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致甘如意

詩:致甘如意


致甘如意


作者 / 陳曉林


四天三夜 ,300公里 , 95後醫生 , 甘如意從老家通過騎行等方式,主動返回武漢工作崗位一一題記

.

疫情,似核彈

在荊楚炸響

各路精英迅捷出動

.

一架架運20、一列列復興號、一輛輛汽車、卡車

……

揹負著使命

運載著深情

向著“爆心”

一一集結


詩:致甘如意


在荊門鄉村通往漢口的路上

有一個騎單車的姑娘

特立獨行

.

口罩遮住了她的容顏

但返崗證讓我們記住了她的名字:

她姓甘,名如意

心甘情願的甘

吉祥如意的如意


(真應感謝她的父母,養育了這麼好的姑娘;真的羨慕這位姑娘,有這麼好聽的名字)

.

這條路300公里

姑娘走的好辛苦,也好堅決

這條路

前輩們也走過

走的更長,更辛苦

同樣的使命

同樣的目標

讓她和前輩同樣,義無反顧

哪怕精疲力竭

哪怕險關重重


詩:致甘如意


24歲,做為一名醫生

太年輕了

做為一名戰士

卻是那般稱職和成熟

因為,聽到衝鋒的號角

戰士的第一反應

一定是

躍出塹壕

因為,崗位繫著責任

而責任,重於泰山

.

甘如意真的象出征的士兵

手握高德地圖

帶上充飢的泡麵

騎著共享單車

與那張令人尊敬的“返崗證”

一道出發

路上,經歷了什麼?

她想過什麼?

我們無從知曉

但是,四天三夜

風雨兼程

目標一一漢口江夏金口衛生院

始終如初


詩:致甘如意


央視名嘴董倩那雙挑剔的眼晴和

“笑裡藏刀”的話風

讓多少名門顯貴無地自容

可今天,面對甘如意

卻流露出大姐姐的疼惜:

“除了向前,能不能後退?”

“不能後退,後退的話,是不可原諒的!”

……


這些天

聽過太多、太多的豪言壯語

耳朵,也充盈了那麼多的冷言冷語

可如此鏗鏘的話語與一位贏弱的姑娘聯在一起

還是讓我心頭一顫

.

不能退!

是一個年輕女戰士的心語

也是我們這個不屈的民族

一次次發出的鏗鏘誓言

.

飛來的災禍

讓我們重新見識了卑微

也更加理解了崇高

每一位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

走進隔離區的都是勇士

每一位心繫疫區,惦念患者,尊重死者的公民

都是仁愛之心


詩:致甘如意


勇士的名字應該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

後人,應記住那些用生命

拯救生命的人

他們是:

泰山北斗般的老將鍾南山和李蘭娟

如流星般劃破夜色的悲情戰士李文亮

更多的是,象甘如意一樣的

普通一兵

.

每個講人道,有良知的公民

也值得敬重

因為,憲法上寫著,我們是一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抗疫前線依然風煙滾滾

不時還有親人倒下

我們一一

不能退!

退,是不可原諒的!

.

庚子正月初稿於心遠齋


詩:致甘如意


授權作者簡介:陳曉林,1954年12月生,先從軍,再從警,業餘創作。出版《紙上聲》(三聯社)等著作五本,《將星之路》獲第二屆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二等獎。散文《偶入劉莊思故人》、《大雪化紙錢》獲省、部獎。曾任作協會員,省直機關作協副主席,省公安文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