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生於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金國人。

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31歲的元好問進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詞科登第,授權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在金國與南宋對峙時期,元好問是北方文學的代表、文壇盟主。

1234年,金國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下覆亡,元好問也被蒙古人囚禁。

對一個愛國志士而言,國破後最好的、最令人敬仰的結局,應該就是以身殉國吧。就像南宋將領文天祥那樣,寧死不向元朝屈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風骨和氣節。

但元好問選擇了活著,也自然而然地擔起了罵名。可是千百年後,當我們回看元好問的選擇,卻不由地想發出一聲感嘆——壯哉元好問!原來,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以降求存 拯救生靈

元好問對待生死,有自己的原則,他說過:"死生之際大矣! 可以死,可以無死。一失其當,不以之傷勇,則以之害仁。"(《恆州刺史馬君神道碑》)

這段話,是理解元好問金亡不死的關鑰。他認為:在需要犧牲的時候選擇了苟活,是失了勇氣;而在需要活下去的時候選擇了死亡,是違背了仁心。

什麼是需要活下去的時候?什麼又是"仁心"?

時間回溯到1233年正月,蒙古軍圍住了金國都城汴京,金哀宗出逃,汴京百姓人心惶惶。當時汴京人口有一百多萬,按照蒙古人"凡城邑以兵得者悉坑之"的國策,這百萬人的性命都危在旦夕。

民眾危亡之際,"議者以為上既去國,推立皇兄荊王,以城降,庶可救一城生靈……朝士皆知,莫敢言。"(劉祁《歸潛志》)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此時,是元好問站出來,向守城將領完顏奴申建言,他說:"死不難,誠能安社稷、救生靈,死而可也。"明確地將"安社稷、救生靈"置於個人命運之上。

同年四月,元好問寫下《寄中書耶律公書》,向蒙古國中書令耶律楚材推薦了五十四名中原名士,請耶律楚材予以保護和任用,使他們"脫指使之辱,息奔走之役。"

1252年,元好問又覲見元世祖忽必烈,請忽必烈做"儒教大宗師"。他的種種行為受到世人非議,認為他是不忠於國、不忠於君。在《答中書令成仲書》中,元好問說自己被"百謗百罵,嬉笑姍侮,上累祖禰,下辱子孫。"

可元好問明白,他只有與蒙古權貴結交,才能有機會覲見最高元首,才能去說服蒙古統治者信儒道、修佛心、行仁政,這是他為"救生靈"而做的努力。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在元好問覲見忽必烈之後,忽必烈於1257 年為京兆、河南之貧民代償財賦;1259 年蒙古攻宋時,又"戒諸將毋妄殺","淮民被俘者眾,悉縱之";1261年"轉米萬石賑饑民","禁以俘掠婦女為娼。"(《元史·本紀》)儘管這一系列善政落實時會打折扣,但也大大遏制了蒙古軍的屠戮。

而同時,元好問向耶律楚材推薦的五十四位名士,也大多得到重用,在整頓社會秩序、恢復生產、重興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撰寫碑銘 祭奠忠烈

表面上看,元好問沒有忠於他的金國。但在他的內心裡,其實非常敬佩那些為金廷死節的忠臣義士。所以元好問為他們撰寫碑文、墓誌銘,不遺餘力地對他們的事蹟進行表彰,讓歷史將他們銘記。

他稱讚被蒙古軍俘獲後投井自殺的刑部尚書馮延登,在碑銘中寫道:"仁者之勇兮決以剛,身已滅兮名益光。"(《國子祭酒權刑部尚書內翰馮君神道碑銘》)

他將被蒙古軍俘獲後絕食而死的耶律貞比喻為中流砥柱,為他寫墓誌銘道:"殆天以後死者,為金石無窮之傳。銘以表之,慰彼下泉。"(《漆水郡侯耶律公墓誌銘》)

對於戰敗後赴蒙古大營當眾求死的金國名將完顏良佐,元好問更是大書特書。在《贈鎮南軍節度使良佐碑》中,元好問用莊重的筆墨記錄了完顏良佐以身殉國的情境:"北人慾降之,斫其脛,不為屈……噀血而呼,至死不絕。北人義之,有以馬酒酹之者,雲:'好男子,他日再生,當令我得之。'"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但同時,元好問也對一些忠臣義士的犧牲,表達了惋惜之情。在《聶元吉墓誌銘》中,對於聶元吉被崔立黨羽刺傷後堅持不治而死的結局,元好問嘆息道:"惜其有志於世,世亦望焉,而卒之無所就也。"在《龍虎衛上將軍耶律公墓誌銘》中,他惋惜耶律善才寧死不入元軍、投水而亡,說道:"死之日,朝賢多嗟惜之。"

從這些碑文、墓誌銘中,我們也能窺見元好問的生死觀。

他認為當自己無可作為時,應當捨生取義;仍有希望"救生靈"時,就不該"殺身以成仁"。他自己在金亡之後的選擇,正是後一種情況。他所說的"死生之際大矣",大就大在生命的意義。如有希望"救生靈",就不可一死了之。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再說回到這些碑文、墓誌銘本身。在姚奠中本《元好問全集》中,共收錄元好問為他人所做的墓誌銘99篇。碑文、墓誌銘屬於金石類文獻,這類石刻文及各種拓本的流傳,對於後世研究金代歷史有著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

元好問利用為他人作碑文、墓誌銘的機會,通過墓主人的生平來記史,以達到他"國亡史作"、"以碑存史"的目的——

比如在《雷希顏墓銘》中,他就描述了蒙金之間的戰爭:"庚寅之冬,朔方兵突入倒回谷,勢甚張。平章芮公逆擊之,突騎退走,填壓溪谷間,不可勝算。乘勢席捲,則當有謝玄淝水之勝……朝廷始悔之。至今以一日縱敵,為當國者之恨。"

而在《漆水郡侯耶律公墓誌銘》中,元好問還明確提出了他"國亡史作"、"以碑存史"的意願:"夫文章天地之元氣,無終絕之理。他日有以史學自任者出,諸公之事,未必不自予發之。"

元好問所作的碑文、墓誌銘,其中有宗室皇族、文臣武將,也有釋者道家、孝女賢婦,包含社會的各個階層。它們不僅是墓碑主人一個人的歷史,也成為一個時代的回聲。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以文存史 流傳後世

元好問前半生致力於文學,尤其是詩歌。但金亡之後,在文學和史學的抉擇之間,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後者身上。"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任。"(《金史·文藝傳》)

作為金朝遺老,元好問以存史為己任,廣泛蒐集歷史資料,編成《金源君臣言行錄》、《壬辰雜編》,以及志怪小說《續夷堅志》。《續夷堅志》雖為小說,卻以小說存史的筆觸,藝術地再現了宋、金、蒙交戰的實況。

還有《中州集》,它滲透了元好問"以詩存史"的思想。因為《中州集》不僅收錄了大部分金朝詩人的作品,元好問還在詩作前綴上詩人小傳,在保存詩人作品的同時,也記錄下了與他們相關的歷史事件,以另一種形式保留下部分金史。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元好問為查找資料、撰寫金史,耗盡一生心血。在他六十一歲那年,聽說順天道張萬戶府中存有《金實錄》,便想前往一觀。而當時,元好問已身患足痿症,"賴醫者急救之,僅免偏廢,今臂痛全免,但左右指麻木仍在也。"(《與樞判白兄書》)儘管如此,他仍想著要親去查閱《金實錄》,然後打算用數月功夫將金朝的大政事、大善惡、廢興存亡編為一書,並說:"此書成,雖溘死道邊無恨矣。"

雖然最終,元好問沒能親自完成編修金史的夙願,但他所撰寫的碑文志銘、他所編寫的著作、他所整理的詩集,都成為元人修《金史》時重要的參考。《四庫全書〈遺山集〉提要》中說:"好問才雄學瞻,金元之際屹然為文章大宗……今《壬辰雜編》諸書雖已無傳,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故於三史中,獨稱完善。亦可知其著述之有裨實用矣。"

元人脫脫主修了《遼史》、《金史》、《宋史》,其中以《金史》得到的評價最高,就是有賴於元好問留下的豐富史料。

元好問:並非只有“殺身”才能“成仁”

結語

救生靈、祭亡靈、存歷史,當元好問為了這些使命而奔走呼號時,卻蒙受著誤解與屈辱。但他始終有堅定的信念:"立心於譭譽失真之後而無所恤,橫身於利害相磨之場而莫之避。"(《寫真自贊》)

元好問以"不忠"、"偷生"為代價,卻兌現了一顆"仁心"。何謂"仁"?它是孔子定義的最高道德原則,是將"為了人類可持續發展而奮鬥"作為人生使命的精神。

最後,用郝經所撰《遺山先生墓銘》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嗚呼!先生可謂忠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