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直擊·人物」南京博士夫婦從寧返鄂過年,一家三代四口均染病,多方幫助已治癒,感恩社會欲捐血漿救人

在南京,有這樣一對幸福的博士夫婦——郭坤和鍾俊。他們有個2歲的女兒,名字很好聽,叫妡妡。1月18日,他們回武漢老家過年,不幸一家三代四口全染病。幸運的是,他們現在都痊癒了。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鍾俊坦言,過去這一個月真的很辛苦,但她也從人們的幫助中感到“身邊有情、心中有光”,她和丈夫願將這情與光傳遞下去——郭坤和他的病友已在計劃捐獻血漿。

「武汉直击·人物」南京博士夫妇从宁返鄂过年,一家三代四口均染病,多方帮助已治愈,感恩社会欲捐血浆救人

幸福的一家三口身穿博士服在南師大隨園校區

統籌:沈春寧

撰稿: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本想過做核酸檢測志願者,沒想到一家三代四口全染病

1988年出生的鐘俊和郭坤都是武漢黃陂人,現都在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一個是博士後,一個是博士。鍾俊從本科到博士都在華中農業大學讀書,2017年懷著孕拿到了博士學位,後來去了郭坤導師在南京師範大學的實驗室做博士後工作。2019年12月,郭坤也完成了博士答辯。誰也沒想到的是,美好的生活剛開始,一家人卻都染病了。

2020年元旦開始,鍾俊就在關注武漢傳出的消息,但一直看到的都是沒問題。於是,1月18日,小兩口帶著女兒妡妡,開開心心地回武漢過年。在路上,他們還商量著要約同學好友吃飯聚會。

但沒兩天,武漢的疫情就發生變化。鍾俊的爸爸是一名建築工人,2019年12月初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的工地工作,後來又去過十堰。2020年1月26日,他開始發燒。1月28日,鍾俊的女兒也開始發燒。警覺的鐘俊和郭坤在陪家人看病的同時也拍了CT,都顯示肺部有感染!

“我真沒想到,居然就這樣與新冠肺炎相遇了。”鍾俊告訴記者,因為她就是學生物學方向的,核酸檢測她自己就會做。回老家不久,她看到有消息說核酸檢測人員緊張,還曾跟朋友說過,如果需要檢測人員,她可以去做志願者。沒想到尚未等到招募,病毒就來到她自己家了。

一度絕望到發微博解壓,幸運總遇到好心人無私幫助

回憶起近一個月的經歷,鍾俊感慨真是時時刻刻要把心拎到嗓子眼上。

1月26日晚上,鍾俊的爸爸發燒了,丈夫郭坤也發燒了。吃藥後郭坤退燒了,鍾爸爸仍發燒。1月27日,郭坤和鍾俊的妹妹趕快將老人先送到鎮上、再送到黃陂區人民醫院就診,接下來聽到壞消息:拍片顯示肺部高度感染。但好點的消息是:1月28日黃陂區中醫醫院成了定點醫院,鍾爸爸不久幸運地住上了院。

還沒緩一下,又是一個壞消息:1月28日晚,妡妡發高燒!鍾俊和郭坤趕緊送女兒去看病。在醫院他倆也拍了CT,顯示兩人都有肺部感染,但鍾俊的感染點少一些。

更糟糕的是,這家醫院的兒科半夜有些檢查做不了。心急如焚的小兩口看著女兒高燒束手無策,幸虧遇到發熱門診的一位醫生。她聽了描述後,決定幫忙把妡妡送到市區的武漢市兒童醫院。“真的太感謝她了!但我連她的長相都沒看清,茫茫人海就這樣擦肩而過!”

儘管來到武漢市兒童醫院,但一開始也住不上院。後來終於住上院了,郭坤又“倒下”了,被他弟弟帶回黃陂,等了幾天床位後,也住進了黃陂區中醫醫院。

“短短几天,三個最親的人全得病了,我感到特別絕望。”32歲的鐘俊需要一個宣洩口。但找誰說?她不敢跟家裡人講,怕家人更擔心。

她想到,在沒有什麼人認識的微博上說說,就當給自己解壓。1月31日凌晨,她發了條定位在武漢市兒童醫院的微博——“58歲的老爸住院了,2歲的女兒住院了,32歲的老公還在等床位住院。除了堅強別無選擇!給自己加油!”

沒想到,她收到很多陌生人的鼓勵。微博還打電話讓她認證。“真的要謝謝每一個給我加油打氣的人!”後來,鍾俊就在微博上記錄了家人生病、治療的經歷,想鼓勵更多遇到困難的家庭,“別怕,總會好的!”

人人自危時還竭盡全力幫我們,難忘恩情願意捐血漿

幸運的是,經過治療,現在鍾俊的爸爸、女兒、丈夫都出院了。鍾俊在陪女兒住院的十幾天裡,也吃了醫生給她開的藥,現在也沒有症狀了。在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道領導的關懷下,鍾俊帶著女兒住進了一個房間挺大的酒店,做出院後的隔離觀察。

2月17日是小妡妡出院後的第五天,生活逐漸恢復了正軌。因為郭坤還在另外的地方做出院後的隔離觀察,所以孩子依然是鍾俊一個人帶。忙裡抽閒接受記者採訪時,她再三感慨這段時間得到太多人的幫助,“人人自危時還能竭盡全力幫我們,這份恩情,永生難忘!”

難忘黃陂區人民醫院的喻醫生,“我甚至連她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知道她姓喻。如果不是她幫忙把妡妡送去兒童醫院,孩子不可能這麼快康復。她送我們坐救護車時,我不知怎麼感謝,只知道鞠躬,她說別這樣,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難忘微博上陌生網友們的加油與打氣,給了她很多精神鼓勵。

難忘南京師範大學的導師計老師的團隊和多個實驗室的老師,看到郭坤朋友圈的消息後,第一時間郵寄來口罩和一箱手套等醫療物資,還紛紛轉錢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學校也發了慰問金。而郭坤收到後就又將手套轉捐給了醫院。

難忘沒見過面的朋友的朋友,幫忙請武漢市兒童醫院的醫生給妡妡帶了好多零食,讓她不會因為生病而害怕。“包括妡妡愛吃的奶條。我給這位醫生錢他也不收,說他也是孩子的爸爸,還鼓勵我們加油!”

難忘朋友們送給妡妡的吃穿用度,連奶粉、尿不溼都考慮到了,讓她忘記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

「武汉直击·人物」南京博士夫妇从宁返鄂过年,一家三代四口均染病,多方帮助已治愈,感恩社会欲捐血浆救人

小妡妡穿著朋友送的衣服,看著朋友送的書,旁邊也是朋友送的娃娃

這樣的難忘和感動,促使郭坤做了一個決定:聯繫捐獻血漿。鍾俊告訴記者,她自己只在1月28日女兒生病時做過CT,顯示肺部有輕微感染,吃藥後可能自愈了,所以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抗體。郭坤在剛住院時沒做上核酸檢測,等做上時已經是陰性了。“雖然他沒有被測出過陽性,但女兒在武漢市兒童醫院做核酸檢測是陽性,所以我們認為他肯定是。”鍾俊說,只要郭坤確定能捐肯定捐,而且聽他說,住院時的一些年輕病友也願意捐。

鍾俊說,黃陂在武漢屬於偏遠的城區,沒有捐血漿的點,實施起來可能有些麻煩。郭坤也說,他在請醫生幫忙跟領導溝通,等出院隔離後請醫院組織他們去金銀潭醫院捐血漿。“只要社會需要,平凡人也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場疫情讓全國人非常難受,更讓好多武漢人生離死別。為了早日抗疫成功,一點點血漿真的不算什麼。全國各地醫護在武漢不計生死,熱血的武漢人更想自救。”

鍾俊的媽媽和婆婆都有些擔心,勸郭坤不要去,但是鍾俊支持。“捐了血漿,他多吃點就補回來了,但是救的可是命啊!如果可以,我也要跟他一起去!”鍾俊說,“災難面前,我們收到了太多幫助,而我們能做的可能只有這一點點而已!”

「武汉直击·人物」南京博士夫妇从宁返鄂过年,一家三代四口均染病,多方帮助已治愈,感恩社会欲捐血浆救人

郭坤在答辯

【一問一答】

整個中國都沒有放棄武漢

我們怎麼能放棄自己?

問:您覺得病毒可怕嗎?

答: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和就醫難。

問:爸爸、女兒、老公都病倒了,當時您是怎麼想的?

答:那兩天我也特別感謝我的同學,他們鼓勵我要堅強。我也想如果我不堅強,我爸爸怎麼辦?老公怎麼辦?小孩怎麼辦?只能這樣了,沒有退路了。

問:您和家人有沒有得到過江蘇醫療隊的救治?

答:我主要帶妡妡在兒童醫院,沒接觸過江蘇醫療隊。但我聽老公說過,他住的黃陂區中醫醫院有廣西醫療隊。當時我就想“整個中國都沒有放棄武漢,我們怎麼能放棄自己?”

問:您為什麼在微博中寫過,對妡妡來說也是一次成長?

答:人遇到困難時,可能都會成長。1月22日是妡妡的生日,可她才過生日沒幾天,就住進了醫院,讓我很心疼。但後來她的一些表現又讓我感動。給她打留置針,她跟我說:“媽媽,這裡不舒服。但是醫生給我打針,我就好了。”我聽著,眼淚就一直流。雖然小,她也懂。

她以前是個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去年12月份在南京時,外婆有次喝了酸奶,她還哭,說酸奶都是自己的。住院時同屋有個小哥哥,我給她喝酸奶時,她說,“媽媽,小哥哥還沒有酸奶呢,給小哥哥一罐。”感覺她真的成長了。

「武汉直击·人物」南京博士夫妇从宁返鄂过年,一家三代四口均染病,多方帮助已治愈,感恩社会欲捐血浆救人

堅強的小妡妡說“醫生給我打針我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