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問題八:他是什麼人?

答:他是 “大人”——堯帝

三星堆遺址二號坑出土的這尊青銅立人像,人像高1.72米,底座高0.90米,通高2.61米,重180多公斤。

對於青銅立人究竟是什麼人?目前學者給出的解釋有以下幾種:

1、是古蜀國某一位王的像。

2、是古蜀國作法的“巫神”、“群巫之長”、“巫祝”、“祭司”。

3、既是古蜀王又是古蜀國的巫師長。

4、是古蜀國的獻祭人,即供奉祭品之人。

以上這幾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只有對我們的古文明知識足夠了解的人,才能知道此青銅立人是天圓、地方、人大中的“大人”,是“生為王、死為帝”的——堯帝寫真青銅像。

堯王是古代天子,也是古唐之王,其氏族部落為陶唐氏,後世簡稱堯代。堯的王都是古“翼州”,堯像出現在三星堆並不奇怪,因為堯是開創堯、舜、禹三代的領袖人物,是三代人都崇拜的宗教信仰的宗主。而擁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三代領袖人物的寫真青銅人像,遭到破碎、焚燒、掩埋必定是滅族、滅國、滅宗的行為所導致。

後人把堯之“翼州”跟今山西冀州混為一談,誤認為山西冀州即古堯王都翼州,此乃大錯特錯,簡直是“南轅北轍”,這也是世人至今都無法還原大禹治水的主要原因。公元前871年至今,所有史載、文獻都沒有一處記錄有古翼州的正確方位,這使得全世界的人都懷疑堯、舜、禹及更早之前的文明先祖的真實存在性。

堯,炎帝后嗣,火德,陽鳥之後,託祖靈羽翼之庇護成就王業,所以堯又稱翼王(鳥王)。

古經傳:河有兩岸,鳥有雙翼,堯有兩面。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堯翼州即為河間之地。《大傳》有曰:古翼州位於江邊,堯之王都翼州位於河的兩岸,分東河城及西河城,江水從王城川流而過。

鳥身如河,兩岸如翼。據本人推測:堯之王都翼州必定在長江兩岸,應該在長江三峽往後的地方。

《尚書·禹貢》:大禹治水,自翼州始。

壺口即三峽之口;治梁即修造橋樑;岐,疏通分流之意。按此解方可還原《禹貢》。

大禹若在黃河治水,將導致所有相關的文獻記錄與事實上的地理、事件、方位、遺物出土等情況嚴重錯亂、無法吻合。更深遠的影響是,因為我們在理解和判斷上出現錯誤,多點累積、量化下來,而變成對本來事實存在、源遠流長、傳承有序的中華遠古文明的質疑。

有學者說,三星堆文物出土後,沒有一件文物是丟失的。這點非常可信,但言下之意是,博物館藏之外的其它同類、相似於三星堆文物的器物都不足信,這點我持反對立場。作為有手有腳的人類,任何時候,都有遷移的可能,相應的都城也許也會變換,如同三星堆王城的興盛和消亡一樣。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解析三星堆出土青銅立人像】

一、青銅立人站在兩層方墩之上。下層之方,為“地”方;由翼鳥托起的二層之方,為天下之“中”方。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在古代的認知裡,造物從混沌的汪洋中開啟,故“最初的剎那”從海洋中升起一方土墩。帝堯為火德,故陽鳥為帝堯托起了方中之方,而他則站在中方之上王天下。帝堯所站之方又稱“創世土方”。

二、帝堯身著祀天之服,為大裘,用黑色的羔羊皮製作而成的皮衣。衣服前襟短,後襟長,後襟兩側裁剪如鳥之雙翼,類似如今的燕尾服。祀天服刻畫有上古六帝的圖騰標誌,六帝即伏羲、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嚳。(詳解另篇作解)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三、帝堯之古傳特徵:眉如八字,憂勞瘦臞,形若臘。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長立人形象正好與此描述相符。

四、經傳堯為武神,上射十日,使用箭或矛。青銅立人像手臂的塑造也與常人不同,異常粗壯,為表堯射日之威勇。手的姿勢呈抱弓或持箭矛狀,可惜手中的武器為木製品,已不可見。但我相信,這樣的武器日後必定會出現在其它的傳承上,屆時真相將會揭露於世人面前。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又傳帝堯是帶隊射日及帶領族人打仗的首領,他在民間祭祀活動中被稱為“阿申”、“長腿神”、“金身銀臉神”,民間祭其以消災病、賜安康。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應該為寫實的青銅人像,他身高1.72米,這在古代確屬“長人”,另外青銅人像不但臉戴面具(銀臉神),也具有明顯的腿長之特徵(長腿神),與民間世代流傳的描述相符。

在古代,“堯”字的意思即高,高於其他人,踩在凳子上也比不了他高。另外還有一層意思是“窯”,堯帝乃陶唐氏人,其部族以製陶著稱。

五、青銅立人像頭上帶的是花冠,這已是人所共知。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冠古代又稱冕,即平天冠。王者,腳踏地,頭戴平天冠後便與天平,為天之子,即天子。如今尚有加冕儀式,立王即戴皇冠。

青銅立人像所戴的花冠與我之前所說的青銅神樹同出一撤,均為木棉花。木棉花冠上花瓣為五瓣,是盛開的木棉花,即後說之“火樹銀花”。花冠中間的圓表示天,花冠下的圖紋代表方中,喻王——上達天,下轄地。木棉花冠只是堯帝王冠之中,代表植物圖騰的表達方式,另有像動物冠等其它不同類型的圖騰表達。


三星堆千問千答(六)• 青銅立人像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相符與巧合,許多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往後我會用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事實去證明:咱們看似匪夷所思的古文明,它真實存在,無法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