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我們的未來在我們的歷史裡”這句話的?

策劃家嵩嶽


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人類永遠記不住歷史的教訓,人類發展很多情況都是在昨日重現,用馬克思原理講就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所以未來很多政策的制定,國際關係的處理,局勢的變化都能從過去找到影子。


閒談西方史


我是鐵劍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想要理解“我們的未來在我們的歷史裡”這句話,在我看來,應該用黑格爾的那句名言來解題:

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這句話,和本題,正好是一體兩面,互為因果。下面,進行詳細闡述。

首先,我們的歷史,給我們很多教訓,用以指導未來。

歷史是過去的事情,被用各種方式記錄下來,既是一種教訓,也是文化傳承。可以說歷史中既有失敗的東西,也有成功的。那麼展望未來,可以從歷史中進行推測,因為歷史不是割裂的,儘管不會是完全的一脈相承,但畢竟有脈絡可循。

比如,從希臘的城邦制度到後來的西歐政體,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到後來的資本主義危機,都可以從中找到相應的因果。

其次,人類的人性弱點,造成對於未來想象的限制。

有種說法是,相對於科技的發展,人性的進化很慢。細看歷史,不難發現,推動歷史進程和造成災難的,往往是同一種因素。因為人性中的貪婪、自私,在利用好的時候,會促進發展,而失去控制,則會結出惡之花來。

從這一點上說,縱觀東西,無論是魯迅先生從煌煌二十四史中看出了“吃人”兩個字,還是《聖經》中所說“太陽底下無新事”,都是某種警醒。歷史,更多時候像是不同人物的同一劇情重演,在每次演出時根據現場情況做了微調,但是本質卻不曾改變。

最後,未來會由歷史來映射,但不會被歷史決定。

大而空的說歷史會在曲折中前進,螺旋中上升,並不太客觀。但是正如同時間是人為造出來的概念,世界上沒有任何兩片葉子相同一樣,每一個當下也不相同,未來當然不可能是歷史的重演。

但是,一定要謹記並且深刻反思的是,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其實就是過去的現在;我們現在所經歷的當下,就是曾經的未來;所以,我們的未來,也是由此時此刻的行為所書寫。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更深刻的領會,為什麼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什麼要好好努力於當下,而不是杞人憂天。

活在當下,是對於現實的自律和上進,而不是放縱和犬儒。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批評指正,疑義相與析。


鐵劍齋


我是這樣理解"我們的未來在我們的歷史裡"這句話的。歷史即未來,未來終成歷史。就如佛家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用辯證統一的觀點,一定階段的歷史,在未發生之前,都曾經是期待中的未來。而遙遠的未來在時間的流逝中,也終將被寫入歷史。

這個說法有點繞,如果引入一個淺顯的物理概念參照物就好理解了。歷史與未來,在光隊裡互為參照物,順逆之變,會產生認識上的反差。

抓住未來,就是在創造歷史。反觀歷史,也可鑑證我們曾經的未來。





響沙



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


“我們的未來在我們的歷史裡”這句話中,未來和歷史指的是未發生的和已發生的個人經歷,為什麼未發生的事會在已發生的個人經歷中呢?這裡講的是因果關係!就如春天開出的花決定了條天的果實,一個少年對待學習的態度決定他未來的發展高度或廣度,也就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少年的人生成就。


浪道俠


這句話有被中華文化,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與經歷,而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怎麼可以同一概論?有人說,是會出現歷史的重演現象。這有一定道理,相似不等於相同,人物不同,時期不同。歷史的重演,就是一種相似的形式,而非實質相同。


用戶2105724795311佟


歷史是借鑑,未來是創造,在創造未來的同時,應當尊重歷史,回顧歷史的彎路,更好的發展未來


佛佑天下


我們是歷史的創造者


工程人蘇一


未來就象前面的影子,永遠在你前面,……。


大山的傳山


我們的未來千萬別離天地存在;

世襲孕育生髮展緊跟物人形勢;

古今各種政教中外多樣社國家;

宇宙天氣地水物性人情間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