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四轉”轉出新天地

——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的故事


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高個子,雖然不善言語表達,但一年多的辛勤付出,村黨支部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好評。眼下,如何保證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


蔡東明沉下身子,一頭扎進村裡摸實情、理思路、出實招,在駐村第一書記劉勳的大力支持下,帶領黨員幹部一步一個腳印解決防疫與春耕之間的難題,形成了支部“獨唱”向黨群“合唱”轉、群眾“看戲”向群眾“唱戲”轉、“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轉、“難以約束”向“自覺遵守”轉的良好態勢。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支部“獨唱”向黨群“合唱”轉


2月10日一大早,葡萄種植戶劉光亮就來到了自家的葡萄園,帶好防護口罩,在葡萄園忙活起來。“聽蔡書記的沒錯,得動起來了,誤了農時,會影響葡萄的品質和產量。”

“我們必須把黨建工作融入疫情防控,融入春耕生產,使黨支部真正成為防疫、春耕兩不誤的領導核心。”這是蔡東明在村兩委幹部群裡發的一條微信。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各位村民,大家好,防疫不能鬆勁,春耕也不能耽擱。戴好口罩、不聚集、不聊天、幹完農活就回家……”最近幾天,蔡東明戴著口罩,拿著喊話器,走街串巷,向村民一遍又一遍喊話,村民們說:“蔡書記講的在理,我們聽得進,也能做得到。”

連日來,黨員幹部有的手持喊話器滿村跑,有的帶頭下地指導果農施肥破棉,有的入戶發放春耕備耕操作指南……“這些是笨辦法,但也很有宣傳效果,這樣做比粘貼告示和發微信更有溫度,村民也會更加重視。”

“今年和往年相比,春耕有點特別:戴口罩、不聊天,分時下地、分散幹活……但不變的是黨群齊心協力,種下的是金秋豐收的希望”。蔡東明信心滿滿地說。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群眾“看戲”向群眾“唱戲”轉


“原定正月初六的小女兒婚禮推遲,等疫情結束後,再擇良辰吉日,屆時請您參加。”黨員周芝蘭一一通知親朋好友。

“周芝蘭是好樣的。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要取消各種宴席,請村民理解配合和支持……”蔡東明第一時間在村民“哇蕾”(說事)微信群裡發出倡議,得到了村民的響應。全村共取消各類宴席15場150桌。

“各位村民,大家幹活一天也累了,好好在家休息,不要串門聊天,有什麼需求,在微信裡說……”每當夜幕降臨,第九小組的三級網格長劉輝陽又開始了他每晚的喊話。

這是蔡東明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一步好棋。“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這是我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蔡東明說。

據瞭解,水南村設置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4個,三級網格328個。每個網格配備相對固定的管理服務團隊,使黨員幹部服務群眾層次更清晰、任務更明確、覆蓋更全面、成效更明顯、群眾更滿意。在疫情防控春耕生產期間,三級網格長入戶宣傳800多人次,發放各類宣傳單1000多份,街巷敲鑼喊話80多人次,充分發揮了村民的主體作用。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轉


對於村民一家一戶難辦的事,蔡東明採用的方法是:眾人划槳開大船。劉光亮的葡萄園有8畝多地,夏季葡萄收成後,冬季就套種蔬菜。眼下,正是給地裡的蔬菜噴灑除病蟲害藥水的時候,劉光亮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不敢耽誤農時。在果園裡,當他發現地裡的白菜出現了爛根情況,就趕緊打電話給楠木林葡萄專業合作社請求派農技員來現場“診治”。很快,農技員顏舜楊就來到現場,經“診斷”後,開出了“藥方”,問題得到了解決。

針對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公共衛生體系、聯防聯控機制、鄉村衛生基礎設施、個人科學衛生素養等方面的問題,蔡東明開出了整治“藥方”:清、改、管、建。“清”,即發動婦女清理房前屋後雜物,清除畜禽糞汙,分類清理農村衛生垃圾等;“改”,即動員村民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管”,即規範村莊畜禽散養行為;“建”,即完善衛生管理長效機制。連日來,村裡的黨員、團員、志願者們戴著口罩,分散在大街小巷忙開了,清掃垃圾、清理雜物、消毒滅菌……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難以約束”向“自覺遵守”轉


“我們作為圓夢村村民,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戰勝疫情……”1月30日,一份特殊的倡議書在村裡傳開了。這是村裡老人範孫元的心聲,更是這位75歲老黨員的責任擔當。

如何實現鄉村“治理有效”?蔡東明的秘笈是:讓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經村兩委研究決定,準備制定一份《疫情防控村規民約》,請大家在微信群裡提建議,想辦法……。”蔡東明在村民微信群裡一說,村民們紛紛響應,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許多好主意。很快,這份特殊時期出臺的村規民約,成為了水南村全體黨員幹部群眾疫情防控的行為準則。

“面對防疫和春耕大考,只要我們黨員幹部模範帶頭、示範引領,就能召喚起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就能交上一份黨組織放心、人民滿意的答卷!”蔡東明感慨地說。

「黨旗飄揚在一線」“四轉”轉出新天地——記建陽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書記蔡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