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心為形役,就要時時覺醒。聖人教的理,歸根到底在“無為”

《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在告訴後世,對天地而言,萬物皆平等。孟子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這是以平等之心推行之博愛。

當社會在褒揚君子、讚賞善行時,總會有另一些人為得到褒獎而行善,這種善行屬於“有為”。有為之善有趨利性,所行之善帶有目的、功利,無論是為獲得肯定還是獲得褒獎,皆為滿足隱蔽的私慾,背後所隱藏的仍是利己之心,此類代表人物如李林甫,一生算計終毀自己。

有為之心指導之下所做的事是終為成全自己的私慾,與前面所說的平等並非一個概念。“有為”是排他的,更是為反省和找回自己的本心設置了障礙。正因如此,多數人陷入了自我之迷思,同時,也造成當今世界迷亂之眾生相。


不想心為形役,就要時時覺醒。聖人教的理,歸根到底在“無為”


身心的迷亂

《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以此說明道之大,包羅萬有;道之小,不離硅步。道無處不在,又無時不在發揮作用。可如空氣般充塞天地,也可微小如塵埃來去隨風。人之心本純淨無染,而又是什麼造成了身心之迷亂呢?

迷亂是因為迷失心性,其表現為“惑”。心是自我意識之主宰,心中有迷惑就會看不見自己的本心,從而導致行動有偏差,更甚,則是讓自己處於敗亂之中。

當我們打開網站,充斥眼球的是各種金錢、淫慾、殺戮信息,這些事件本身即是滿足人之所欲,而它成為信息又是滿足人的獵奇欲求。這便是心之亂象所帶來的現象,它驅動人類為自己尋求存在認知,當把這一迷亂之慾從心念化為行為,結果便可能使得其人為得所著之物而不擇手段。

以“情”為例,親人會因利益爭奪而變味,友情會因利益牽纏而失去信義,男女因執著愛慾而失去真心。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其它如財色名食睡等,無一不是起因於對身外之物的貪著而放任自己追逐身外享樂。一旦迷失本心,便會反應在在日常的行為之中。如果不能及時反思糾正,更會導致更深沉淪,以致於良知泯滅而犯下重罪之事亦不少見。

“<strong>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劉備去世前對劉禪的告誡,如今卻也是我們要時時銘記之語。新聞中曾報道過一位罪犯,他在行刑前咬掉了母親的乳頭,以“報答”母親對他屢次偷盜之後的讚賞。我們知道,監獄中有許多人犯下的錯誤是因一時的利益誘惑,他們一次次做著錯誤的事情,最終壘成了監獄的高牆。洛陽獄警王春來在《中國式懺悔》中記錄了罪犯們的犯罪心路,那些最終把他們送進牆內的大惡從來都是由幼小心念引發的。高牆之內,有販夫走卒,也有受過極高教育的知識分子,更有一方父母官,難道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罪嗎?這本是簡單樸素到人人皆知之理,為何他們不能及時認清呢?為何只有在高牆之內才能開始反思自己呢?世間又有多少人在奔向高牆呢?因一念之差而犯下罪行的人並不少見,而這又是多少個微細念頭被放任結果啊!

不想心為形役,就要時時覺醒。聖人教的理,歸根到底在“無為”


良知之明鏡

我們通常所說的大惡小惡,只是從行動結果上所做的區分。若究其根本,則並無分別。所謂大惡,即是眾多惡念的累積,是“雪崩”之前的小雪花,若要深究其本質,大惡小惡都是惡。因此古聖賢一直強調觀照心念以及反省的重要。不好的念頭應化解在行動之前。<strong>要糾錯,首先要知錯,要知錯,同時也要知對。區分對錯是最後迴歸純淨本心的必經之路,也是良知本有之能力。

昔時王陽明在貴州做官,強盜不信“良知”說,王陽明為教化他,便讓其脫衣,起初強盜毫無顧忌,當即脫去外衣、脫去褲子,當王陽明讓他把內褲脫下時,他卻不願意了,認為這不成體統。王陽明即說,良知當下呈現。

良知是什麼呢?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盡心上》)良知如同明鏡,當人心浮現惡念之時,它能夠隨時覺照,時刻保持覺醒。


不想心為形役,就要時時覺醒。聖人教的理,歸根到底在“無為”


因此,慾望、情緒這些後天而來的擾亂,一方面迎合了人的私慾,讓人與良知背離;另一方面縱容又會帶來加倍的擾亂。久之,便只能任由自我淪為慾望的奴隸。

世人都希望現世安好、心想事成、美夢成真、好花能常開、好景亦常在,卻又都知世事變動不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從來不因一己私慾而改變其本來的規律。“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九)對於一切的擾亂與迷失,也許老子的這句話才是在告訴我們所欲如何合理地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