要換成蘋果,因為要用這套“工具”來提升效率。

蘋果筆記本基本不需要關機、開機,不用拿電源、拿鼠標,帶著本子就可以出門辦事。要知道,我們能3步走的事情,千萬別增加到4步,每多一步,都會成為我們繼續下去的障礙。

羅合琪:螺螄粉團隊觀察日記——工具思維

我的工作計劃,基本都會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梳理,非常清晰,自己也很清晰,做決策會非常容易。

羅合琪:螺螄粉團隊觀察日記——工具思維

我的電腦,文件夾都是有序排放,找相關內容非常簡單。

未來,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工具思維非常強的人,他們用工具來解決問題,效率是普通人的100倍,而缺乏工具思維的人,一定會被淘汰。

(今天記錄、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