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普通農民,看到上大學的子女消費有點過度是什麼心情?

阿Q觀天下


如果真是懂事的孩子,不會這麼過度花費的,看來也是好面子,愛攀比。如果子女這樣的話,父母表面不說,心裡肯定不好受的,因為畢竟供個大學生不容易,上學期間如果能節省開支,能勤工儉學的話最好了,我上學的時候就是利用下午的時間去餐館打工,還有利用節假日打工,為家裡減負,知道家裡的不容易,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不要把面子看的那麼重,農民的子女不丟人!



塗在空中的樣子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阿楠。當父母看到子女過度消費的時候,一定是傷心和失望的,因為子女沒有珍惜父母辛苦所得的錢財。父母是農民的話,收入是很低的,父母省吃儉用才能把這些錢留給孩子用來上學,孩子沒有把這錢花在應該花的地方而用來了攀比,所以父母會特別的失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020000ad8918f9865e\

邢臺阿楠的小生活



香妃存在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194ce389b184b828d45abd5644b8f89\

活瓜的小生活


我們家有個鄰居,父母都是農民,女兒考取了一個太原附近的學校。我們是晉城人,離太原很近,一般五一或十一放假時,這個女孩會帶回同宿舍的同學在家住幾天。一帶上陌生人,這個女孩兒的媽媽就得在生活上做些好吃的,還得讓女兒和她同學到晉城好一點的景區去轉轉,所以這位媽媽對女兒帶同學回家非常反感。

到了鄰居女兒上大三時,這位媽媽把錢給女兒打到卡里,夠一個學期用的,家裡也就剩一百多了,用於生活開支。她的父親在公園打掃衛生,一個月管吃管住後,不到兩千元,她的母親在家有種樹,栽花之類的活打一下零工,每天六十元錢,生活可謂艱率,能供女兒上大學實屬不易。國慶節前,這個女兒說國慶長假好幾天,在學校無聊,我想去旅遊,媽媽想她可能去附近的地方轉一轉,花個二三百元就行了,於是答應了。到了十一月的時候,女孩告訴媽媽沒錢了,媽媽說你走時給足了你生活費,怎麼會沒錢呢?女孩說上北京旅遊花了二千五。媽媽一下子火冒三丈,痛罵了女兒,氣得一晚上也睡不著。

那時每晚我和鄰居有走路的習慣,走路時鄰居說,我家孩子太令我失望了,邊說邊哭,我又勸解了一番,鄰居又借上錢給女兒打過去。遇到這種事家長確實心痛,女兒太不懂事了,怎敢花二千五去旅遊,那是父母辛苦一個月也掙不夠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