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文丨小佳

在《想見你》正式完結前,令主創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結局竟然被洩露,標有「審核專用」的盜版視頻在網上傳播開。

但凡熱愛這部作品的人,都不忍心看到所有人的心血被輕易竊走。最後終局的盜版散播,那種感覺好像是你在慶生時,滿心期待地默默許願,但蠟燭突然被別人一下吹滅。

依靠作品為生的主創,知識產權是他們維繫的命脈。

看過劇集的朋友,一定記得黃雨萱和李子維的對戒,內裡鑲嵌的英文「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出自法國作家波伏娃的《越洋情書》。劇組為了徵求引用的同意,花費了四個多月的時間獲得波伏娃家族的授權。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就是如此尊重創作者,悉心呵護作品的團隊,蒙受洩露事件帶來的損失。

《想見你》團隊在痛心疾首抵制盜版時,用一系列舉動奮起回擊,最大程度止損,重新召回觀眾:事發第一時間,主要演員集體發聲,柯佳嬿甚至哽咽語塞,呼籲大家不觀看、不傳播;緊隨其後的是,團隊重新集結主要演員,從拍攝到後期,花費六十個小時,加拍彩蛋;還有音樂主創,八三夭樂隊通宵製作主題曲新的混剪,在正式完結當天播出。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所有主創戮力一心挽回損失,最令人感動的,不只是這一點,還有他們始終保留著的最大善意,理解觀眾「即早看到最終回迫切的心」,對那些一直等待的支持者,送出彩蛋這個「小小的禮物」。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彩蛋結尾 可愛的幕後名單

就在這個無比漫長的假期,所有觀眾又像老友相聚一樣,被重新召回,在自己的屏幕前,紛紛舉杯相碰。

只是希望在今後,我們能有更好的原由,配得上主創回饋給觀眾的禮物。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在映後直播裡,編劇透露,在最終播出的這一版本前,有兩版本被斃掉,一個是老子維和黃雨萱已經在一起多年,再次聽到《Last Dance》,畫著雨中奔跑的黃雨萱,雨萱看到之後有些吃醋。第二個版本是年輕一些的28歲李子維製造驚喜給雨萱慶生,莫俊傑對陳韻如吐槽太幼稚。

最終播出的彩蛋與前兩個版本相比,最突出的就是模糊的人物關係,如此留下更多的期待,編劇要挑戰的是,他們好像要在一起,但是又不能輕易在一起。

這一點,也恰恰是觀眾反覆推測和回憶的興趣所在。導演最終選取的版本就是在於剋制,沒有透露李子維之前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畫下黃雨萱背影,而所有的一切都留給觀眾去想象。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李子維和成年的黃雨萱的相遇,就像一個完滿的終極童話,無論誰穿越與否,他們都不被規則左右,愛就是愛。

如果在正劇結尾,讓李子維和小雨萱談戀愛還有些違和,那麼到了彩蛋,同一時空下,小丫頭長大,為李子維慶生,關係漸漸明朗,更重要的是,不再有任何人的犧牲,他們最終還是會相遇。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想見你》的現實議題包括同性戀群體、校園霸凌、身份認同,其實本質上還是一部青春偶像劇。

但是它的反套路在於,這並不是一個百分百的甜蜜愛戀,甚至是以愛情的消失為代價,用一段感情的毀滅(穿越的黃雨萱與李子維),來拯救這段感情想要挽回的愛人(後來死去的李子維),以及更多的人(陳韻如、莫俊傑、莫奶奶……)。

直到彩蛋,更加明朗的是他們的命中註定,用愛的毀滅,重新找到了愛。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毀滅與拯救並存,《想見你》的故事裡,這種二元對立的元素無處不在,人物和故事往往具有多重屬性,現實與夢境、靈魂與肉體、失望與期待、回憶和當下互相糾纏。

整部劇也是在穿越的形式下,包裝著偶像言情和犯罪推理。犯罪推理是嚴肅理性的,偶像言情是溫馨感性的,一邊是緊湊的陳韻如謀殺案的揭秘,一邊是與愛人李子維的甜蜜過往。

罪案部分,黃雨萱穿越時空,每一次遭遇挫敗,重回現實,就帶著任務尋找新的線索,當再度穿越,就像上演一次次的一分鐘營救,而時間更加逼近陳韻如某被害的那一刻,編劇步步為營,製造觀眾心理接受的緊張點。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感情戲部分,雖然是臺灣最擅長的青春偶像劇,但是老套的題材也有新的變奏,這一次,不是給純愛加糖,而是含有錯位或失意的真愛,黃雨萱失去男友王銓勝,重拾愛情,最終的拯救,也讓她失去李子維。

這裡不僅要拿捏偶像劇橋段的分寸,還要在觀眾更或感動或傷心時,從頭到尾牽扯著推理的線索,審美疲勞的時候,用懸疑的橋段把觀眾的情緒重新調動起來。《想見你》中,就是用黃雨萱的感情故事平衡陳韻如的推理故事。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而黃雨萱和陳韻如也是雜糅在一起的二元關係。

最初,黃雨萱穿越到陳韻如身上,陳韻如一直是失語的,她始終在那個無處可逃的境遇裡。佔主導的始終是黃雨萱,陳韻如曾是一度被忽略的人。

後來,當陳韻如重新回到現實,她在形體上佔據主導,擁有了身體的控制權,但被困的黃雨萱並不是失語的,黃雨萱成了陳韻如心中的一個聲音,一種意識,不斷地喚醒陳韻如正視問題。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外在表達上,陳韻如不斷模仿黃雨萱,觀眾通過鏡中像看到的她,已然不是一個真實的陳韻如,是一個假象。陳韻扮成黃雨萱,其實那是陳韻如最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但實際上她根本做不到。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當我們目睹陳韻如同黃雨萱的對話,就是她壓抑已久之後的釋放,這場對峙讓生命裡的殘酷與灰暗慢慢浮現。黃雨萱也終於從改變到理解對方。

而陳韻如還是沒有聽取黃雨萱的建議,就像無論付出什麼代價,個人成長中的所有獲得,都必須是靠自己去經歷去體悟。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在結尾,編劇用一種樂觀、圓滿,充滿幻想式的辦法,解決了陳韻如所有矛盾。她因為黃雨萱,或者用陳韻如的話講,是另一個自己的幾句話而醒悟:「你會想消失,不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待。」

不過,我覺得有點遺憾的是,在身份認同上掙扎這麼久的陳韻如,即便最後算是一種自我醒悟,但還是用一種簡化的、願景式的方式,化解了各種陰暗與苦澀。

成長過程中那些不易化解的困惑,利用一個圓滿的結局,就想象性的解決了。

《想見你》的熱血反擊,滿分

整體來看,《想見你》在觀照現實這一方面,用犯罪推理為切入,在純愛偶像劇裡,慢慢擴展開,從容地把青春愛情故事過度到酸楚的自我成長。

陳韻如終於知道諒解這種東西,不但可以給別人,也可以給自己,原諒身上的不完美。走出困境的唯一辦法,只能依靠自己。

雖然《想見你》中的愛情故事,看上去都不是那麼的完滿,但這部劇飽含善意地提醒我們,當真正在乎起那些被忽視的人,整個世界都變得好起來。每個人都需要被找到。

《想見你》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深深明白拍大家對愛情的想象,比拍出一個既定的happy ending更動人這個道理,因為故事多有重複,會讓人厭倦,而對神話的渴望,卻永遠不會過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